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随着1917年2月美国政府对德绝交,以及对中国政府一起行动的邀请,再次开启了中国加入一战的步伐。时任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对推动中国追随美国产生了重要作用,正是芮恩施的推,动实现了中国对德抗议与断交。但是否参战的争论,激化了中国政府内部的矛盾,对于中国的内争,美国希望能够和解,但并不愿意干涉中国内政。而实际上美国并非反对中国参战,而是希望中国在实现内部和解与统一之后参战。同时虽然芮恩施一再争取美国对华贷款,但美国政府担心刺激日本,不愿直接援助中国,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史学界开展了对30年代德国对华政策的研究。①在论及这一时期纳粹德国远东及对华政策的特点时,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这一时期希特勒在对华政策上“一直处于一种不稳定和缺乏一贯性的状态”②,30年代中期在德国的远东政策中存在某种“混乱”。③笔者认为,纳粹德国内部在远东政策上的分歧,是造成这一时期德国对华政策“不稳定”和“混乱”的直接原因,而上述论著对这一分歧几乎没有论及或详细分析。本文尝试对这个问题作一探讨,从另一个视角认识纳粹德国的对华政策。一、魏玛政府的远东及对华政策德国的远东政策主要包括对华…  相似文献   

3.
19世纪中叶之前,中美关系很大程度上是以个人性质主宰的。中国对美国的最初的看法更多的来源于美国领事、商人与传教士。中美《望厦条约》之前,中美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美国没有政府派驻的公使,美国真正的领事制度也只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有了较有规范的样子,在此之前,美国派驻的领事的职责主要体现在商务领域,没有行政权力。《望厦条约》签署前后,美国派出公使,从此,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都有了明确的依据。领事与驻华公使在不同阶段对中美关系与对华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 ,我国学术界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华政策问题的研究十分重视 ,发表了许多著述 ,其中有关太平洋战争前后美国对华政策问题更是热门话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 ,30年代初至太平洋战争前 ,美国对华政策的本质是企图牺牲中国 ,以换取日美妥协 ,因此 ,可以把这一时期美国的对华政策归结为“出卖中国”、“绥靖日本”的远东慕尼黑政策。此种观点用于评价 30年代初期的美国对华政策尚可 ,但若用于考察 30年代后期的美国对华政策则显得与历史事实不符 ,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探讨。本文拟对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的美国对华政策问题作…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预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实行“无限制潜水艇战” ,对敌对国和中立国的船只进行袭击 ,这就给伺机参战的美国找到了借口 ,于是在1917年4月6日 ,美国对德宣战。而在中国 ,美国却支持黎元洪和一部分国会议员反对中国对德宣战 ,美国这种政策令人费解。为了让学生了解美国的这种政策 ,我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讲解 :第一 ,从美国整体战略来看 ,是为了与日本争夺对中国的控制权。美国独立不久 ,虽羽毛未丰 ,但已在觊觎拉美各国。“门罗主义”暴露了美国要统治整个美洲的野心 ,当时美国领土仅在大…  相似文献   

6.
关于抗战胜利前后美国的对华政策,学术界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各有片面之处。美国对华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包括:美国整体世界战略、远东国际关系格局、中国国内政治形势。抗战胜利前后美国的对华政策是促进国共合作,组成以蒋介石为首的联合政府。这一政策实施的时间是1944年春至1946年3月。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由于美国与日本的经济联系,以及两国在亚太地区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争夺和勾结,对日政策构成美国远东政策的中心。而中美关系是不密切的,美国对华政策也不甚积极。大战的爆发,美日交恶,使中美关系发生最大变化,美国对其在华利益及前途的估计大大增高,从而导致美国远东政策中心转向中国,新的对华政策形成。  相似文献   

8.
台湾是中国的宝岛,美国觊觎占据中国台湾由来已久。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商人汤森·哈里斯、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和美国驻华公使伯驾分别向美国政府提出占领台湾的各种主张和计划,他们在台湾的一系列活动,成为日后美国制定对台湾政策的重要依据。美国觊觎台湾以及后来制订一个个侵台计划,正是美国亚太政策的缩影。  相似文献   

9.
崔国因是清廷派驻美国的第四任公使。在国势孱弱、美国朝野排华极盛的困难情况下,他几度交涉美国排华法案,抗议美国政府对中国侨民的歧视,维护华侨的合法权益;力阻具有强烈排华倾向的参议员布莱尔担任驻华公使;主张在美的中国侨民落地生根,加入美国国籍。  相似文献   

10.
1944年秋以前,罗斯福对华政策的决策首先考虑的是军事需要,即追求把中国作为打击日本的军事基地,并保住这一基地的短期战略目标;1944年9月后,罗斯福对华政策的决策出发点由战时考虑向长远政治考虑转变,他的远东战略思想开始出笼;罗斯福扶蒋反共的远东政策,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他那造就一个强大的亲美的中国,使其成为太平洋稳定力量的理想是不现实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决定了罗斯福远东政策的必然失败。  相似文献   

