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VP-C1-VP-neg-C2"式反复问句是在述补结构进入"VP"后产生的一种反复问句,它的否定词否定的重心不在动词,而在"得"或"得"后的成分。这与述补结构中的认知完形密切相关,我们将结合图形—背景理论对其做尝试性解释。  相似文献   

2.
汪婷婷 《文教资料》2011,(33):30-32
南京方言中的反复问句的种类、疑问程度、使用情况均与普通话相异。本文通过对南京方言中反复问句的研究来揭示其与普通话的差别,以便普通话在南京地区的推广。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是我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白话长篇小说,她的伟大贡献不仅在文学方面,在语言上对汉语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她历来被认为是典范的白话文作品之一,她的不少语法格式今天的现代汉语还奉为圭臬。王力先生曾以《红楼梦》中的语言为样本,写了著名的《中国现代语法》。《红楼梦》是一座丰富的语言矿藏,至今还远未被开发完毕。  相似文献   

4.
5.
明代口语反复问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东北方言无论在语音方面,还是在词汇、语法方面都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关于反复问句,《中国语文》1985年第1期朱德熙先生的《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一文,给我们很大的启发,他说“VP不VP型反复问句在方言里的分布很广。北  相似文献   

7.
引言关于反复问句的界定和归属,吕叔湘①(1985)、柳士镇(1992)、邵敬敏(1996)②等有不同的见解。在这里我们同意柳士镇(1992)的说法,即"反复问句是兼从正反方面提问的一种疑问句,它实际上也是一种选择问句。不过这种句式中并列的两项恰为肯定与否定的互相对立,所以通常又另称为反复问句。"  相似文献   

8.
明代始于14世纪,终于17世纪,历时近300年。汉语从汉魏六朝以降,逐渐形成了一种和文言相抗衡的白话。通俗文学、佛教讲经、日常应用文等常用比较接近当时口语的白话文。不少佛经、变文、曲子词、语录中往往文白夹杂,透露着白话逐渐成长的信息。白话发展到明代,已在通俗文学中占了一席之地。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醒世姻缘传》以及“三言”中的不少故事,都是明代白话的代表作。白话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曲曲折折,顽强不息,直到成为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语言。研究明代300年间白话的发展变化情况是很有意义的。本文试以上述时代比较明确的6部作品为样本,来研究一下汉语反复问句的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9.
一句话从正反两方面发问的句子叫反复问句,象现代汉语里的‘你知道不知道?’就是这类句子。古代汉语中的反复问句,在现行高中语文课本中便有其例。如: (1)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可以给不[可以给]? [2] 丈人附耳谓先生曰:“有匕首否?”先生曰:“有。”(马中锡:《中山狼传》)——有匕首没[有匕首]? [3] 凭谁问:廉颇老矣,  相似文献   

10.
南京方言中的反复问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薇 《现代语文》2009,(11):95-96
南京方言中的反复问句主要有“VP不VP”“阿VP”和“阿V不VP”三种类型,且每一种类型又有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三种类型的反复问句在南京方言里共存,但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历史层次。  相似文献   

11.
熊作平 《现代语文》2007,(5):108-111
汉语中否定形式的是非问句(一般疑问句)和肯定形式的是非问句相比,否定形式的是非问句仅仅是在句中多了一个否定词或否定短语,但二者的回答却迥然不同,以汉语为母语的本族人可以不假思索地作出正确的回答,然而许多学  相似文献   

12.
福州话的反复问句从所询问的意义及是否带助动词的情况来看,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杯∨”,二、“有∨无”和“有无∨”,三,“会∨(勿会)”和“会(勿会)∨”。四、“∨(了)未”。其中第四种格式“∨(了)未”相当于普通话的“∨了(过)没有”,用法也基本相同:∨如果是动词,同普通话一样  相似文献   

13.
怀远方言的反复问句是"可VP"式,通过"可"的语音变化来表达动词不同的体貌特征。可1表示未然,可2表示已然,其分布与疑问焦点结合紧密。"可"在各方言的不同语音形式是其语法化过程中语音虚化的体现;怀远话可2的读音是由于类推和挤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红安方言反复问句可归纳为两种基本类型:“VP-neg?”和“VP-neg-VP?”。根据其否定词的不同或宾语的有无,又可将之分为“VO冇?”“V冇VO?”“V不VO?”“VO不V?”“VO不?”“VP冇(VP)?”“VP不(VP)?”等几个次类,其句法形式、语法意义、语义倾向及其使用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陆夏波 《语文知识》2012,(1):122-123
自1985年朱德熙发表《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一文以来,汉语方言反复问句一直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对家乡泰兴方言中的反复问句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重点考察泰兴反复问句的类型,分析反复问句和其他疑问句的连用特征。  相似文献   

16.
九江话里的反复问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江话中的反复问句是由谓词加语气词构成的,它所常用的语气词无论是从语音分析还是从语文组合来看,都可以看作是否定副词与语气词的合音形式。这在现代汉语中是很独特的现象,该文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详细地描写。  相似文献   

17.
南禄话有三种类型反复问句:K-VP、VP-neg-VP和K-VP-neg-VP.老老、新派分别使用K-VP、VP-neg-VP,老、中派分别多使用K-VP、VP-neg-VP.K-VP-neg-VP各派都用,强调意味明显.各类分别有紧缩式VP,V(O)-啵、V(P)-吗、V(O)V和VV(O),KVV(O),用于随便自由场合.在汉语方言中,K-VP、VP-neg-VP两种类型反复问句相对共存.  相似文献   

18.
睢宁话反复问句的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西北部的睢宁(包括邻县宿迁)话中,反复问句除了北方话共有的“VP不VP”型之外,还有“疑问副词 VP”型。“VP不VP”型有两类: a.VP不VP,如: 好不好?/走不走?/能不能说话?/看不看电影?/好不好吃?/喜不喜欢?睢宁话中不说“能说话不能说话”、“看电影不看电影”之类,也不说“能说话不能”、  相似文献   

19.
深泽方言属于冀鲁官话石济片赵深小片,本文就其中的反复问句的类型进行了一个简要的描述,其中的大部分现象都符合目前学界的研究结论,但仍有少部分现象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回声问句的定义、结构形式和语用功能,对英汉回声问句进行了对比,经研究发现,这两种语言中的回声问句不论是结构形式,还是语用功能基本上是相同的.在结构形式上,基本上都运用了陈述语序的是非问句;在语用功能上,探询功能已减退,只是以形式为载体表达了听话人对有关事态的态度与感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