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性课程“润物无声”,它注重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学生内在素质的养成。高等学校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当前高校过于重视显性课程建设,对于隐性课程的建设则相对认识不足。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高校加强隐性课程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学校的隐性课程内容丰富,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也深刻久远,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显性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把它纳入高等学校的文化建设、课程建设和教育管理中来,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谈隐性课程对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创新人才是当今世界各国教学改革的共同趋势。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显性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同时,隐性课程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隐性课程有利于大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对当前高校隐性课程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隐性课程是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必要条件。当前高校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还处在“粗放型”水平,缺乏对实际情况的考虑。深刻认识、反思当前高校隐性课程开发的现状,进而提出在隐性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有利于提高高校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对当前高校隐性课程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隐性课程是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必要条件。当前高校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还处在“粗放型”水平,缺乏对实际情况的考虑。深刻认识、反思当前高校隐性课程开发的现状,进而提出在隐性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有利于提高高校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陈志伟  康玉唐 《华章》2007,(11):132
实施隐性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整个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隐性课程日益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本文从狭义的隐性课程建设出发,对隐性课程建设的观念层面、行为层面和物质层面等三方面探讨了当前高校隐性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对提高隐性课程建设认识观、加强行为层面师生之间的隐性课程建设以及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等方面对隐性课程建设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7.
大学隐性课程的德育价值及实施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性课程和德育有着必然联系,大学隐性课程的德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道德认识的引导、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调控上。大学隐性课程的实施应该遵循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结合,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8.
胡蓉 《职教论坛》2007,(3X):29-31
当前,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在大学生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育,但是,对于如何发挥其对学生的影响力的探索还有待深入,为进一步解决该问题,尝试探讨高职学生与隐性课程的对话机制。  相似文献   

9.
关于"隐性课程"研究的迷茫与抉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于隐性课程是“客体性”的,还是“主体性”的;隐性课程的特点仅是非计划性还是兼其计划性等本体问题,研究观点截然对立。其原因是对隐性课程上位概念“课程”的理论认识,是见仁见智的。隐性课程为“舶来品”,西方关于隐性课程观点不一,不同专家、学对隐性课程有不同的建构和理解:暂不从隐性课程的理论视角出发,基于实践的视角探讨隐性课程,应是走出迷茫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严萍昌 《高教论坛》2005,(4):15-17,27
本文总结了隐性课程的一些重要特点,分析了隐性课程的基本教育功能,并在这个基础上对如何更好地发挥隐性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的隐性课程内容、形式十分丰富,对人的影响也深刻久远。虽然其内容、形式本身无优劣之分,但其影响却未必都是积极的。因此,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把它纳入学校文化建设、课程建设和管理的视域中来,加强对高等学校隐性课程及其管理研究,尤其是隐性课程组织实施特点、管理特点及管理模式对德育价值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隐性课程的缺失与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所组成,其中,隐性课程具有德育导向、启智冶美、行为规范等功能。我国高校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隐性课程呈现出一种缺失的态势。高等学校构建隐性课程要从思想认识、物质环境、规章制度、精神文化等方面入手,努力形成一个文化深厚、环境优美、关系融洽、管理优质、服务周到的育人场所。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的隐性课程内容、形式十分丰富,对人的影响也深刻久远.虽然其内容、形式本身无优劣之分.但其影响却未必都是积极的.因此,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把它纳入学校文化建设、课程建设和管理的视域中来,加强对高等学校隐性课程及其管理研究,尤其是隐性课程组织实施特点、管理特点及管理模式对德育价值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芸 《文教资料》2007,(19):20-21
隐性课程是学校中持续不断的、无所不在的教育资源,在高校中对大学生素质的培养有巨大的作用,然而历来的课程建设却忽视了隐性课程。本文从发展、内涵、特点、功能及实施等方面对隐性课程进行了阐述,以期对我国高校的课程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如何在电大学生中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在课程设置中,显性课程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是知识与技能教育,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适应环境,与人交往等方面的能力,除在显性课程中的人生观、心理学等课程中有理论学习外,更多的锻炼与实践环节便是由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作用来完成的,所以隐性课程的开设对推进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隐性课程和德育有着必然联系,大学隐性课程的德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道德认识的引导、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调控上.大学隐性课程的实施应该遵循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结合,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责任能力的培养是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德育的热点。文章系统阐述了大学生责任能力及特征,探讨了隐性课程对大学生的责任品质及责任能力的影响,并就大学活动性、体制及气氛等意义上的隐性德育课程对大学生责任能力提高的功能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隐性课程是学校在教育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成长的教育影响因素的总和.隐性课程存在于大学教育的每一个角落,从高等教育入手可以分为显性课程中的隐性课程、物质层面的隐性课程、精神层面的隐性课程、制度层面的隐性课程与行为层面的隐性课程.隐性课程通过暗示、感染、模仿和认同等方式来影响大学生.  相似文献   

19.
马从兵 《教育与职业》2012,(29):122-123
大学生创业素质所包含的内容大部分属于隐性课程知识的范畴。隐性课程在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过程中发挥着显性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应多方位开发创业教育隐性课程,努力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游戏与课程的双轨运行导致游戏中蕴涵的丰富的隐性课程流失;在非游戏课程和教学活动中,幼儿和教师之间的游戏性的贫乏严重阻碍了隐性课程价值的充分发挥;对幼儿群体被理解需要的轻视致使失去了很多含有隐性课程的教育机会。此三者体现了我国幼儿园课程体系中隐性课程的缺失。实施隐性课程、丰富隐性课程价值的途径有三:使幼儿园教师成为成功的游戏者;丰富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游戏性体验;理解、尊重学龄前儿童这个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