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对中国现代史发生深远影响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胡适在那场运动中起过重大作用。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胡适与那场运动的关系及他所起的作用,长期未能得到正确的评估。直到1979年纪  相似文献   

2.
五四运动是贯彻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很好的素材,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推进,隐藏在五四光环下的一些历史细节逐渐为人们所知。本文试图以五四运动为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五四运动又赋予“科学”和“民主”新的内涵。这一历史过程与陈独秀的科学观及其演变有密切关系。五四运动百年之后回顾陈独秀的科学观,可以发现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刻影响,但学界对此的反思多有不足。本文考察了陈独秀科学观的演进过程,重点分析五四运动对陈独秀科学观转变的重要影响。本文认为陈独秀的科学观具有符号化、人格化、政治化的阶段性特征,五四运动后陈独秀的科学观在一定意义上形塑了现代中国处理科学与政治关系的逻辑与策略。  相似文献   

4.
胡适,蒋介石拟定的抢救名单中第一人 1948年1月13日,蒋介石派人飞抵北平劝说胡适南下,但胡适以正忙着筹备北大50周年校庆为由不肯南下。第二天,蒋介石又两次亲自打电话催胡适飞南京,并于14日再次派出专机飞北平,实施紧急“抢救计划”。“抢救”对象首先是胡适、梅贻琦(清华大学校长),其次是陈寅恪、陈垣、毛子水、钱思亮等。事已至此,胡适这才下了走的决心。胡适小儿子胡思杜表示留在亲戚家。  相似文献   

5.
基于科技期刊传播视角,采用原始期刊文献分析考证法对1919年创刊的《少年中国》编辑出版、办刊宗旨及自然科学传播作了历史考察与研究,梳理五四后期综合性期刊在中国传播自然科学的历史脉络。研究认为:《少年中国》高举科学与民主的大旗,本科学精神以创造少年中国为宗旨,翻译、引进与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等,影响并推动了五四运动后的科学主义思潮,在近代中国自然科学传播和大众科学启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之际,回顾其还留下什么遗产,是非常必要的。新文化运动不仅仅是提倡白话文的运动,它是彻底改变中国命运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常常说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与"科学",几乎是公认的五四运动留下的最重要的遗产。然而百年后的今天,不论民主如何,仅就科学来说,仍有许多值得论道之处。  相似文献   

7.
陈德会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228-228,211
五四文学,是对传统的挑战,但它摆脱不了传统文化的浸染与熏陶。屈原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他的死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灵魂。五四时期的中国在内忧外患的大环境下,爱国主义又一次掀起了大潮。屈原的死在干年之后得到了情感的共鸣与契合。  相似文献   

8.
胡适是20世纪初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和思想家,但是,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出版的有关他的生平的著作中,根据胡适作作的“题陆仲安秋室研经图”,认为中医陆仲安早年治愈过他的“糖尿病、慢性肾炎和心脏病”,因而断言胡适想念中医药,仔细检痒胡适的日记、书信和文章,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尽管1920-1921年胡适生的那场病,开始时有医生怀疑可能是心脏病或肾炎,但很快就否定了,胡适虽然死于心肌梗塞,但他第一次冠心病发作是1938年底,实际上,中医陆仲安为他治疗的只不过是胡适所说的“小病”,是逢限性的,而且胡适一再申明他根本不曾生过糖尿病和慢性肾炎,上述陆仲安治愈胡适糖尿病等疾病的说法纯属以讹传讹,或有意夸张造谣,这件事在中医界至今仍有影响,胡适自称是“信仰西医的人”,并且支持他的友人批语中医,这些批语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第一次以彻底的不妥协精神,亮出了“科学”与“民主”的旗帜。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先进的西方文化思想,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对近代中国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之际,重温“五四”新文化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今,中华大地上掀起了又一次振兴科技、学习文化的热潮,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已成为社会新风尚。社会的发展依靠科技进步,知识的真正活力在于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改革开放,引进西方的新技术、新思想,可大大加快我国的科学技术现代化进程。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和全球文化汇流的大趋势,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我们自己独立的创新体系,培养和创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才是中华民族富国兴邦的根本大计和当务之急。 回眸世纪之初,面对世纪之交,我们跨世纪的一代,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本刊推出“弘扬‘五四’精神,加强科技创新”为主题的一组专访,以此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  相似文献   

