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依据历史脉络、动因、参与者主体与活动四项本土的概念维度,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基本内涵与特质得以厘清:第一,英国殖民遗产与国内族群政治奠定了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客观环境;第二,向亚太地区高等教育中心国家的转型是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根本价值取向;第三,私立高校与联邦政府是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参与者;第四,跨境教育是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的主要形式,整合性国际化是其基本的向度.  相似文献   

2.
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兴 《江苏高教》2002,(1):122-125
为了实现“2020先进国宏愿”,马来西亚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但由于国家财力有限,高等教育实施企业化、私人化、国际化的发展策略。并由此引发了关于高等教育的公平与质量、国际化与本土化、市场取向与学术取向的争论。为了避免因此而带来的种种不良影响,马来西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历史比较分析立场,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国际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国际化发轫期,典型特质为马来人优先政策下的被动国际化。建国初期以“固打制”为代表的马来人优先政策迫使大批非马来族学生出走留学,国际化被动发轫。第二阶段为国际化壮大期,典型特质为马来化特权政策松动中的主动国际化。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私有化的大发展推动国际化逐渐冲破马来化的裹挟,国际化日益发展壮大。第三阶段为国际化深拓期,典型特质为马来化政策式微下的双向国际化,即在国际高等教育枢纽战略下,高等教育呈现国际、国内市场双向并进趋势。在国际化与马来化的博弈中,马来西亚不断推进政府、大学与市场间关系的调整、适应与平衡,实现由国家控制到国家监督的转变,并逐渐形成具有马来西亚特质的政府、大学与市场关系。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马来西亚政府就适时调整了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在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下,私立院校通过学分转移、双联课程和邀请外国大学设立分校的方式,不断对教育实践的国际化进行探索,并先后经历了“请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时期。目前,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已经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教育输出国。  相似文献   

5.
通过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视以及打造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马来西亚高校吸引了大量国际学生流入.面对全球化挑战,马来西亚高校主要通过东盟国际学生流动项目、创建国际化高校及与国际组织合作等路径来实现国际学生的流动.与此同时,马来西亚在建设亚洲高等教育枢纽进程中,面临着国际生源被稀释、过度依赖国外人力资源、国际学生学习经历满意度不高等问题;再有,如何处理好高等教育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也是其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也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自20世纪90年代从北美、西欧等地区发端以来,已广泛波及到世界各国,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逐渐加入到这股潮流中,马来西亚也不例外。为了推动本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使之成为东南亚地区优质教育中心,马来西亚政府和高校采取了一些灵活多样的措施,主要体现在: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推动课程的国际化,允许外国大学在马来西亚设立分校等。  相似文献   

7.
由于历史、本国教育水平等多方因素的影响,马来西亚外国留学生教育起步较晚。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由于政府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为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再加上高等教育机构积极加强国际合作,马来西亚外国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马来西亚高等教育机构的外国留学生数由2001年的23416名迅速上升至44390名。  相似文献   

