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人们对于周作人的了解远远不及对他的兄长鲁迅,反而更多地纠结在为何兄弟反目、周作人做了汉奸等问题上。  相似文献   

2.
一鲁迅与周作人起先“兄弟怡怡”,以后“成为参商”,即如舒芜《鲁迅、周作人失和决裂后的间接联系》一文所说:“一九二三年七月十四日鲁迅、周作人兄弟失和,八月二日鲁迅搬出与周作人同寓的北京八道湾寓宅,次年六月十一日鲁迅回八道湾寓宅取书物,周作人夫妇向鲁迅大骂大闹,从此以后,彼此避不见面(除了可能有几次避不开的集会上相遇),直到鲁迅逝世,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这席话很是简明扼要,但是好像也就轻易放过了什么——我指的是加了括号的那一句,似乎未必在“大家都知道”之列。  相似文献   

3.
倪昌立 《新闻世界》2013,(7):228-229
【摘要】《语丝》周刊创刊于1924年11月17日,鲁迅和主编周作人是《语丝》周刊的核心人物,该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散文为主的刊物,发表了很多针砭时弊的小品文,在中国报刊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从周作人的编辑思想、《语丝》周刊的文风、鲁迅的杂文等,分析《语丝》周刊的办刊思想。  相似文献   

4.
回首20世纪中国文化史,能以一家兄弟闪烁绵延其间而始终不衰的.唯有周氏三兄弟。大先生周树人,笔名“鲁迅”,一生桀骜不驯,四面为敌,斗争而终。二先生周作人,才华横溢,与世平和,像手工艺人一样日日雕琢.在纸笔之间,在一生荣辱之中.艰苦劳作。但后来堕落为难以自辨的“汉奸”。在两位兄长的巨大光环下,三先生周建人自强自力.以牺牲自己而始.以尽职尽责而终,走完了将近100年的人生。  相似文献   

5.
一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转眼即有百年历史。回首百年沧桑,历史转轨,天地激变;欧风美雨,内忧外患……儿童文学也无不打上其斑斑的烙印。遥看世纪初叶,鲁迅、周作人、叶绍钧、郑振铎、茅盾诸  相似文献   

6.
周作人是五四以后最有影响的知识分子之一。在20世纪30年代,周作人乃是右翼文学家的“精神领袖”,他的凭借,据舒芜先生分析,至少有这样几条—— 首先,远在清末,在日本,他就作为鲁迅亲爱的弟弟和仅有的战友,兄弟两个青年人共同发起新文学运动,筹办《新生》杂志,  相似文献   

7.
19-20世纪初匈牙利汉学家如乔玛、斯坦因等对中国西藏、敦煌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中国学者如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鲁迅、周作人等对匈牙利语言、文化、文学、族源等问题十分关注,他们之所以将眼光投向匈牙利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匈牙利汉学家的探险与考古发现成为中国近现代学术确立的推动力之一,也为汉学研究的两个重要领域:敦煌学与藏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鲁迅和毛泽东是历史巨人,巨人会见应载人史册,因而要严肃对待.20世纪60年代初,上海电影制片厂曾筹拍大型传记片<鲁迅传>,后因"左"的干扰,此片搁浅.该片工作人员沈鹏年同志在<书林>1982年第1期撰文<周作人生前回忆实录:毛泽东到八道湾会见鲁迅>(以下简称"沈文"),不少报刊竞相转载,影响很大,也有的学者否认此事,但社会上没有一个定论.本人读了所谓的<周作人生前回忆实录>,感到无非是沈鹏年自己在"转述"周作人的话,而不是周作人自己所写,亦未见其他刊物发表有周作人的"回忆实录",其真伪姑且存疑待证,仅就"沈文"中某些所谓"周作人"之话,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平保兴 《中国索引》2009,7(2):62-65
周作人是二十世纪我国著名的散文家、翻译家、诗人和学者。其著述宏富,内容广博,至今影响甚大。本文从索引学的角度,探讨他的学术著作书后索引法与时代之关系、书后索引编纂体系、方法和特点,以凸现他在二十世纪中国图书索引编纂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列入内蒙古教育出版社“纸阅读文库”第三辑的沈文冲著《中国毛边书史话》于2012年5月正式出版。本书由著名作家、学者黄裳、丁景唐、钟叔河、陈辽、高信、陈学勇、陈子善、龚明德作序,是鲁迅、周作人兄弟将“毛边书”概念引入中国一百多年来,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考察与叙述毛边书这一版本形态历史的开山之作。  相似文献   

