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鲍义志的小说质朴,富有生活的质感.从他小说中对人性的关注,以及他忠实于现实和用生命来写作的风格,可以窥探出他的创作观.他对土族人民的关注,也说明他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家乡文化的深刻体悟.也许是生活的赐予太多了,他才能够将民族文化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紧扣时代的脉搏,创作出了富有生命力和质感的作品.通过对他作品的解读,他的创作观也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2.
何菲 《文教资料》2009,(12):110-112
幼儿多元文化课程的目标是使幼儿正确认识本民族的文化,同时尊重、欣赏、理解他文化.幼儿只有正确认识了本民族的文化,才能尊重、欣赏、理解他文化,在与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艾克拜尔·米吉提是本民族文化精神的探索者,着力于平凡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生活中表现出的带有本民族特殊印记的流动的文化传统。他的作品既展示了哈萨克人当代生活的风情画面,又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各种各样的时代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艾克拜尔·米吉提是本民族文化精神的探索者,着力于平凡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生活中表现出的带有本民族特殊印记的流动的文化传统。他的作品既展示了哈萨克人当代生活的风情画面,又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各种各样的时代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瀚无垠。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各艺术领域的延伸,民族器乐艺术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成为世界民族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层都衍生了不同的民族器乐作品。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作品本身倚靠中国传统文化渗入,自觉地对本民族艺术发扬与继承,这种特点也自然地融入到当代的民族器乐作品创作中,并愈发明显。作者以当代作曲家创作的民族器乐作品为例,从演绎方式、释义过程、气质延伸等三个方面来探讨与解读当代民族器乐作品创作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刘沛怡 《文教资料》2014,(36):72-74
沈从文是一个有文化自觉意识的作家,中篇小说《边城》便寄托着他的文化品格和人生理想。他向往"优美、健康、自然而不悖乎人性"的理想人生形式,而残酷的现实一方面让他更加梦想理想人生形式的实现,另一方面也让他更加失望。作家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揉进了《边城》的人生形式中,揭示了呼唤健康人性的复归、改造国民性、重塑民族精神的深刻思想内涵,也使作品获得了更耐人寻味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7.
著名作家沈从文的创作在近代文学史上可以说是特立独行的,是什么使他的文风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如此不同,本文认为,他的作品中增加了许多作为苗族人的民族情结,对苗族故乡的眷恋,对那里的人性美、人情美的赞颂,以及对本民族多灾多难的命运的深刻忧虑。这一切,充斥在那充满牧歌情调的作品中,给他的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从外型上把鲁迅和沈从文的小说进行价值评判很难。但是,只要细心品味一下两位大家的优秀作品,便会得到一种感悟:在对待原始的传统文化上,他们的文化心理结构迥然不同,这就形成了他们小说中的不同文化观念,认识这种观念,才能更好地把握他们作品的精神特质。鲁迅、沈从文小说文化观念的差异文化观念应该是作家对本民族和他民族文化的接受、认同、整合后形成的一种价值取向,它对作家的创作起着历史和现实的指导作用。鲁迅和沈从  相似文献   

9.
德本加是藏族当代文坛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他的小说蕴含着极深的哲思,是对藏民族灵魂的真实触摸。《枯叶》作为他小说集中一篇独具特色的小说,蕴含着多重意象。文中笔者运用叙事学理论对其小说的叙事特征以及"枯叶"的意象进行解读,通过叙事艺术和意象的阐释,藏民族最本真的文化内涵得到凸显。并透过主人公悲惨命运,来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寻求人生的积极突围和民族的出路进行思索,在思考中也孕育着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谭小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是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引入中国并加以实践的先驱。谭在短短的37年生涯中,作品数量虽然不多,但都十分精致。他的创作植根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之中,应用西方现代的兴氏作曲技法体系,其作品既富有民族韵味,又富有现代色彩,是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优秀范例。室内乐是他创作的一个主要部分,本文从音乐风格方面对他现已出版的三首室内乐作品进行了较细致的分析,使我们今后在进行多声音乐的分析和创作时,能够正确把握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积极自觉地发展本民族的多声音乐,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当今社会网络和各种传媒的发展,外语专业学生与国外接触更加频繁。在国外文化与我国文化交流和碰撞中,我国外语专业学生更加倾向于外国文化。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我国的外语专业学生课本中也缺乏本民族文化知识,导致我国外语专业学生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知识的了解与重视。  相似文献   

