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小孩子来说,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课前、上课、放学、作息……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一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教育。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人学的小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因此,单凭教师的“灌输”,很难达到好的教育效果。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林崇德说过:  相似文献   

2.
对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小孩子来说,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课前、上课、放学、作息……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一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教育.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入学的小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  相似文献   

3.
正班主任工作繁琐、辛苦,不仅要付出汗水,还要付出爱心。要想培养一个团结奋进的班集体,让每个学生都真切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进步的喜悦、成功的自豪,班主任不仅要有一颗纯真的童心,还要有教育智慧。一、儿歌引导,培养良好习惯低年级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说到底低年级教育的本质就是养成好习惯。低年级学生习惯的养成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课前准备、课上听讲发言、课间纪律、劳动卫生、作业完成、每日作息……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一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教育。如此多的"该"与"不该"使刚入学的孩子往往应接不暇,单凭教师去说教、纠正,  相似文献   

4.
<正>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一年级,是孩子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也是奠定孩子习惯的基础阶段。因此,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习惯的培养是最重要的。常有人形容孩童是凡间的天使,而我们父母师长就是天使的翅膀!所以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道路上教师和家长同心同力、共同引导,耐心、恒心,双心齐用,让孩子们快乐的学习、生活和成长。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呢?一、通过儿歌口令强化学生行为一年级小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方方面面,课前、上课、放学、课间休息……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都需要老师的引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意义非凡。小学阶段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学习习惯问题又显得特别突出。为此,选取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为研究主题,通过学习习惯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学习习惯对比分析以及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对比分析,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方面主要存在诸如"课前不能很好地准备学习用品;上课听讲不够认真;课堂自律性差,较随意;课堂上不能很流利地回答问题;字迹不够工整;考试时做题遇到不会的题会轻易放弃"等问题,进而分析得出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因素包括:学生年级与性别因素;学校班级氛围及对教师的喜欢程度;家庭氛围、父母文化程度与职业状况。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存在着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不同层面的困境。就现实情况看,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因素是学校教育要起到主导作用,通过学校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教师提高自身素质,运用多元教育方法;经常加强家校沟通,合力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实施后,体育课准确完整的名称叫做"体育与健康课程".然而,中学体育课现状是,要么还是传统的以传授运动技术为目的的体育课;要么就是上课前几分钟做几个八拍准备运动,然后绕操场跑几圈,接下来自由活动的"放羊式"的体育课.真正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的体育课,实际上,是少之又少.落实健康教育目标,势必优化现有的课堂教学.怎么做才能优化现有的体育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7.
李笋 《学子》2014,(12)
正在体育教学中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题,也许会给很多人带来偏离体育学科特质之感,似乎只是文化课才该关注的问题。其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个学科都涉及的重要教学目标。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体育教学一直沿用着一种师生间单向传习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习惯于用最明确的结论告诉学生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学生只要照着做就行了,不必问为什么。在这种模式中,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实施  相似文献   

8.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踏进校门,犹如一张白纸,这是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因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行为知识很淡薄,再加上父母长辈的无限宠爱,使得这些孩子有诸多不良行为和习惯,他们自律性差,随意性强,无自立能力等,如果这些坏习惯一旦形成,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我们应从一年级就加强"养成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谈谈一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一、儿歌教育,规范行为一年级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到方方面面。课前、上课、放学、作息……该怎么做,不该怎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7,(20):97-98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交换上课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方法渐渐地突出了它的作用。在交换上课时,教师为了充分发挥教学水平,树立自身形象,也为了学生更好更快地达到学习目标,这样的许多因素,都促使着教师要上好这堂课。这样的课无非就和公开课有一点类似,拉近了公开课与常规课之间的距离,距离的缩小,受益的是教师和学生。本文介绍了教师交换上课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并且探讨了教师交换上课法的实施建议,以期望该方法对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教育》2011,(23):6
8月2日,辽宁省锦州市瓦子峪村王迪等3名暑假返乡大学生开办暑假"留守儿童平安之家",教育孩子们远离水、火,严禁野浴,确保留守儿童暑假平安度过。图为王迪正在给留守儿童上安全课。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因为缺失父母的陪伴,在发展中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儿童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基于现实的考虑,教师应该承担起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力量。教师要帮助留守儿童形成健全的自我意识;帮助留守儿童处理好自身情绪问题;帮助留守儿童尝试理解父母;要对留守儿童父母进行必要指导。  相似文献   

12.
这里所谈话题是关于"留守儿童"的。"留守儿童"的教育早已是社会焦点问题,而贫困"留守儿童"则成为学校教育的心病。贫困留守学生的出现使学校中学生的教育变得更加复杂。他们需要社会的关心需要学校、教师、同学的理解和帮助。关心、爱护贫困留守学生,让他  相似文献   

13.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留守儿童面临的教育问题令人担忧,而学习问题是其重要的一面。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微课促进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自主性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改善留守儿童面临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村教育中的一大实际难题.通过对一位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案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行为和个性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家庭监督的失效,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匮乏及教师的冷落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为考察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差异,本文选取重庆市五所小学的1 720名学生作为被试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小学生普遍存在部分心理健康问题;中、高年级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好于低年级组留守儿童;低、中、高年级组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好于留守儿童.实践干预建议:重新审视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与教师角色;持之以恒地提供“跟踪性教育支持”机制;建立学校与社会一体化的面向农村留守儿童的亲情综合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一位教师到我校借班上课。课堂上,教师激情满怀,学生沉默寡言,两者的表现反差很大,可谓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这节课教学效果如何,大家可想而知。一、原因分析借班上课通常是示范课或是赛课,教师想展示自己的风采,或取得好的名次,必定会精神抖擞,充满激情。而学生在课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农村初中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生命教育"作为一种能够让留守儿童充分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并且又能够提升留守儿童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显得尤其重要。在农村积极地展开生命教育,已经成为留守儿童,尤其是初中留守儿童得以健康成长的迫切需求,是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教师要把安全教育渗透到高中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必须确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备课时要渗透安全教育的教学设置;课前要对上课用到的体育设施进行安全检查;上课的过程中要进行安全运动指导。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出现,留守儿童问题产生,并因其特殊性而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数以千万计留守儿童的发展,关系到中国发展的方方面面,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更是其发展中的一项直观指标。基于此,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重点关注教师期望、教师鼓励对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教师期望、教师鼓励对留守儿童成绩有显著正向关系;在教师期望、教师鼓励对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过程中,学生自信的中介效应存在,且为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学校教育可以弥补家庭教育欠缺,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实中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学校教育促进留守儿童身心更好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爱"的机制,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学校之爱、教师之爱、同学之爱、家庭之爱以及社会之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