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基于博士生教育链式反应规律,提出由历史数据估算学位授予率和退出率的方法,给出以实际或预测的指导教师、招生规模为输入,推演在学规模、学位授予规模的方法。以中国为例,实现“十四五”期间指导教师、招生、在学规模和学位授予规模的综合定量分析,数据表明:新时代“稳定规模”到“稳步扩大”调控已完成;“十四五”末博士学位年度授予规模有望突破10万,从而超过NCES传统统计口径下美国学术类博士学位数。建议重点改革指导教师选聘和直博招生方式,探索专业学位博士生培养模式,深入开展基于数理方法的规律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推动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连续函数近似,给出博士生教育动力学模型,发现其主要规模数据可以用链式反应类似的数学方程描述,符合指数变化规律。定义博士生教育成长指数并根据其取值划分为爆炸式增长、指数衰减和临界振荡三种发展模式。对美国160年来博士学位授予数据、中国40年来在学博士生规模等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当前全球四大经济体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60年来博士学位授予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链式反应模型具有良好的描述能力,指数函数可以很好地近似主要规模数据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博士生教育不断延续发展并包含创新知识、创新能力传播传承的基本特征。根据历史数据和本文模型,初步给出四大经济体未来20~30年间博士生教育规模“不容乐观”的预测,美国可能进入“新冠”“衰减–恢复”周期,德国可能维持临界振荡甚至进入衰减,日本可能持续衰减,中国有望保持增长。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大力发展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的政策背景下,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的规模发展与结构布局是实践中的重点。基于澳大利亚的数据分析发现:澳大利亚是新近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发展比较迅速的国家,专业学位博士生规模远小于学术学位博士生,在历经前期的扩张繁荣、中期的缩减回落后进入稳定发展期。在结构布局上,澳大利亚专业学位博士生项目呈现院校分布广泛、学科结构完善的特点。对我国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发展的启示是:提供稳定的政策支持,合理扩张专业博士学位规模;优化学科结构,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科特点恰当选择博士生教育类型;结合行业特色型高校进行布局,构建优质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由于学术内外劳动力市场的联动变化引发了博士就业的多样化,博士生教育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论文分析了关中等部分经舍组织成员国博士生培养规模和就业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培养规模和就业变化对博士生教育的影响,进而为我国博士生教育的未来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析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2000—2019年博士学位授予20年的数据,发现美国博士生教育在规模扩张的同时能够保障高质量,重要的措施就是坚持了4个“三分之一”基本方略。博士学位授予高校占学位授予高校总量的比例略超三分之一,有效避免所有学位授予机构开展博士生教育的冲动;极少数研究型大学授予的博士学位数量约占总体博士学位数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保证高水平博士学位授予机构授予的学位占据主体;学术型博士数量占所有类型博士数量的三分之一,以质量标准为前提促使不同类型博士学位分类发展;非STEM领域的博士学位授予比例相对稳定在三分之一,对标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调适博士生教育学科布局。  相似文献   

6.
中国博士生教育规模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博士生招生和博士学位授予的规模及学科结构,介绍了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就业结构和博士生导师的规模及结构,指出我国博士生教育的相对规模已经比较大;博士毕业生就业逐步多元化,且不同学科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博士生导师队伍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但由于其数量的增加滞后于博士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生师比出现了明显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以1996—2018年省际面板为基础,构建博士生教育规模的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运用机器学习的网格搜索确定了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的最优阶数,预测到2030年我国博士学位授予13.82万人,年均增长6.44%,具有博士学历就业人员104.65万人,年均增长3.21%。我国博士生教育规模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应逐步发展专业博士学位,加强博士基础学科建设,加大经济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博士生教育薄弱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强自主培养,做好未来高层次的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8.
美国博士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对于推动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基于博士生教育动力学模型揭示的链式反应规律,定量分析美国学术类博士学位授予数据与其指数模型的偏离程度,发现美国160多年来授予规模在遵循分段指数规律增长的总体趋势下,经历了8个约20年为周期的倒“U”型“增长—衰减”波动,其规律可近似为分段指数函数与周期函数的组合。提出基于该周期波动规律的授予规模定量预测方法,实测表明其预测优于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结果。给出2021—2030年美国学术类博士学位授予规模逐年预测,认为总体保持指数增长趋势,正在进入下行偏离通道、逐步衰减至谷底后将开启新的周期,2030年授予规模接近10万。  相似文献   

9.
美国博士生教育流失包括主动流失和被动流失,涵盖了博士生个体的主动抉择和培养单位的质量把控。博士生流失在就读阶段、流失结果和学科分布等方面存在差异。美国的改革方向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流失率,举措包括加强培养的结构化、提高制度的透明度、资助培养的关键节点以及将高校和系作为改革落脚点。中国博士生教育的流失率低,但是高学业完成率并不必然代表高质量。因此,中国博士生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是如何通过流失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10.
日本博士生教育的现状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考察了日本博士生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在规模扩大过程中博士生教育发生的一些变化.希冀对我国博士生教育发展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对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公共行政专业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我国公共行政专业博士生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Teaching Future Teachers: A Model Workshop for Doctoral Education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Doctoral student training has become focused in recent years on acquiring subject-area knowledge and research skills, rather than on teaching. This shift often leaves aspiring junior faculty feeling unprepared to address the demanding pedagog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professoriate. In the area of social work, few programs contain a structured, required program of study that addresses issues unique to teaching in a school of social work. This article outlines a doctoral teaching workshop as a model framework for social work doctoral programs.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for ways to incorporate such an effort into current social work doctoral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counselor education develops an educator/practitioner model for the doctoral programs to include systematic preparation in graduate teaching supervision, inquiry, and counseling practice.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呈现逐年减少趋势,同时普通高校的"膨胀性"发展,由此本科院校已从规模求生存进入到以质量求发展阶段,在这个转型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显得尤为紧迫的是本科院校对培养模式的认识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高等教育价值链存在的问题,依据价值链再造理论首次提出了基于顾客价值的高等教育价值链模型。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workflow of our higher education. We introduce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 to describe our Human Resourc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HRSCM) which takes the higher education as the core. We set up the consult model (HRSCMCM) of it. The model takes the higher education as the core, connects the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satisfies the social demands.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to join the multinational education. It is an acculturation and globalization. Because of uncertain information and the delay demands of Human Resource market, the HRSCM also has its bullwhip effect that the demand and supply can not meet and a large number of graduates can not find jobs. As the resolutions, we set up our model including information sharing, flexible education and forecast-demand double drivers. We hope this model can give some elicitations on our national human resource construction micro-mechan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