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认为“云”是徐志摩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意象。这一意象折射出了徐氏追求自由的个性、气质,是他浪漫主义诗风的表现,同时白云又是徐氏不满于丑恶社会的深层心理动因之所在。今天人们怀念徐志摩白云似的心境和人格,同时也深感他空灵的白云境界最终只能是主观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相似文献   

2.
也许这是个事实:大凡在富有创作个性的诗人笔下,总会有一两个反复出现的诗歌意象。比如,艾青总是深情地渴望着“太阳”,讴歌着“土地”;郭沫若对“地球”有着子女对母亲般的割不断的爱恋;而诗人冰心则把她女性的温存始终不渝地献给了蔚蓝的“大海”。正像诸多成熟的有着创作个性的诗人一样,在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中,也总有一种诗歌意象反复出现,这就是“云”。比如:“一天的白云黄云”(《夏日田间即景》),“来,我邀你们到云霄外去”(《灰色人生》),“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相似文献   

3.
徐志摩诗歌意象可分为描述性意象、比喻性意象、象征性意象三类,徐诗意象具有清新明丽、新颖美妙、充满动态感和轻飘感等特点,蕴含着绘画美、复叠美、朦胧美、动态美、轻柔美。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最善于捕捉意象、最擅长运用意象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人。  相似文献   

4.
云本是自然界极为平常的一种物象,但在王维和华兹华斯的诗歌中云却成了一个核心意象,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态和美轮美奂的境界.本文通过归纳两位诗人“云”意象的运用,从云的意境、云的类型和云的成因三个方面来比较华兹华斯与王维笔下的“云”,探析其深刻的审美特质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5.
人类对"梦"的认识延伸为审美范畴,文学作品中"梦"意象成为常见。在徐志摩诗歌中,"梦"及与"梦"组成的词出现频率极高,构成他诗歌中重要的一个意象符号。本文考察徐志摩诗歌的"梦"意象,透过"梦"意象来观照诗人的心灵世界及诗人对人生、艺术的认知和体验;同时,结合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文化转型时的文化心理结构来透析诗歌中"梦"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6.
论《诗经》与《楚辞》中的“云”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是诗歌构成的基本单位,由于诗歌产生的地域、时代、社会风气及创作主体等诸多因素的差异,使作品各自所建立不同的意象群,从而形成各自独特的美学风格。通过对《诗经》和《楚辞》中“云”意象的分析,试图揭示出它们内在深刻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7.
徐志摩是新月派重要诗人,在诗歌的形式方面,他和闻一多一起提倡新诗的格律,为我国新诗的健康成长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徐志摩一生追求单纯的信仰:爱、美、自由。因此,爱、美、自由也成了他诗歌中反复咏唱的主题,这是他诗歌内容和其他诗人的区别之所在。通过结合徐志摩的具体诗歌,探讨爱、美、自由主题意象在他诗歌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8.
意象是诗歌艺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可感可触的视觉具象。徐志摩作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恰恰是一位最善于捕捉意象、最擅长运用美的意象抒发思想感情的诗人。在徐志摩的诗歌意象里蕴涵着丰富多彩的美:绘画美、复叠美、朦胧美、动态美、轻柔美……从而造就了他风格清新、意象丰富、形式多样、情感真挚充沛的诗风,与闻一多成为并峙的新月派双峰。  相似文献   

9.
意象的丰富和意象寓意的相对稳定是海子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除了广为评论者关注的“麦子”“太阳”等意象外,海子诗歌中“水”的意象也是反复出现的。笔者认为它包含着丰富的含义。首先,作为宇宙元素的水是人类生命的起源,诗人由水的平静而神秘思考到人的生命、死亡等问题。其次,诗中“水”仍继承了古典传统诗歌中历史、岁月、时光等的寓意。第三,诗歌中“水”有情感、欲望的寓意。  相似文献   

