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个人际遇角度重新解读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认为这首诗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不说我想他,却说他想我,加一倍凄凉",而是有更为深广的含义。通过重新解读这首诗可以粗略地认识王维的一生,还可以激发读者更多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  相似文献   

3.
一、意境渲染。课前铺垫 同学们。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曾留下许多思乡思亲的千古绝唱。看不够的家乡景。念不完的家乡人。写不完的还是家乡情啊!你脑中有哪些思乡思亲的诗句呢?老师这里也有几酋送给大家(播放古诗意境动画)。[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课前准备]1.让学生课前查阅重阳节及诗人王维的有关资料。2.让学生搜集有关重阳节的古诗,读读背背。[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了解背景1.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重阳节)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你们对它了解多少呢?(进入网页浏览)2.了解重阳节。(1)教师简单介绍重阳节。(2)学生浏览网上资料,增长见识。(3)学生说说自己了解了哪些重阳节知识。3.介绍诗人王维。师:说到重阳节,我国古代有不少诗人都留下了佳句,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学诗之前咱们先来了解一…  相似文献   

5.
教学王维七言绝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人教版课标本三年级上册)这首诗,要着重引导学生设想诗人独处异乡的情景,初步体会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教师在导入部分采用从看图入手创设情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小学语文第十一册)这是被称为“诗佛”的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虽用语平凡,却体现了手足情深。千百年来,身处异地他乡的游子旅客,每逢佳节,往往脱口而诵此篇,寄托怀乡思亲之情。本诗可分为两层。第一层写身处异地的诗人思念家乡的兄弟,第二层写家乡的兄弟想念身处异地的诗人。诗中,诗人把近  相似文献   

7.
郑春霞 《家庭教育》2014,(10):45-45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快快:妈妈,这首诗是王维写给他兄弟的,也就是他的哥哥、弟弟。  相似文献   

8.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五年制小语第九册第9课,六年制小语第十一册第16课)是王维写的一首七绝。王维共有五兄弟,兄弟之间的情谊一直很深厚。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因为古人在历法上称“九”为阳数,两阳相重,所以叫重阳。古时把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通称山东,并非单指今山东省一带。王维的家从他父亲开始,由太原祁县(今山西省祁县)迁居于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蒲州在华  相似文献   

9.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朝诗人王维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当时作者身在京城 ,适逢重阳佳节 ,分外思念亲人。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写的。我是这样来教学的 :一、析背景 抓题眼首先从诗题入手 ,由题发问 :九月九日是什么日子 ?由“山东兄弟”进而介绍背景。当时作者在京城长安 ,他的家乡是在华山以东的蒲州一带。古时华山以东称为“山东” ,区别于今日的山东。介绍背景 ,使学生的情感定向 ,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然后抓住课题中“忆”字提问 :“忆”字是什么意思 ?“忆”谁 ?为什么会“忆” ?怎样“忆” ?“忆”字是诗题中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0.
李应玉 《学语文》2003,(4):37-37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东坡志林》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那优美闲逸的山水诗历来令无数读者为之倾倒;而他早期的一首抒情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更是流芳千古,传诵不衰。这首诗的巨大艺术魅力就在于奇巧的构思,凝炼质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思亲怀乡之情。  相似文献   

11.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情浓意深,感人肺腑。千百年来,人们广为传诵,无不被它那真挚醇朴的兄弟情谊所感动。诗篇的艺术魅力,除表现在深邃的思想内容和引人震撼的至诚情感之外,还表现在结构的巧妙安排上。全诗以“忆”为中心,“忆”为主线,句句写“忆”。字字落实于“忆”,把诗人对兄弟的怀念之情表达得  相似文献   

1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被选人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教科书中。此诗很有名,因此诗的释义颇多,所以疑义也就难免。为加强探讨、交流,就做了点释义与释疑工作,写下了这篇小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超越传统教学的定位,从诗人个人情感与中国节日文化的融合处解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还能读出作者对于健康、吉祥、团圆生活的思念与渴望。放大这个文化视角,能够为教师与学生开启一扇门打开一扇窗,更加高品质地享受中国古诗文。  相似文献   

14.
超越传统教学的定位,从诗人个人情感与中国节日文化的融合处解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还能读出作者对于健康、吉祥、团圆生活的思念与渴望。放大这个文化视角,能够为教师与学生开启一扇门打开一扇窗,更加高品质地享受中国古诗文。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促、忆、异”等7个生字。  相似文献   

16.
17.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解读分析】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又是数字中最大的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九九"与"久久"同音,含有长寿长久的含意,又正逢一年当中收获的季节,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所以一向很重视重阳节。重阳登高的习俗在晋朝已经开始,到了唐宋更加兴盛起来。人们在这一天,有佩  相似文献   

18.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传世之作,诗句抒发了作者逢重阳佳节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是教学这首诗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可根据诗句内容,引导学生大胆想像,创造形象画面,进而设身处地,进入情境,感受画面,感悟情感。一、揭示课题,初知情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题目交代了时间和诗句中心。“忆”集中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九月九日”不仅交代了时间,而且交代了作者情感产生的基本原因,只要稍加剖析,就能引导学生从中了解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9.
【教学片断】师:(板书课题)谁来说说,怎样读这首诗的题目?生:要注意停顿和重音。师:说得好。请你上黑板标出停顿和重音。(生标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班齐读)师:文有文眼,题有题眼,题目中最关键的一个词就是题眼。谁来说说诗题中哪个词最关键?  相似文献   

20.
【教学片断】 师:(板书课题)谁来说说,怎样读这首诗的题目? 生:要注意停顿和重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