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小侠 《陕西教育》2008,(7):108-109
误区一:无原则的爱--溺爱 从字面上看,溺爱的"溺"字兼有过分和淹没的意思,过分地疼爱孩子等于淹没他们.古人云:"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日爱之,其实仇之."这是对"溺爱"一词最好的解释.韩非子有句话:人之性情莫先于父母.皆因爱而未必治也.这是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没有比得上父母爱子女之情的,但是只有爱,不见得就能教育出好孩子来.  相似文献   

2.
误区一:无原则的爱--溺爱   从字面上看,溺爱的“溺“字兼有过分和淹没的意思,过分地疼爱孩子等于淹没他们.古人云:“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日爱之,其实仇之.“这是对“溺爱“一词最好的解释.韩非子有句话:人之性情莫先于父母.皆因爱而未必治也.这是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没有比得上父母爱子女之情的,但是只有爱,不见得就能教育出好孩子来.……  相似文献   

3.
这也许是现代家庭大多数孩子的心声,我替他们说出。我一直认为,我们这个社会大多数家庭都在为子女的教育而累,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疲于奔命,"爱"往往成了控制子女的理由……剖析父母的这种心态,除了人的天性之爱,还有对后代的责任感,以及父母的自私心和虚荣心。父母想让孩子完成  相似文献   

4.
父母爱子女,一定要用正确的方式去爱,不可溺爱也不可不爱。文章从文人出发,所举名人例子信手拈来,而且教育意义深刻。父母之爱子,最好是为之计深远。《管子·权修》曰:"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父母的理想,文人也不例外。而文人对子女的期望又常常高于普通父母,因而对子女要求往往更严格,在子女教育上也付出更多。流传广泛的《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便是文人在家庭教育上呕心沥血的最佳例证。  相似文献   

5.
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法国教育家卢梭也曾说:"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可见,师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是儿童智力、道德、个性发展的风帆。11年前的9月,我带着一颗  相似文献   

6.
正这也许是现代家庭大多数孩子的心声,我替他们说出。我一直认为,我们这个社会大多数家庭都在为子女的教育而累,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疲于奔命,"爱"往往成了控制子女的理由……剖析父母的这种心态,除了人的天性之爱,还有对后代的责任感以及父母的自私心和虚荣心。父母想让孩子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夙愿,讨回自己错过的机遇,提升家庭在世俗社会中的地位,光宗耀祖,  相似文献   

7.
<正>《爱的教育》记载了小学生安利柯整整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就在最平实的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及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最不染世俗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这里有让安利柯深以为傲的好友卡隆的侠义之举,有品学兼优的班长代洛西的助人为乐;也有华梯尼的虚荣狭隘,诺琵斯的傲慢无礼;还有朴实可爱的"小石匠",坚强不息的克洛西……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活着就是为了爱——爱自己、爱父母、爱同事、爱同学和爱孩子。只有好好爱自己,别人才能够爱你,只有喜欢别人,别人才能够喜欢你,只有你爱护学生,学生才能够敬畏你。图书馆是学生们的第二课堂,学生可以来,也可以不来。学校没有硬性指标:每个学生什么时间一定要去图书馆看书,学生到图书馆来看书,那是因为他们是好学生,喜欢学习,喜  相似文献   

8.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文坛巨匠高尔基也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要表现在言语上,更要身体力行地融入到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爱的阳光.  相似文献   

