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有效德育过程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者的意识活动过程、实践活动过程,德育对象的意识活动过程、实践活动过程,构成了德育活动的整体过程。德育过程的有效性即德育过程在最大限度地发挥诸德育要素的效能、促进德育目的的实现方面所表现出的积极特性。德育过程中诸子过程充分有效地展开、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等对于德育过程有效性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家教委于一九八八年七、八两个月相继颁发了《小学德育纲要》(试行草案)和《中学德育纲要》(试行草案)。德育评价是德育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过程的重要环节,它以一定的德育培养目标为准绳,对学生思想品德养成度做出价值判断,并反馈出学校各级管理机制和教师德育工作效果。没有德育评价的德育大纲,必定是空泛而流于形式的德育大纲。我国几十年的德育工作成效不佳,与其说缺乏德育大纲,不如说德育工作缺乏检测评价。目前在德育评价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具体培养  相似文献   

3.
论德育过程及其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过程的规律是德育原理的理论问题。教育者认识并掌握这一规律 ,便能科学地组织德育过程 ,卓有成效地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为此 ,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努力去探索德育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 ,这对于充分发挥德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德育过程正确认识某一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 ,是实现某门学科科学化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使德育科学化 ,探求德育过程的规律 ,必须首先认识德育过程。德育过程简单地说 ,就是教育者进行德育工作 ,完成德育任务的过程。因此 ,构成…  相似文献   

4.
德育工作必须关注文化整合在德育过程中的功能和力量。因此,无论是德育过程理论水平的提升,还是德育实践的有效进行,都要求我们对德育过程中的文化整合进行深入、全面的探讨。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基本内容有:精神文化要素、物质文化要素、制度文化要素和行为文化要素。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何以可能是指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前提性,即对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根据、意义进行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5.
要克服德育领域的经济主义思维,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就是深入揭示德育的过程本质和过程机制,深化以往的德育过程规律研究.德育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以过程的方式展开、变化、发展的,过程属性是德育的本质属性,它进一步体现为德育的生成性、情境性和阶段性.要纠正并预防“运动式德育”、“速效式德育”和“唯经济德育”,就必须尊重德育的过程本质,实现德育的过程价值.  相似文献   

6.
论德育过程的民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过程民主化的基本精神是 ,在德育过程中 ,发扬民主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民主精神、民主作风和民主方法开展德育工作 ,提高德育的实际效果。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逐渐确立起来 ,学生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和民主意识普遍增强 ,他们喜欢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和独立思考得出结论 ,欢迎自主选择与平等参与 ,厌恶“填鸭式”和指令式教育。因此 ,实现德育过程的民主化已成为改进和加强新时期德育工作的迫切要求。一、现阶段德育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德育过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过程 ,…  相似文献   

7.
语板书研究方兴未艾,但研究重点是静态的板书,面对板书支态的产生过程往往忽视。板书是个复杂,运动的系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体),教材(客体),媒体(载体),学生(受体)四要素起决定作用,教师是板书的设计,教材是板书的反映对象,媒体是板书的形式,学生是板书的受众,它们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发挥板书在语教学中的效能。  相似文献   

8.
教学成败的关键是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德育实效和质量的重要保证。基于此,本文立足当前德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地位关系、交往关系、情感关系进行探讨,从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入手,认为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在地位上平等、交往上互动频繁、情感上知情合一的良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德育工作必须关注文化整合在德育过程中的功能和力量。因此,无论是德育过程理论水平的提升,还是德育实践的有效进行,都要求我们对德育过程中的文化整合进行深入、全面的探讨。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基本内容有:精神文化要素、物质文化要素、制度文化要素和行为文化要素。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何以可能是指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前提性,即对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根据、意义进行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0.
德育的目的在于育德,即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近些年来,德育效能低下一直是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人们在反思德育效能低下的成因方面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也为提高德育效能开了不少‘处方”,但问题似乎并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究其原因在于我们还没有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片面地强调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独立性、积极性、主体性,缺乏对德育过程中自我教育的研究。本文认为,确立自我教育在德育过程中的重心位置,加强对自我教育模式的探索,是在新形势下改善德育现状的有效途径。因为“…  相似文献   

11.
学校德育是教育主体对社会思想道德规范的内化过程。这里关键在于“化”。《学记》谓:“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谀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故我国古代往往教化并举,强调教育的德育功能。《说文》释“化,为“教行也,从匕人。”段注谓:“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上匕之而下从匕谓之化。”教的功能就在于“化  相似文献   

12.
德育过程论是德育的基本理论。它揭示了德育过程的本质,在德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又体现着德育的本质,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德育过程来把握德育的本质,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人员培训、教学应用和网络管理是校园网建设的五个要素的新观点,并且从硬件建设是基础、软件资源是灵魂、人员培训是关键、教育应用是导向、网络管理是保障这五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德育、教学、研培、后勤、党团五方面工作论述中学教学质量升级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一、教育目标要素应体现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各级各类教育都有各自的具体培养目标及教育要求,从而确定了各自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教育目标要素是对培养目标及教育要求的总体概括.显然,教育目标要素应体现教育的正确方向,体现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同时应反映各类教育的基本特征.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不仅体现了高职教育在现代教育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决定了高职教育的目标要素的组成.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过程性的存在,德育的研究应该由传统的决定性研究范式向过程性研究范式转变。过程哲学视野中的德育是以内部系统之间及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推动个体德性生长的动态过程。德育的动态性、系统性和主体性等过程性特征要求教育工作者逐步实现传统德育理念的过程性转向:德育着力点——由外塑性转向内生性;德育模式选择——由简单机械性转向有机系统性;德育角色定位——由二元对立性转向主体间性;德育实施方式——由理性控制性转向自由体验性;德育效果评价——由终结性转向过程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中外德育理论发展趋向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对学校德育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在德育过程中应倡导学生的心理自由的观点。作者对心理自由的涵义、它在德育中的作用和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并且根据目前学校德育的现状,建议通过重新认识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亚文化建设、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加强成长指导等措施保证德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自由,从而使学校德育真正能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8.
在素质教育中,德育对青少年学生成长起着走向、定性和定势(即提供动力调控)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切实强化学校德育工作,迅速匡正“重智轻德”的倾向,已越来越显得重要和迫切。然而,审视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笔者认为,它之所以收效甚微,究其原因,除了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以及教育的宏观背景等影响外,与教育者自身的教育科学理论的匿乏,尤其是对德育过程的心理基础的功能及其实践指导意义知之甚少不无关系。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试图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对德育过程做几个侧面的分析。所谓德育过程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化…  相似文献   

19.
对德育过程的改造——论德育形式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美的规律和立美创造 德育作品美(即学生完美的道德人格)的创造是美的德育活动应该追求的终极目标。但这一目标的完成却必须由教学双方的立美创造活动去完成,而这一立美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20.
在学校管理中科学建立和正确运用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制约”功能,对提高管理效能,促进学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理论和实践表明,建立“三评三有”机制,即:评课有德育内容,评教有德育要求,评先有德育条件,是加强德育过程管理、落实德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提高德育效能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