10.
意象欲出造化已奇--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意象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即意中之象,它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是诗人抒发情感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鉴赏诗歌最基本最重要的审美单元。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所以,无论是创作,还是鉴赏、教学诗歌都要了解诗歌这一特征。本文拟从诗歌意象的内涵、诗歌意象的特点、诗歌意象的分类、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见意象举例等方面来解读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的意象。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新诗规范化的代表,徐志摩一直在自觉地追求新诗的音乐性,尤其是新诗中的声音同意象的音乐性结合,他的诗歌翻译和创作凭借节奏、韵律、等多种语言规律和语言技巧来实现这一点。本文主要探讨徐志摩如何在创作上把握诗歌声音、意象、意境这三方面的内在联系并达到三者的和谐统一,进而从意象带动意境的这一角度,深入阐释其诗歌语言与音乐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定位 ]新月派现代诗歌鉴赏 ,徐志摩诗歌的内容、形式美 ,徐志摩诗歌的个性特色。语文实践、探究 ,侧重于把握诗歌“意象”。本新诗单元 ,顺序为中国现代、中国当代及外国诗歌等。从编辑意图看 ,本单元教学除了解读诗的一般规律外 ,还需要了解我国不同时期、不同风格流派的诗歌 ,以便能从中获取营养。[切入 ]1 .怎样走近徐志摩 ,走进他的诗 ?课前布置“我所知道的徐志摩” ,自行搜集材料。学生由于平时对新月派诗歌接触较少 ,对这类充满浪漫气息的有唯美倾向的诗歌比较陌生 ,因此 ,很有必要先对徐志摩和他的诗歌有一定的了解。2 .这首《再别…  相似文献   

13.
埃兹拉·庞德是意象派诗歌的主要创始人,对东西方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徐志摩在英美留学期间深受庞德的影响。埃兹拉·庞德的"日日新"创作精神影响着徐志摩对新诗道路探寻,庞德的节奏、韵律理论更是启发了徐志摩对诗歌形式的思考。庞德诗歌在意象理论上注重古典意蕴与意象表现手法的多样性,他的意象体现出强大的意境张力,这些对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庞德影响了徐志摩的诗歌,进而对中国新诗的现代性建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自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问世以来,人们对诗歌的探讨向来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诗歌运用了一系列典雅柔美、极富传统化内涵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自己眷念和痴情的“美、爱与理想”的珍视和告别。剖析这些意象在化传统中的象征意义,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更深刻的层面来理解诗歌所抒发的感情。  相似文献   

15.
徐志摩的诗歌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的抒情传统,将浪漫主义的理想追求纳入古典主义的艺术形式之中,实现了“浪漫”与“古典”的完美统一。本文从意象与意境的生成,音韵、节奏与复沓手法所造成的音乐美以及诗歌体式的创新上阐述徐志摩诗歌对于古典浪漫主义的传承,探讨其诗作获得永恒艺术魅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意象”一直以来是大多数诗歌的细胞,对中国古典诗歌而言,弄清意象的概念、作用及其表现形式,是创作诗歌、欣赏诗歌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诗歌意象具有“凝固”、“符号化”、“永恒”和“张力”作用,意象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可从意象的类型、意象的组合方式与意象的表现手法等方面来解读。  相似文献   

17.
新格律诗的代表人物徐志摩自始至终追求着诗歌“建筑美”的理想。层出不穷、变化多端的诗体格式,新颖独特、韵味无穷的意象造型和语意空白构筑了他“精神与形体调和的”独特的诗歌“建筑美”。  相似文献   

18.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中不可回避的诗人,他的诗歌大多意象独到,意境空灵悠远,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风姿。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现代诗坛上,徐志摩对诗艺表现进行了不懈地追求,尤其是显示出日益浓烈的意象自觉意识。本文从意象原创、心象重合和意象构或等侧面论证了徐诗花样万千的意象形态和特质;指出其成因主要是得力于英国诗歌意象特征介入的自觉。华兹华斯的意象模拟、哈代悲观主义的意象反射、济慈意象美的延伸,皆成为徐志摩意象诗创作尝试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现代诗坛上,徐志摩对诗艺表现进行了不懈地追求,尤其是显示出日益浓烈的意象自觉意识。本文从意象原创、心象重合和意象构或等侧面论证了徐诗花样万千的意象形态和特质;指出其成因主要是得力于英国诗歌意象特征介入的自觉。华兹华斯的意象模拟、哈代悲观主义的意象反射、济慈意象美的延伸,皆成为徐志摩意象诗创作尝试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