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炎帝族兴起后,一部分先民傍渭水向东移动,进入冀、鲁、豫交界地带,成为黄河流域几个著名部落的集团之一。黄帝族兴起后,沿黄河向东移动,也发展成中原地区的一个强大部落集团。当时还有活动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他地区的蛮族及东夷族。这几个集团的交流融合是华夏族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次融合。炎黄、“苗蛮”、东夷三大集团除了和平共处外,还有激烈的兼并战争。这些集团之问的战争,加速了他们的整合。夏、商、周三代的部族来源不同,夏是黄帝后裔,商是东夷人,周则是西戎的一支羌人,均活动于中原地区,同时这里还有其他少数民族。到了战国时期,少数民族与华夏族融合,形成了新的华夏族。  相似文献   

2.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华夏族即形成对远古中华历史文化认同观念--黄帝是华夏族的共同始祖,尧、舜等人是华夏族的共同祖先.中国谱牒认黄帝、尧、舜等人作"远祖",是对这一认同观念的继承.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史传说时代“五大民族集团”中的华夏族团,是由炎帝、黄帝部族(含东夷少昊族)组成的。历三代至战国末,在融合北狄、西戎、东夷、南蛮一部分人后,形成主体民族集团,称诸华或诸夏。至秦朝,少数民族大多与“诸华”相融合,称秦人(罗马等国称其为支那)。汉王刘邦政权建立后,又改称汉人,为多民族(以华夏族人口居多)的通称。因此说,汉民族及其文化是由炎黄族及其文化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4.
一种意见认为,华夏族形成于原始社会末期;另一种意见认为,华夏族是与夏代国家同时形成的;也有一种意见认为,华夏族形成于春秋战国之际.(以上观点的论据详见《学术月刊》1994年第2期第95页)  相似文献   

5.
巴蜀语言的分化、融合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秦灭巴蜀以前,巴蜀语言可以说既是巴人、蜀人的语言,又是巴国、蜀国或巴蜀地区的语言,是与华夏族语言(即汉语)不同的民族语言。秦灭巴蜀以后,由于秦、汉时期大批华夏族移民进入四川,巴蜀语言开始分化,一是部分巴民、蜀民避居山野,继续保留巴蜀语言;二是多数巴民、蜀民受华夏族同化,与华夏族融合,其巴蜀语言逐步形成为古汉语的一支——巴蜀方言。尔后的蜀语或蜀方言,以至明朝、清朝所形成的四川方言,正是沿着巴蜀语言和巴蜀方言的轨道发展变化的  相似文献   

6.
先秦时,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长期共存,这些少数民族被华夏族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文章以《诗经》为窗口,并结合其它文献分析先秦时期的民族关系及各民族的生存状态,从而进一步厘清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由战争走向融合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7.
神农、炎帝、黄帝都是中国历史传说中的煊赫“人物”,他们的名字、事迹和华夏族的形成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彼此间的关系怎样?历来说法不一。战国以降,神农、炎帝为一人,黄帝、炎帝是兄弟,一脉联宗遂占了上风。这是怎么回事?应如何看待?辨析清楚,对正确理解华夏文明的起源关系甚大。下面就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典藉极为丰富的国家,具有四千年之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经过多次不断地民族融合,才逐渐形成了现在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包括其他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成份——汉民族,就是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从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不断融合的结果.1.华夏族是汉民族的前身.它是由"黄帝"、"炎帝"和"蚩尤"主要是这三个远古时代部落联盟不断融合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儿女至今自称是"炎黄子孙"或"黄帝后裔".这是因为,根据古史记载和神话传说,最先创造我国远古文明的,是黄帝和炎帝这两个部落群.他们最早都居住生活在陕西,后来  相似文献   

9.
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 炎帝和黄帝,是我国父系氏族阶段的两个较大的部落.他们在同其他部落一起,彼此通过不断交往和战争逐渐融合,缔造了华夏族,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中心的局面,共同创造了史前时代光辉的华夏文明.现在关于"炎黄子孙"和"炎黄世胄"的称呼,炎、黄是指炎帝和黄帝.炎帝距今已有5200年,而黄帝即位于公元前2698年,距今亦已有4696年.  相似文献   

10.
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与龙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的形成有着悠久而漫长的演变过程。龙是不存在于生物界的,而是汇集各种图腾崇拜特征的想象动物。它与我国原始社会氏族的出现密切相关。各个氏族和部落都崇拜不同的图腾,随着氏族联盟的扩大,逐渐形成以龙为主要图腾的族徽。黄帝战败炎帝及蚩尤后,各族融合为华夏族,神龙便成为华夏部落联盟的共同图腾,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相似文献   