12.
椰威杰出的音乐家格里格作为欧洲民族乐派的代表,怀着无限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将自己的创作活动完全地融入了民族的音乐事业,他的作品始终贯穿着爱国主义情感的音调,充满了挪威民族民间音乐所特有的个性与气质.他从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创立了独特的挪威民族音乐风格,为后世的音乐创作开启了许多的可能性.作为欧洲民族乐派的代表,格里格的创作无疑在西方民族音乐史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3.
陈钦 《文教资料》2012,(34):70-72
莫言的作品深受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影响,他借鉴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技巧,以中国传统的人格结构和文化积淀为基础形成独具特色的东方魔幻现实主义。本文拟在莫言魔幻现实的氛围中分析他和福克纳的家族历史小说,挖掘出他们对民族历史、政治性和人性的不同看法,从而显现中国作家与西方作家的不同心理机制和中国作家精神超越之路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一环。学好文言作品,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审美情趣,能将中华优秀文化发扬光大,弘扬民族精神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我们的学生对文言文兴趣不大,  相似文献   

15.
普拉东诺夫作品中充满了丰富多彩、内涵深刻的死亡意象,反映了作家对生命和现实的审视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思考。对普拉东诺夫作品死亡主题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对普拉东诺夫独特艺术世界的探索和对其深刻艺术思想内涵的挖掘。普拉东诺夫创作中的死亡主题就如他的笔下所构建的艺术世界一样,呈现出多重性和矛盾性。  相似文献   

16.
汪曾祺是来自小城的作家,他以故乡高邮为背景的小城作品是其创作的核心部分。这些作品所体现的情感特质是寂寞,从中披示了他作为士大夫文人和现代知识分子双重角色在现实社会面前的悲剧感;但他又远不止于此,乃以童年记忆、个人气质及民族文化传统为基础,从新的时代需要出发,将仁义欢爱作为贯串性主题,着力呼唤并表现善与美,给寂寞的情感基调增添了温暖的色泽。  相似文献   

17.
在《四世同堂》这部以抗日战争为大背景,透视性地对本民族进行文化批判的作品中,老舍对日本文化和日本的国民性进行了深刻剖析,并向世人展示出三大类型的日本形象:一是战争中的日本军人群像,二是意识形态中的日本民众形象,三是乌托邦型的日本老太婆形象。老舍对于文化批判与国民性问题的格外关注以及对他者丰富性与复杂性的敏锐洞察力,使得他笔下的日本形象具有超越时代与文学意义本身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8.
汪曾祺作品有一种与现实的疏离感,不主张直接为现实政治服务,注重表现生活之美、人性之美。这与他的个人遭遇、性格气质、师友交往、创作年龄有关。正是这种现实疏离感成就了汪曾祺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因为它更贴近生活本身,更贴近民族传统,达到了现实疏离感与社会责任感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所罗门之歌》主要通过讲述主人公的寻根经历,弘扬了具有丰富内涵的黑人民族文化,提出了正在失落的黑人民族历史和文化遗产是黑人民族精神和民族魂魄之思想。文章主要解析作品中蕴含的黑人传统文化。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体会立足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才是寻求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寻根文学”是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礼赞与回归,同时也是一种超越。这一文学思潮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廓清了弥漫在中国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思想。“寻根文学”代表作家们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或弘扬传统的、民族的文化意识,或批判那沉眠于文化土壤中似乎凝固着的民族伦理、封建陋习。他们都肯定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主张建设民族本位的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