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看航天展     
今天,我和爸爸去博(bo)物(wu)馆(guan),看了中国首次载(zai)人航(hang)天暨(ji)世界航天科技(ji)展。我们一走进那里,就好像来到了广阔  相似文献   

2.
本周三(10月15日)中国实现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把中国的一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完成了长达21小时的绕地航行。中国在前苏联、美国开创载入航天飞行先河40年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相似文献   

3.
生活艰苦学习刻苦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中国大地,恢复公派留学生的英明决策,给我们带来了出国深造的机遇。1985年,通过选拔,我获得了公派赴法国学习进修的机会。我先在法国国际航空和航天培训中心,后来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学习进修。法国国际航空和航天培训中心位于图卢兹。图卢兹(Toulouse)是法国的第四大城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法国航空航天的重要基地,是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的三大地区中心之一。世界很多著名的跨国公司和军工集团如“空中客车(Air Bus)”、“马特拉(Matra)”等的重要科研、生产、试验基地也在图卢兹。…  相似文献   

4.
主办单位: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承办单位:课堂内外杂志社参赛流程一、征文(2012年4月-2012年9月30日)1.报名方式:在2012年9月30日前,登录课堂内外官网(www.yesnew.nom)"‘我与航天’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征文活动"专区,注册填写真实个人资料报名。2.征文要求:以我与航天之间的故事、对我国航天发展的关注和愿望,以及对我国未来航天发展的畅想等方面为主题,展开想象,大胆创作。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诗歌不少于30行),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相似文献   

5.
背景材料:2004年11月1日~7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省珠海市航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简称中国航展)是中国惟一由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举办,以实物展示、贸易洽谈、学术交流和飞行表演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性专业航空航天展览,至今已在珠海成功举办了四  相似文献   

6.
第六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简称中国航展)2006年10月30日在珠海隆重开幕,共有超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近550家航空航天制造商参展。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是中国唯一由中央政府批准举办,以实物展示、贸易洽谈、学术交流和飞行表演为主要特征的国际性专业航空航天展览。它得到了中央政府和中国航空航天工业的广泛支持。自1995年成立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航展。该展会已发展成为集贸易性、专业性、观赏性为一体的,代表当今国际航空航天业先进科技主流,展示当今世界航空航天业发展水平的盛会,跻身于世界五大航展之列。  相似文献   

7.
(1)1998年11月,珠海。航天专家王礼恒郑重宣布:中国将力争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突破载人航天技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术界早已不是秘密的中国载人航天计划,由此走进世人的视野。(2)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  相似文献   

8.
利凤祥,1993年10月至1994年10月留学德国。现任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设计部(研发中心)主任、某型号发动机总设计师,集团公司学术学科带头人,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会理事,陕西省留学回国人员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1995年,正是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初期,航天四院某发  相似文献   

9.
飞船升天啦!     
同学们,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thesuccessfulflightofChina’sfirstmannedspacecraft),使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thedreamoftheChinesepeopleforseveralthousandyearstoflyintospace)由神话变成了现实(turnfrommythtoreality)。当神舟五号飞船(ShenzhouV)在太空中遨游  相似文献   

10.
快线堂     
2005年12月25日,我杂志社组织40名小学生参加了由天津 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宇航学会等单位在天津召 开的《全国青少年学习航天英雄、弘扬航天精神》大会。 来自香港、澳门等全国各地的500多名青少年代表兴致勃勃 地与航天英雄面对面,并与“神六”航天员、航天专家合影留 念。 本刊将在2006年第2期进行有关此次活动的详尽报道。  相似文献   