11.
《赵氏孤儿》的故事见于《史记·赵世家》。据《史记·赵世家》记载,晋景公三年,(屠岸)"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赵氏府第),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而在《史记·晋世家》中却是这样记载:晋景公"十七年,诛赵同、赵括,族灭之。韩厥日:‘赵衰、赵盾之功岂可忘乎?柰何绝祀!’乃复令赵庶子武为赵后,复与之邑"。这两处记载并不一致,这是怎么回事呢?要弄清楚这些问题,需要看赵武之前的赵氏谱系。赵人的先祖是华夏族的一支,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我国主体民族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形成于我国春秋战国之际。黄帝作为华夏族共同奉祀的祖先,是其时正在形成中的华夏民族为了追求共同历史文化的产物。文献资料表明,我国古代先民,包括上层统治阶级对于祖先黄帝的祭拜也恰好开始于这个时期。黄帝原本是周人的祖先,黄帝族以及早期周人都居住在陕北黄土高原,与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古代戎狄族具有血缘上的联系。因为后来周人实现了对黄淮江汉广大地区的大一统统治,主导了日后这一地区各古老部族的民族融合,并最终使它们融铸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华夏民族,黄帝自然亦演变成为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族与其直接后裔周族都为我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4000年多。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共有十亿多人;约占全国人口94%左右.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是我国古代华夏族同许多其他少数民族逐渐同化、融合形成的,东汉时期始称汉族。本文拟就民族的形成和华夏族──汉族的历史变化做简要概述,希望得到指正。一、民族形成的概念“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以各自特点相区别的人们共同体。”“民族”一词在我国汉语中只有近代才开始普遍使用;虽然“民”和“族”分别使用很早就有了,但没有组成“民族”一词;也没有作为…  相似文献   

14.
<正>统编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中第一子目中写道:“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广泛。”在选必修三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第一子目中写道:“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两课都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这一史实。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古就以民族众多著称于世。当华夏族还在黄河中下游生息繁衍的时候,便和周围其他兄弟族友好相处,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创造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那时首先碰到的是交通不便,即使同出于一个氏族,也因长期隔绝而造成语言差异,至于原来就不是一个族的,其饮食起居风土民情更不待说了。但是我们的祖先并没因此停止其思想和经验的交流,很早以前就通过翻译来解决这些问题。《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  相似文献   

16.
分析近年来的高考考生答卷情况,发现许多考生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区分不清,笔者认为有必要把这一知识点集中排列出来,便于考生复习。一、先秦时期1.西周: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灭西周。2.春秋齐国:"尊王攘夷",有利于保护中原华夏族经济文化。3.民族分布:北匈奴、东胡、西戎、华夏族、南越。  相似文献   

17.
华夏族的始祖炎帝和黄帝成长于西部;华夏族向汉族过渡并形成汉族的强大动力来自西部;汉族的族称来源于西部;使汉族获得大发展的唐王朝崛起于西部;汉族之外的55个兄弟民族绝大多数起源演变于西部;绝大多数兄弟民族世居地、聚居地也在西部。西部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的“民族大观园”。  相似文献   

18.
春秋四夷四夷,一般指四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即南蛮、北狄、东夷、西戎。他们都是与华夏族不同血统之民族,生活习俗、语言文字也与华夏不同。但是,这种解释只适用于秦汉以后,在先秦,特别在春秋时期,四夷并不都是与华夏族不同血统的民族,他们有的与华夏同宗同祖,仅是因生活方式不同,或者文化较为落后,或者不服从  相似文献   

19.
简析中国西部与中华各民族起源演化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夏族的始祖炎帝和黄帝成长于西部;华夏族向汉族过渡并形成汉族的强大动力来自西部;汉族的族称来源于西部;使汉族获得大发展的唐王朝崛起于西部;汉族之外的55个兄弟民族绝大多数起源演变于西部;绝大多数兄弟民族世居地、聚居地也在西部。西部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的“民族大观园”。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一些史学著作在讲到武周时期,认为武则天打击士族,扶植庶族官僚,是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社会发展的政治代表.其实,这些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为了说明这一问题,需要弄清什么是士族,魏晋南北朝的士族与隋唐"士族"的差异,以及武周集团成员的家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