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撰作本文目的有二:第一、试图由国际视野和比较方法来评述20世纪《荀子》研究;第二、介绍过去日本《荀子》研究的主要脉络和特色。由以下四个步骤来进行讨论:(一)首先从三种途径整理《荀子》思想研究的主要方法;(--)以此为切入点,大致评述整个20世纪《荀子》研究之主要见解的长处与短处;(三)回顾日本《荀子》研究之早期(约1880---1920)历史;(四)点出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思想的三个视角。  相似文献   

2.
检讨对象为中华书局1988年版沈啸寰、王星贤所撰《荀子集解》点校本(简称点校本),兼及清光绪十七年王先谦《荀子集解》思贤讲舍刊本(简称光绪刻本).本检讨的主要内容有三方面:一是《荀子》原文与杨惊注文的文字讹误、脱衍、误倒、失校、误删、误改;二是沈啸寰、王星贤所撰《荀子集解》点校本断句不当、标点符号的失误;三是对沈、王点校本39条校勘记的分类统计.全文检讨共计300条.本文拟分为上中下三次刊出,此为第一部分,包含本文序言、例略,共检讨《荀子集解》点校本“考证”部分与正文部分《劝学篇》至《儒效篇》失误99条.  相似文献   

3.
《邯郸师专学报》2014,(1):69-69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14年第1期(第112—206页,见封三、封四图片)破天荒地设置荀子研究专题,从《邯郸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和2013年第1期发表的数十篇荀子研究论文中精选出5篇译成英文发表。稿件的组织者康香阁编审,应邀撰写了长篇综述《重建儒学谱系:荀子的思想及其历史形象》,并担任该专栏主持人。  相似文献   

4.
校勘对象为中华书局1988年版沈啸寰、王星贤所撰《荀子集解》点校本(简称点校本),兼及清光绪十七年王先谦《荀子集解》思贤讲舍刻本(简称光绪刻本)。校勘的主要内容有3个方面:一是《荀子》原文与杨倞注文的文字错讹、脱衍、误倒、失校、误删、误改;二是沈啸寰、王星贤所撰《荀子集解》点校本断句不当、标点符号的失误;三是对沈、王点校本校勘记的分类统计。全文共清理校勘失误300条。分为上中下3次刊出,此为第2部分,共清理《荀子集解》点校本正文部分《王制篇》至《礼论篇》校勘失误111条。  相似文献   

5.
《光明日报》(李文娟)2012—10—22日“国学版”以《荀子与赵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为题,报道了“荀子思想的地位和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情况。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6.
文章就《荀子》中引《诗》和论《诗》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荀子》引《诗》中《雅》居多的原因;浅析了荀子论《诗》.即“《诗》、《书》之博”与“《诗》、《书》故而不切”是否真正矛盾,及何为荀子提出“善为《诗》者不说”的意会读《诗》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校勘对象为中华书局1988年版沈啸寰、王星贤所撰《荀子集解》点校本(简称点校本),兼及清光绪十七年王先谦《荀子集解》思贤讲舍刻本(简称光绪刻本)。校勘的主要内容有三方面:一是荀子原文与杨惊注文的文字错讹、脱衍、误倒、失校、误删、误改;二是沈啸寰、王星贤所撰《荀子集解》点校本断句不当、标点符号的失误;三是对沈、王点校本校勘记的分类统计。全文共清理校勘失误300条。拟分为上中下三次刊出,此为第三部分,共清理《荀子集解》点校本正文部分《乐论篇》至《尧问篇》校勘失误90条。  相似文献   

8.
《邯郸师专学报》2013,(3):91-91
复旦大学哲学系东方朔(原名林宏星)教授在《邯郸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赵文化研究·荀子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栏发表的《“可以而不可使”——以荀子(性恶)篇为中心的诠释》一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心编辑出版的《中国哲学》2013年第3期第43.55页全文转载,该文指出:“可以而不可使”是荀子在《性恶》篇中回答“圣可积而至”然而却“皆不可积”的“自难”时所提出的一个著名命题。  相似文献   