11.
一、德国侵占胶州湾与甘军东调十九世纪末年,资本主义国家陆续变成了帝国主义,英、俄、法等帝国主义疯狂地进行竞争,德、美、日等国也相继而起,美国在中国谋芦汉路不得,转而钻营粤汉路,德国图占胶州湾,日本觊觎福建。及胶州湾事变发生,中国沿海形势急转直下,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险恶狂潮。1897年初,驻华德国公使海靖向清政府总理衙门提出交涉,竟然指名索取胶州湾,清政府以胶州湾形势紧要而拒绝;同时,清政府打算待向德、英订购的兵船制成后,即停泊胶州。当清政府还未来得及布防胶州时,德国已向胶州湾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近卫声明的发表,标志着日本公然挑战《九国公约》对华政策的总原则,导致英日矛盾迅速激化。为此英国对远东政策做了较大调整,逐步放弃等待、观望的外交政策,走上援华制日的道路。英国调整远东政策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利用中国的力量牵制日本,阻止日军南下,确保远东自治领的安全;二是阻止日本与德、意联手,确保欧洲和英国本土的安全;三是为争取美国的支持与信任;四是鼓舞远东自治领的士气。英国的远东政策调整完全是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出发,虽在客观上利于中国抗战,但同时也在合作中英道路上埋下了冲突的种子。  相似文献   

13.
试论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的确立与贯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的缘起、内容、形成时间及其发展过程,乃是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政策以至整个远东政策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近年国内学者对这些问题研究颇多,却无统一结论。本文拟利用国内外有关资料,吸收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对这些问题试作分析。 一、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的缘起 从新中国成立到朝战爆发前,美国对华政策还处在“等待尘埃落定”时期,具有过渡性质,对华遏制政策的正式确立经历了复杂的过程。甚至在朝战爆发到中国介入朝战前的4个月,美国虽然已转向对华全面敌视政策轨道,包括出兵台湾海峡、宣布台湾“中立化”和政治地位未定,对华实施石油禁运等,但其时美国仍以在远东遏制苏联为中心和直接目标,对华政策仍从属于对苏遏制政策,不具备独立和系统地全面遏制新中国特性。 1950年10月,中国介入朝战并在云山之战、清川江长津湖之战中大败侵朝美军,将之赶回三八线以南地区。在这种情况下,美英于12月初在华盛顿举行首脑会谈,商讨如何应付朝战危机和对华政策诸问题。会谈期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Dean Acheson)几次表示,美国认为中国是苏联的卫星国,因而不承认中国、不能允许中共进入联合国、也不能允许中共夺占台湾及插手对日和约问题,要“尽量对共产党中国制造麻烦”。杜鲁门更强硬  相似文献   

14.
该文考察了三十年代德日侵华政策。认为在侵华问题上有两大矛盾,日本的独占野心与德国侵华构成尖锐矛盾,日本的军事进攻与德国的非军事进攻的侵略手段上构成矛盾。德日对华政策的差异及其产生的矛盾对中国战场产生了三大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台湾问题一直是影响乃至阻碍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核心问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首先是以中美关系的状况作为其考量依据的。然而,美国对台湾的政策又有着对整个远东战略格局的通盘考虑。鉴于此,本文将战后初期的美国对台政策置于其更高的远东战略的框架下来进行思考,以探讨台湾在美国远东战略规划中的重要价值,以及美国远东整体战略部署对其台湾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战期间,中国对德政策经历中立、抗议绝交、宣战三个阶段,在后两阶段冯国璋态度历经两度转变。冯国璋从调解府院之争的角度出发,由反对抗德绝交转变为赞同绝交;在第三阶段,冯国璋由反对参战到力主参战的转变,一定程度上出于国家长远利益的考量。相较前者而论,冯国璋后者态度转变更具积极进取色彩。冯国璋态度的两次转变客观上催化了北京政府的抗德绝交政策、对德奥宣战政策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7.
德国的对华政策起源于世界政策,它的目的是为了在中国获取一块德国领土,通过占领一个省在中国站稳脚跟。这一对华政策后来发展的情况是众所周知的。最近几个星期,对华政策的追随者们已经达到疯狂的地步。我不必向党代表大会介绍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件。大家知道,一位受“匈奴演说”鼓舞的神父说,这是一场圣战,一次新的十字军东征。德国政府在中国推行的政策的各个阶段都是错误的、对人民有害的和可鄙的。从根本上说,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18.
刘昊  关健 《贺州学院学报》2009,25(1):30-32,42
1917年3月14日北京政府宣布对德国绝交,次日,荷兰驻京公使为代管德国所有在华利益事情照会北京政府外长,得到肯定答复.8月14日中国对德奥宣战后,中国与荷兰为德国下列事务进行交涉:1.德侨民刑案件;2.德国侨民和银行;3.中国德国间的债务关系.中国政府按照海牙保和会条约以及其他国际协约一切关于战时文明行动之条款,恰当地处理了对德国的外交事务,收回了被德国以前侵占的权益,较好地维护了中国的主权.究其原因,在于北京政府任用杰出的外交家抓住了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19.
罗斯福的对华政策,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罗斯福刚上任时,在实力上缺乏后盾,在舆论上得不到支持,只能是维持远东和太平洋的现状。随着国内外局势的变化,罗斯福的对华政策悄然发生了变化,远东局势成为他密切关注的焦点,对华政策也成为远东政策的核心。在整个罗斯福时代,其对华政策跟美日关系是紧密缠绕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20.
抗战后期,美国为了结束对日作战,实现在远东的各项权益,不断调整对华政策,积极推动国共谈判。美国总统特使赫尔利肩负重大的使命,多次主导国共和谈,从"延安协定"的签订到"重庆谈判",他分别采取了"促蒋联共""扶蒋压共""支蒋反共"的调处政策,但最后均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陶醉于商业野心和救世主使命的美国人对中国有天然的优越感;二是根深蒂固的反共意识形态使美国政府无视中国革命的必然性和中共的独立性;再加上赫尔利本人刚愎自用,使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逐渐偏离中国现实。赫尔利政策的实施,客观上加剧了中国内战危机,使美国对华战略目标最终走向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