9.
鲁迅说过:"教育根植于爱."高尔基也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可见,师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尤其是在对班级管理中,搞好班级工作的最大秘诀是"师爱".一、纯真的爱心是实施"师爱"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垂头的母亲     
陈业琼,文学硕士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一种轮回,人世间的繁衍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爱得以绵延不绝。父亲对女儿说,因为有了你,世界才与我息息相关。女儿也会对她的子女说同样的话。所以,要珍爱我们的父母,珍惜我们与父母之间这种冥冥之中注定的血肉相连。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需要爱的。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曾说"凡是教师缺乏爱心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的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的去塑造他们的灵魂。"中国教育家鲁迅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因此,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有一颗爱心。只有真心爱学生,才能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与他们交流,进而感化、改变一个人。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12.
家长是一种“职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记》中说过:“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意思是说,从来没有先学习教育子女的知识才出嫁的。就是说,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只要有了子女,做了父母,就“自然而然”会教育子女。似乎教育子女没有什么学问,只要“能生”,就能教育。时至今日,仍还有一些人持有这种观念。其实,这是一种愚昧的陈旧的思想观念。这种观念不改变,教育中难免带有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很难获得成功。早在一百多年以前,英国资产阶级教育家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一书中,就曾经指出:“子女的生与死、善与恶,都在于父母怎样教养他们。”他针对当时英国父母不学习教育子女科学知识的情况,严肃地指出:“如果一个商人毫无算术和簿记的知识斌开始经商,我们会说那是瞎干,而看他要得到惨痛的后果。或者一个人  相似文献   

13.
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法国教育家卢梭也曾说:“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爱,多种多样。有父母之爱、朋友之爱、师生之爱……"爱"的表达方式、表现程度有不尽相同。爱国爱民,这是大爱;爱生爱子,这是小爱。所谓大爱无私,小爱不断。"雪中送炭"让人感激涕零;"滴水之恩"让人涌泉相报"公平公正"让人终生难忘。因此,"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位学生,就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受到老师的无私,感受到集体的和谐。这,也是一种爱。  相似文献   

15.
没有阳光,万物无法生长;没有爱,孩子的精神人格无法发育成长。从古人的"爱人者人恒爱之"到现在的"只有善行才会为你带来声誉"可以看出,有一颗善良友爱的心一直是人们所推崇的。冰心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爱"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爱心"教育  相似文献   

16.
没有阳光,万物无法生长;没有爱,孩子的精神人格无法发育成长。从古人的"爱人者人恒爱之"到现在的"只有善行才会为你带来声誉"可以看出,有一颗善良友爱的心一直是人们所推崇的。冰心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爱"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爱心"教育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都有做父母的权利,但并不见得每个人都有做父母的资格,资格只有通过争取才能得来。父母做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其是否成功地赢得了这一资格,而父母资格的合格性与其说是由父母的身份、地位等决定的,毋宁说由父母自身的素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所决定。因此,要想成为合格的父母,就要对自己的资格进行审视。什么是父母的资格?父母的资格问题实质上就是探讨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合理性或正义性问题,这里所涉及的不是“你”是不是,而是说“你”配不配充当父母这一角色的问题。这一问题之根本,就在于对父母与子女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18.
<正>1.生命如莲,需用爱心来滋润。当教育将珍贵的生命托付于我们手心,请记住:我们有一颗种子了。生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不管它是干瘪还是丰满,不管它是美丽还是丑陋,拥有即是美好。我们要做的,是将种子挂在胸前,系在心上,用爱心去滋润它。夏丐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就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尔基也认为:"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是对生命的唤醒,唯有爱才能唤醒沉睡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孝心无价     
【阅读导引】父母把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子女,子女也应当孝敬父母,回报他们。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怎么能爱其他人,又怎么可能有一个完整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研究任何事物一般从定性入手,通过定性我们便能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但为了更深入地认识事物,还需要定量.比如,通过定性,我们认识了事物的好坏,但这里面可能有不同的程度:有较好、很好、最好,较坏、很坏、最坏等等.从精确的表达程度上看,定量显得很重要. 在作文写作中,特别是面对具体的命题,我们有必要把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分析运用.比如以"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在定性思维上,我们可以确定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能给人温暖、呵护和鼓励等等.就此,我们可以写父母对子女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好友对自己的爱,或者是动物妈妈对幼仔的爱.但要真正地认识事物,还要在定量思维上下工夫.就父母之爱来说,父母都是爱着自己子女的,这是一种普遍的人性,但父母对子女的爱会因为文化历史、地域国情的不同而各不相同,就是同一个时代、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父母对子女的爱也有差异,会受到家庭环境、工作条件、性格类型的影响.比如有钱的父母喜欢给孩子以金钱上的满足,工作压力大的父母较少陪伴孩子,性格粗暴的父母更多以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