9.
明清是荀学研究的两个重要时期。《明史》《清史稿》是记载明清历史发展的大宗史料。《清史稿》出现荀子的次数比《明史》多14次,并且与荀子有关的内容在两史中的分布和关切也各不同。荀学对明清官方的影响处于边缘地位,明清时代对《荀子》的重视、荀子性恶论的评价、荀子传经的关注亦各不同。明清荀学经历了由抑荀到扬荀的发展演变,与两代的政治、学术变迁有着紧密的联系。考察两史成书的背景,清代实学发展与荀学复兴基本没有影响《明史》对待荀子的态度,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清史稿》对荀子的态度。十九世纪末以来的西学传入对《清史稿》记载和评价荀子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报》(2012—10.19)文化周刊版以《荀子思想研讨会在邯郸举办》为题,报道了邯郸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协办的“荀子思想的地位与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北邯郸举办的情况。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1.
《左氏春秋》在三方面启发荀子(《乐论》)。首先,音乐贵平和。《左传》叙述以和为名的良医类比音乐与医药,晏婴主张主张调和五声令人心平德和;泠州鸠提出“和声”入耳藏心,反对乐音过度强弱。荀子亦重和亲、和敬、和顺。其次,音乐产生伦理政治效益。晋侯为言音乐稳定德性,士Wei强调“乐和”则可用。荀子洞察音乐中平可使人民谐协。第三,音乐披露国家境况,如吴国公子季札从《郑风》侧重男女琐事而正确预测郑国将亡。荀子主张“和乐而不流”,以“流”形容郑国音乐式的淫荡。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于《荀子》首篇《劝学》的文本分析,结合荀子思想全书的脉络结构,从所劝之学与所成之学两个方面来揭示《劝学》在《荀子》全文及荀子思想中的意义,以说明《劝学》篇在荀子思想中纲领性,导言式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与《诗经》有关的简帛古籍在楚地大量出现,这些出土《诗》学文献或在荀子时代稍前,或与之同时,或稍后,为我们研究荀子与《诗》的关系又增添了文献上的依据。出土文献和《荀子》中都有一定数量的逸诗,这说明荀子所依据的《诗经》版本与今传《毛诗》的不同,而对《诗经》之外的逸诗进行搜集、整理、研究似是当时学者的共同兴趣。荀子从"性"、"情"出发,强调《诗经》的道德功能和政治作用,事实上把《诗经》推向了经典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邯郸师专学报》2012,(4):31-3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唐丽红)2012年10月17日第2版以《“荀子思想的地位与价值”学术研讨会召开——学者提议基于荀子思想重建早期儒学谱系》为题报道了由邯郸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协办的“荀子思想的地位与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北邯郸召开的情况。全文1600多字,分为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15.
《邯郸学院学报》2013,(2):45-45
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4期第61—63页长篇转摘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柯马丁(MartinKern)教授在《邯郸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发表的研究战国时期赵国思想家荀子的论文《(荀子)的诗性风格》。该文摘是中国最高学术文摘刊物,转摘的文章均来自全国著名学术期刊。《邯郸学院学报》是该期唯一一家地方高校学报发表的文章被转摘,而且转摘的篇幅最长,这是近年来《邯郸学院学报》发表的文章第3次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摘。  相似文献   

16.
荀子《乐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研究者对《荀子.乐论》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荀子与墨子对待“乐”的态度,以及荀子《乐论》思想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作用。虽然荀子并没有直接论述文学的作用,但是他论乐的方式和思路都启发并影响了汉代学者们的思考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荀子》是中国传统哲学典籍,对中国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荀子》英译本有限,对其英译的研究也远远滞后于荀子思想研究。文章对国内外《荀子》英译研究进行分析与总结,发现国外研究聚焦译文优劣评析,国内研究则既有微观的语言层面分析,也有宏观的典籍对外传播路径探索,但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需深入研究,以推动《荀子》英译及其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荀子》复音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建文  赵代根 《池州师专学报》2003,17(1):99-102,104
《荀子》相对于以前的经典著作,它的复音词在词汇中所占的比例在增大,并已具备了后代主要的结构方式。本文认真考察了《荀子》中的复音词,提出复音词与词组的区分标准,阐释《荀子》复音词的结构方式,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唐代魏徵等人奉敕编写《群书治要》一书,原书共五十卷,其中卷三十八载有《荀子》之文。从校勘学的角度对金泽本《群书治要》所引《荀子》进行分析,运用对校、他校、本校的方法,以金泽本《群书治要》所引《荀子》对今本《荀子》和天明本《群书治要》所引《荀子》进行校勘,提出校释意见八条,希望有益于《荀子》之后的校勘工作。  相似文献   

20.
儒家名篇《礼运》由于种种原因,古今学者多认为是孔子或其门人真言。本文通过《礼运》与荀子学派观点多方排比考订,发现《礼运》的内容与荀学主要体系大致相同,两者有直接的关系。《礼运》在传承过程中,受到荀子学派之《易传》的明显影响,可见《礼运》出自于荀子及其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