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吴秀梅 《考试周刊》2013,(32):46-46
<正>2011年版《语文新课标》中提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加了"特别",这是新课标的变化。这实际是在强调语文教学应当遵循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那该如何将汉语汉字的特点与习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借此提高学生的习作素养呢?一在识字教学中初步感知汉语言文字特点为习作奠基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在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参中,有句话出现频率极高——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观摩众多一年级老师的教学,也都能抓住这个重点,但仅是抓住就够了吗?在探索高效课堂教学的今天,一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也应朝更高的方向努力。一、用好方法,识字教学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3.
小学阶段的识字写字历来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童子功。仔细阅读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可以发现,关于识字、写字的相关内容,对2001年颁布实施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中的修订共计二十余处,主要分布在"学段目标与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附录"中。笔者对上述内容进行了比较思考,以期把握好新课标思想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实。  相似文献   

4.
<正>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写字建议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十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由此可见,修订版课标将写字教学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每天十分钟的随堂练字该如何把握与落实?下面我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一、明确目标,分清重难点进行指导新课标强调,识字、写字教学要坚持多认少写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于2012年2月正式印发了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并于秋季开始执行。为此,笔者根据语文新旧课标在“识字与写字”方面的变化来谈谈强化识字与写字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写字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每个学段都对指导学生写好汉字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做到用笔顺规则来正确地书写汉字,它是第一学段写字教学的首要任务。由此看来,教会学生用正确的笔顺来写字,就是我们第一学段老师的重要任务。学生笔顺不对,那么写字首要目标的达成就是空谈。写字是一项技能,凡是技能的掌握都需要训练。为此,新课标对识字写字教学还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建议:"第一、第二、第三学段,  相似文献   

7.
林荔 《新教师》2019,(6):59-6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因此,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成了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如何让识字教学实现轻松高效的目标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认为识字教学要做到“五有”,方能让学生达到轻松高效的识字目标。  相似文献   

8.
低年级语文教学到底应该从哪儿入手呢?我认为应该从兴趣入手。一、识字教学遵循新课标的基本要求:"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的要求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所以识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充分利用课文提供的良好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9.
<正>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块重要基石,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都应重视识字写字教学,尤其是第一学段。为了迈好识字写字这一步,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正确把握识字写字的年段特征、汉字自身的特征、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把握好各类特征的前提下轻松地进行识字写字教学。一、把握学段特征,明晰目标新课标中,对于不同年段识字写字的目标都有基本的定论。纵观三个学段,我们会发现识字写字的教学要求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识字写  相似文献   

10.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写字建议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十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由此可见,修订版课标将写字教学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每天十分钟的随堂练字该如何把握与落实?下面我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一、明确目标,分清重难点进行指导新课标强调,识字、写字教学要坚持多认少写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识字写字部分的调整主要为:低年级识字写字的数量减少了,对义务教育阶段识字写字的质量有明确的要求,体现为“积累”;强化识字写字的主动性,重视情趣习惯的培养,突出“独立”。据此识字教学宜综合运用形象展示法、字理讲析法、系统归纳法,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环境;写字教学应在较安静的环境下进行,由此呈现出动静相生的识字写字教学节奏。在教学中还要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切实把识字写字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学用结合,努力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识字的数量增加,因此把握好教材,合理地安排教学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教学中尤为重要。一、紧扣教材,循序渐进识字部编版教材的第一单元就是识字单元,这突显了识字在语文教  相似文献   

13.
<正>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由此可见,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写字教学。那么,怎样在学生入学之初就抓好写字教学,为学生将来写出一手漂亮的字打好基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几点行之有效的做法。一、趣味指导,让笔画在学生的心中"立"起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培养写字兴趣是第一步。这就要求老师用  相似文献   

14.
<正>在小学低段识字写字教学中,形近字一直是孩子们书写、认读的难点,也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头痛不已,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探究形近字辨析的教学策略。一、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材分析与研究背景识字写字是小学第一学段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的要求中,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修订在识字写字方面做了很大的调整。汉字教育,如今出现很多问题:错别字情况严重;书写质量普遍降低;有的地区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负担过重等等。针对出现的问题,本文只对小学识字写字教育,从识字写字量的变化、《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两表的编制、写字姿势和习惯以及独立识字等方面与2001版课程标准做对比,进而分析和解读这些新变化。  相似文献   

16.
重视学生写字,改进和加强写字教学,是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亮点之一。在充分调查研究、总结十余年语文课改经验,特别是识字、写字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课标对各学段识字和写字教学的目标、内容、教学与评价建议等进行了多次增改,充分体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能力为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小学语文的教学难点。从字形入手,通过研究汉字的演变、结合图画和篆书解读汉字的意思以及阅读汉字小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识字、写字的兴趣,这也是"趣味习字"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依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趣味习字"注重语文课堂中习字教学的趣味性和高效性,提高学生在识字、写字能力方面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各地掀起一轮又一轮对于识字教学探讨和研究的热潮。小学阶段又是学生识字写字的初始阶段,尤为重要,本文将通过分析现阶段小学识字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识字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提出了有关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应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有独立识字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准确把握“识字和写字”的学习目标对于改进识字、写字能力,乃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有重要的意义.写字之前,必须先认字,因此笔者认为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笔者就识字教学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准确、熟练地掌握汉字。比较语文新课标提倡的“分散识字,认写分开”与田本娜“集中识字,认写同步”的识字写字教学思想,笔者更赞同田本娜的教学观点。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写字教学,应该以“又好又快”为目标,强调写字教学的重要性。并准确把握“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改进识字、写字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