11.
“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圆了中国人的航天梦。当微笑的杨利伟在太空中向地球轻轻挥手,他已经成为2003年最潇洒的中国人。在鲜花和掌声之中,航天英雄的低调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令人敬佩。面对荣誉,他谦虚地说,是祖国和人民送我上太空;面对“第一人”的称号,他清醒地纠正,在我之前人类已经有数百人进入太空;面对是否看到长城的提问时,他明确回答,在太空中并没有看到长城(语见2003年12月26日新华社记者所写的文章《2003,有一些人我们不应忘记》一文)。他的实地观察击碎了近年来的传说“从月球上看地球,长城是用肉眼惟一能看得见的建筑物”,使这个…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1月4日至7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即“珠海航展”)在广东省珠海市隆重举行,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厂商竞相展现了他们最精良的航空产品,特别是许多刚刚向中国观众掀开面纱的战机和武器赢得了众多的目光。(摘自《科学画报》2002年第12期)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0月16日,凡是中国人都知道这是什么日子。这天,我国航天员杨利伟驾驶“神舟”五号飞船安全着陆,载人航天实验获得圆满成功。这怎不使人感慨万分!这是中国人追求神圣理想、自强不息的光荣史诗;这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拥抱宇宙的又一辉煌一页!美国知名航天政策专家、“全球安全”思想库负责人约翰·派克指出,中国作为第一个亚洲国家和第一个发展中国家完成载人航天,不仅显示了中国的国家实力,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证明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正确性,显示了中国政府强有力的领导能力。听了这番话,我觉得中国发展到这一步,是非常…  相似文献   

14.
拥有你     
多年以前,看到过你.我吹灭了11支生日蜡烛后,就拥有了你,伤心寂寞时,我总会想起你,偶然,就是必然,我爱上了你,我相信,若干年后,我仍然会拥有你,因为,我的人生成长中离不开你.拥有你@尹媛媛$湖北孝感市航天中学初三(2)班!432100~~  相似文献   

15.
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航空与航天专业本科生课程为例,本文介绍了MIT为培养本科生设计开发的CDIO(Conception,Design,Implementation,Operation)工程教育培养模式及其培养目标,总结CDIO模式下的课程计划、教学方式、实践经验、作业考试和社会交往能力等教学活动的特点,提出了它们对我校和我院航天领域军事工程人才培养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飞天梦     
2013年6月26日,中国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这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项目在进入第二个十年之后取得了又一个成功。中国于2003年首次派航天员进入太空,成为继俄美之后第三个独立完成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中国正按照既定步骤,有条不紊地推进航天项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视频与航天员通话时曾说,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快、更远。  相似文献   

17.
张悦 《辅导员》2011,(10):46-47
航天科技是我国综合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我国航天科技发展日新月异。2010年12月,全国少工委办公室、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系统工程一司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祖国发展我成长——我的航天梦"全国少年儿童航天科普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号召亿万少先队员深入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积极弘扬航天精神,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灌输培养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  相似文献   

18.
奖励     
中国神七载人航天任务团队获美“太空成就奖” 美国航天基金会3月30日宣布,将该基金会的2009年“太空成就奖”授予中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团队(简称神七任务团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神七任务航天员翟志刚等当天代表神七任务团队参加了颁奖仪式,并领取了奖项。  相似文献   

19.
王永志 《大学生》2012,(Z3):116
从1961年我参加工作的时候起,就投身到国家的航天事业中,从"两弹一星"一直到载人航天工程。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源于"863"计划,也就是1986年3月小平同志的批示。工程正式上马是在1992年9月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批准载人航天工程开始研制,并且批准了三步走的发展规划,决心很大。当时我是五个参加汇报者之一,主要汇报了总体技  相似文献   

20.
国际     
正中国航天科学家获"世界航天奖"6月11日获悉,嫦娥四号任务团队优秀代表——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研究员于登云和嫦娥四号任务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孙泽洲获得国际宇航联合会2020年度最高奖"世界航天奖"。2019年1月3日,来自中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踏上月球背面,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这是该国际组织成立70年来首次把最高奖授予中国航天科学家。"世界航天奖"是国际宇航联合会设置的航天最高奖,旨在表彰在航天科学、航天技术、航天医学、航天工程管理等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航天科技人员。国际宇航联合会成立于1951年,总部设在法国巴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