8.
吴欣 《海外求学》2004,(23):14-17
马来西亚高等教育以国家教育为主体,公立教育与私立教育并存。马来西亚留学政策中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公立大学一般不招收国外自费留学生,国际学生到马来西亚留学,主要申请私立院校。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外国学生政策之比较分析(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主要可以由学生、教师、课程及研究这四个方向来进行。由于国际学生的流动人数庞大,其消费构成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市场,因此招收外国学生不只有利于长期政治、经贸关系的耕耘。国家竞争力的提升,更是重要的外销服务性产品,故工业先进国家和区域性组织将之视为既是高等教育、也是政治和经济的重要策略。为了进一步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与策略,本文由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市场的类型与规模切入,并分析欧盟、荷兰、澳洲、日本和马来西亚等国的相关政策。透过比较研究,本文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多重目标、留学生选择留学国家时考虑多重因素,因此为了完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定目标,各国/区域组织必须选择对应策略。值得注意的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固然有其重要性,但是过度重视招收外国学生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始于1962年的马来亚大学,当时全国只有一所大学。1991年以来,马来西亚政府大力宣传“2020先进国宏愿”,要成为工业先进国。为些需要大批专业技术人员为工业先进国。为此需要大批专业技术人员,但由于高等教育不发达,人力资源的短缺将员,但由于高等教育不发达,人力资源的短缺将制约2020年目标的实现。为了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20世纪90年代起,马来西亚教育政策的中心是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对高等教育进行重点投资,将大约30%的发展顶算用于高等教育。如在“第七个马来西亚计划”(1996-2000)中,总共大约有30亿马来元投入到第三级教育中。尽管如此,要满足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财政还是非常紧张。为了缓解财政压力,马来西亚政府通过实施高等教育企业化、私有化、国际化等策略,来促进本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比较教育的角度来看,中马两国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多元化、大众化发展过程中有着明显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可以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文雯  王嵩迪  常伶颖 《复旦教育论坛》2023,21(1):112-120;128
生存环境恶化、公共卫生危机频发、地缘政治动荡以及逆全球化趋势等一系列人类共同面临的世界性难题给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带来考验。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在全球、国家、高校等多个空间场域中被各种主体力量塑造,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行动场变得愈发复杂。然而,过去十年来的全球趋势是国家的作用愈发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将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外交战略、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人才规划等方面统筹谋划,以立法、战略规划、资金支持等形式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纳入国家战略,与世纪之交时以高校为主体主导国际化发展的偶发性、碎片化、边缘化特征有较大区别。本研究从国家战略的利益相关者、动因和实施路径三个维度比较了近十年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土耳其等九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同性特点包括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国家战略与科技、人才战略成为一揽子战略方案,战略制定动因由“国际贡献”向“国家贡献”倾斜,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为战略行动新趋势等;各国政府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中的功能、动因、行动路线上存在差异。研究对我国谋划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国家战略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Can Hong Kong export its higher education services to the Asian marke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ernationalization become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higher education in a globalized world. Exporting higher education services by recruiting overseas students is an integral face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t not only helps develop the place as an education hub but also facilitate internationalized environ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longside this global trend, Singapore, Malaysia, and Hong Kong are of no exception and have embarked on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ing their higher education campuses by recruiting mor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triving for achieving the policy goal of developing themselves into regional education hubs. Hong Kong has no doubt had som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ver other Asian competitors in the region but there are several major hurdles it needs to overcome before it can successfully export its higher education services. This paper reports part of a territory wide study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exporting Hong Kong’s higher education to the Asian markets. In addition, to counteract the economic driven imperatives in restructuring higher education, the author would like to caution the importance of going beyond income generation and put forward a question of what the real aim and miss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re in the Asian region.  相似文献   

14.
Cameron Richards 《Compare》2019,49(3):375-392
The metaphor of an ‘education hub’ was initially promoted as also a policy concept for reversing cross-border student flows to the West in both Malaysia and Singapore. The Singapore version of ‘Asian education hub policy’ represents a distinct economic policy model of higher education which has since also influenced the very Western contexts it was derived from. However, it appears the Singaporeans might have actually borrowed the policy concept from the Malaysians whose aspirations to reverse international student flows to the West was rather aligned to related national capacity development plans as still something of a public good. This paper will use a Malaysia-Singapore contrast to compare distinct developing country (national/regional) vs. developed country (globalised) conceptions of the Asian education hub model. On this exemplary basis, it will also outline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to better make sense of the related yet also often conflicting imperatives of privatiz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marketization.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外国学生政策之比较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主要可以由学生、教师、课程及研究这四个方向来进行。由于国际学生的流动人数庞大 ,其消费构成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市场 ,因此招收外国学生不只有利于长期政治、经贸关系的耕耘、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更是重要的外销服务性产品 ,故工业先进国家和区域性组织将之视为既是高等教育、也是政治和经济的重要策略。为了进一步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与策略 ,本文由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市场的类型与规模切入 ,并分析欧盟、荷兰、澳洲、日本和马来西亚等国的相关政策。透过比较研究 ,本文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多重目标、留学生选择留学国家时考虑多重因素 ,因此为了完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定目标 ,各国 /区域组织必须选择对应策略。值得注意的是 ,高等教育国际化固然有其重要性 ,但是过度重视招收外国学生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财经类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回顾财经类高校的发展历程,分析财经类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必要性,进而从财经院校的教育思想、办学模式、课程建设、教师队伍等方面梳理我国财经类高校教育国际化办学的基本形式,指出中国高等财经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困难,提出我国高等财经教育国际化道路的选择,以期能对我国高等财经教育国际化发展有所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未来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冠疫情给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其加剧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变革。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高等教育格局面临重构,高等教育国际化流动模式与主体也将随之发生转变。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除了要从经济驱动转向文化理解,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新模式外,还应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多样性。中国要在正确看待政治、经济、教育环境变化的基础上认识到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地缘政治的关系仍然牢不可破,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文化霸权”短期内仍然难以撼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规模与质量矛盾仍然长期存在,进而强化研究、大力创新、文化引领并重视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此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发展中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路径,而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须以现状的分析与掌握为前提.基于此,本文以高等教育管理和国际商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类型框架,然后利用该框架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研究结论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类型划分须结合方式和方向两个维度;中国高等教育内向国际化质量有待提高,外向国际化有待大力发展;学生流动是中国高等教育外向国际化的主要形式;中国高等教育的内向与外向国际化互相影响,促使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