10.
1975年,我为《中华民国史研究丛稿·人物传》写了一篇胡适的小传,虽只是一篇小传,毕竟也得尽量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其中除了胡适本人的著作外,他人所写的有关胡适的东西,包括传记、回忆录、  相似文献   

11.
胡适与翁文灏,一位是近代著名的新文化代表人物,一位是国际知名的地质学家。在上世纪前半叶,他们都曾经是中国知识界的领袖人物。他们也曾有过相似的经历和相近的思想,而且还是私人关系很密切的朋友。近些年有关胡适的研究已有  相似文献   

12.
<正>谈起民国,大家会想到什么?是孙中山、徐志摩,还是上海滩的旗袍?我总会回忆起曾看过的一则轶事。这个故事说的是将"四书"中的三部翻译成英文的辜鸿铭先生。一日,他与胡适同去一位友人家做客,席间他对两位外宾介绍道:"Here comes my learned enemy"(这是我博学多识的敌人),顿时笑声满座。这里使用"敌人"的缘由是,较胡适而言,辜鸿铭在思想上守旧、顽固,所以胡适在一定程度上便成了他的敌人,可他们在  相似文献   

13.
1942年.国内物价飞涨。胡适听季羡林说陈寅恪一家食不果腹.立刻托季羡林送上3000美元.但陈寅恪坚辞不受。胡适想了一个让陈寅恪能接受的办法.提出将陈先生不需要的书抵扣这3000美元。于是季羡林奉送上3000美元。并替胡适拉回一车书。这车书,胡适又捐给了一些社会机构.  相似文献   

14.
科学化运动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由科学家发动的民间科普运动,但不幸被作为"科学救国论"以贬义的科学主义载入中国近代的历史史册.科学化运动的目的是养成国人科学的态度与习惯,反对只把科学技术当成满足某种实际需要的工具.它倡导的科学既不同于洋务运动,也不同于五四运动,科学化运动有具体明确的目标和实际操作的办法,奠定了中国社会科学化基础.  相似文献   

15.
美声唱法是产生于17世纪意大利的一种演唱风格。以音色优美,富于变化;声部区分严格,重视音区的和谐统一;发声方法科学,音量的可塑性大;气声一致,音与音的连接平滑匀净为其特点。这种演唱风格对全世界有很大影响。五四运动以后,美声唱法传入我国,美声唱法对我国声乐艺术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作芹 《科教文汇》2008,(19):219-219
杜威的实验主义对胡适一生的影响都很深刻和长久,胡适之所以能走近杜威、接受他的实验主义,原因就是杜威的实验主义与胡适原有的个人文化背景、自幼怀疑的思想倾向和所面临的现实困境都有若干能契合的衔接点。  相似文献   

17.
安月乔 《科教文汇》2008,(12):167-167
九一八事变之后,中日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面临日本的不断挑衅,胡适希望与日本进行直接的交涉来解决问题,可是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和对日本认识的加深,胡适逐渐转变了他的态度,走上坚决抗战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狂人刘文典     
刘文典是一位长期被忽略的国学大师,以狂著称。他师承刘师培、章太炎,结交胡适、陈寅恪,瞧不起闻一多、沈从文,追随过孙中山,营救过陈独秀,驱赶过章士钊,痛斥过蒋介石。  相似文献   

19.
狂人刘文典     
章玉政 《金秋科苑》2008,(17):58-60
刘文典是一位长期被忽略的国学大师,以狂著称。他师承刘师培、章太炎,结交胡适、陈寅恪,瞧不起闻一多、沈从文,追随过孙中山,营救过陈独秀,驱赶过章士钊,痛斥过蒋介石。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批评了新保守主义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强调新批判主义既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的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和自我忏悔精神 ,又要超越五四背后的民粹主义、个人主义与人道主义相分裂和缺乏终极关怀的实用理性的局限。新批判主义是五四精神的彻底化 ,排除了五四知识分子的焦虑和浮躁情绪 ,而更加冷静和理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