11.
孙郁在《鲁迅与周作人》一书中,首先提出这样的论断,来标示自己秉承的公正还原的立场——不再把鲁迅当成神,而视为人;不再把周作人看成鬼,而以平常心待之。  相似文献   

12.
索引见苦心     
柳园 《中国索引》2010,8(1):61-61
广西师大出版社《周作人散文全集》印成的时候,我正在为苏州大学学报赶一篇关于梁启超的论文。全文大致杀青,最麻烦的是核对引文和写注释,那是要把所有引证过参考过的书全部翻找出来的。文中引鲁迅与周作人的话最多,鲁迅还比较好查,周作人的文章散存在各种版本的集子中,很费工夫。  相似文献   

13.
鲁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古都南京是鲁迅思想的启蒙之地。许广平曾说:鲁迅对于“学生时代,他最高兴回忆到的是十多岁在南京”。周作人也说过:“鲁迅与南京的关系相当不浅”。  相似文献   

14.
一、版本评论的枯竭在中国现代史上,图书的版本评论不是稀有之物,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如鲁迅、茅盾、钱钟书、郑振铎、阿英、周作人等,都写过这一类书评。以后,这类文章逐渐减少,特别是近十年,虽然书评报刊如雨后春笋,成倍增加,却极难在上面发现这类文章。究其原因,有三:一是版本书评的性质决定的。它要求评者从出版的角度,对新版或旧版图书,进行版次、装帧、版样、格式、容量、印刷、作者、新旧版  相似文献   

15.
潘付云 《新闻爱好者》2011,(22):122-123
周作人的绅士梦想与鲁迅的友爱帮助周氏兄弟是成长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五四"时期的一代知识分子,历史的发展注定他们必然要扮演"中间人物角色"。他们站在了新旧社会的交界处,既背叛了旧传统,又未彻底地割断与旧传统的联系;既对现代文明表现出殷切的期  相似文献   

16.
余斌 《新闻世界》2008,(1):47-47
周作人身份特殊,是鲁迅的兄弟。但是,在抗日战争中,有附逆之嫌。解放后,他自知其“有用”只限于两个方面,一是译书,一是提供有关鲁迅的史料,但仍多次上书给党和国家领导毛泽东、周恩来和周扬,康生等。上书的目的不一,起初瞄准政治待遇,其后只求生活待遇的改善,有时被挡回,有时被满足。但有一点是一样的:他从没得到过直接的回音,没有人给他回信,没有人召见,都是交代给具体的办事的人传达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丁宁 《出版参考》2005,(3):55-56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钱理群先生所著的《周作人传》.这部书在学界引起极好的反响.被公认为这套现代作家传记丛书中最出色的传记之一。该传最大的成就在于把周作人这个复杂的生命个体,放在杜会动荡不安、文化新旧交替的大背景上来认识,揭示其思想文化上的种种冲突.探讨其心灵的痛苦历程.描述其命运的变幻起伏,展示其渺小与伟大,从而引起人们对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8.
在读书界和学术界,止庵有两个为人所知的身份:一是继钟叔河之后周作人作品最主要的整理出版者,他先后整理出版《周作人自编文集》、《苦雨斋译丛》、《周氏兄弟合译文集》等七八百万字的著译;二是一个受周作人影响的散文家,他私淑周氏,研习其作品20余年,深得知堂文章的神韵。正由于以上原因,年初在鲁迅博物馆举行的“苦雨斋文丛”首发式上听止庵说,他的《周作人传》即将面世,我是充满期待的。  相似文献   

19.
李中法 《出版史料》2006,(4):101-103
在我国现代出版史上,曾经有过一位人物:当他作为北新书店创办人和自始至终的实际负责人时,人们会记起他为出版史写下的闪光一页;而当他作为鲁迅先生与北新书局的“版税事件”中的一方时,他又常常受到人们的贬责。他———就是李小峰。在30年代,北新书局曾经最早地把鲁迅、郁达夫、冰心、苏雪林(笔名绿漪)、柳亚子、蒋光慈、周作人等重要作家的许多作品推向读者,使它们成为中国新文化的宝贵财富。这诚然应该归功于作者们,但作为北新书局编辑部的负责人,李小峰也为它们倾注了自己的心血。这证明李小峰不仅仅是一位出版家,还曾经是脚踏实地而又…  相似文献   

20.
湖南出版界有两个人物闻名全国,一个是钟叔河,另一个是比钟叔河大三天的朱正。他们是《新湖南报》的同事,也是新闻干部训练班的同学,还是一起被打成“右派”的难友。更难解难分的是,钟叔河研究周作人,而朱正研究鲁迅,他们让周氏兄弟以另一种方式齐聚长沙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