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鸣 《新闻知识》2007,(7):84-86
在报业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中,地市党报的处境不容乐观。目前,部分地市党报管理机制陈旧,宣传内容空泛,报道形式呆板,缺乏市场竞争意识。面对这诸多问题,地市级党报探寻新的发展策略的紧迫性不言而喻。本文主要论述全国339个地市党报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要闻版是报纸的脸面,也是其最重要的内容之所在。要闻版办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读者对报纸的评价。因此,要办好地市党报,首先就必须办好要闻版。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不少地市党报的要闻版办得不活。“正统有余,可读性不强”,几乎成了地市党报要闻版的通病。这一现象已严重制约了地市党报的健康发展。因此,地市党报要发展要创新,要闻版必须首当其冲。近年来,怀化日报为促进报业的健康发展,对要闻版进行了大胆创新。笔者结合多年来担任怀化日报要闻部记者、编辑的工作实践,对创新地市党报要闻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当前,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比任何时候都要激烈,争夺市场,争夺受众,争夺新闻资源,等等。地市党报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地市党报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求生存,求发展,有所作为,从而确立自己的地位,必须奉行新闻立报的理念,不断提高新闻质量,在报道内容、形式上不断地改进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在坚持正确办报方向的前提下,要使地市党报新闻报道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要增加内容的权威性、指导性、贴近性、服务性,并恰当运用多种多样的新闻报道形式,提高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增强吸引力,让读者感到可读、可亲、可信。作为地市党报来说,要在报道内容上体现可读性,就应报道读者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满足读者求知天下大事的欲望,从需求心理上贴近读者。要在报道内容上体现可读性,还要报道读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地市党报在生存发展方面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作为传统的纸质媒体,"内容为王"已成为大多数业界人士的共识。只有内容为王,才能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产品,同时,向地市党报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地市党报记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只有这样,才能采写出高质量的新闻稿件,才能提高报纸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6.
当美国个别老牌报纸突然告别新闻纸,而以电子版的形式与读者见面时,中国的纸质媒体,尤其是许许多多发展实力还相对薄弱的地市党报,发展的危机感显得更加强烈。因为传统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因为新兴媒体强劲冲击,也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报业经营环境的不利变化,地市党报的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可谓身处逆境。那么,要不要、能不能在逆势中扩张,如何有效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地市党报报业的科学发展?这是地市党报必须正视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媒体传播形式的深刻变化,地市党报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增强地市党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闻宣传效果,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地市党报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出发,结合地市党报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提出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做好民生新闻报道,是地市党报的重要职责,也是提高地市党报影响力的关键。地市党报记者要采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生新闻,必须严把采访关。  相似文献   

9.
地市党报在中国报纸媒体中,一直担负着重要角色,它不仅传达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发挥着当地党委和政府喉舌的作用,更是宣传、引导当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前进和发展的主渠道和重要载体。但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化,生活需求层次化,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地市党报从形式到内容都显得严肃有余、活泼不足,从近几年国内多家地市党报发行量上分析,地市党报处于徘徊阶段。加入世贸组织,国外资金的注入,媒体的强强联合,和激烈近乎白热化的市场份额竞争,无疑给困难中前进的地市党报更大的冲击和挑战。如何在当前更加复…  相似文献   

10.
地市党报在中央、省、市三级党报格局中是与群众最接近的基层党报,也是遇到困难最多、经营压力最大的一级党报,尤其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振兴地市党报已成为当务之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振兴市级党报”。然而地市党报的振兴仅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自身要解放思想、创新办报理念,将目光投向社区,突出特色、提高影响力是地市党报可供参考的一个选择。  相似文献   

11.
政务活动是地市党报获得新闻的一个重要来源。利用好这一新闻来源,对破解地市党报新闻资源不足、提升报纸的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长久以来,地市党报在政务活动报道中形成的形式陈旧、篇幅冗长、用语生硬等种种弊病,严重影响了政务活动的报道效果,使得这个地市党报固有的宣传优势成为实际上的"短板"。  相似文献   

12.
党报理论专刊有别于学术性专刊和专业性的社会类理论专刊,它集指导性、思想性、学术性和新闻性于一体,可以说是党政类新闻的另一种体裁和形式。作为地市党报的编辑,一定要贴近“地市党报”这个实际,尊重传播规律,精心编排版面,达到既宣传中央大政方针又实现指导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进程中,地市党报理论宣传工作肩负着在基层前沿发动群众、鼓舞群众的历史重任。当前,地市党报理论宣传丁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伟大实践中立足中国国情,坚持走创新之路,亟待在内容和形式上两个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地市党报肩负着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决策和中心工作的任务,特定的内容规定性使党报与晚报、都市类报纸相比,其内容取向更侧重宣传,强调政治导向和弘扬主旋律的作用,因而报道内容相对较硬。与中央及省级党报相比,地市党报内容的显著性和重大性又稍逊一筹。正因为如此,怎样有效发挥舆论工具的传播和引导功能,尊重新闻规律,提高宣传艺术,从而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成为众多地市党报长期以来探讨的重大现实课题。2002年初以来,绍兴日报社党委针对这一现实课题,提出了要把《绍兴日报》办成“让市…  相似文献   

15.
后发地区地市党报如何在资金、人才、资源等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在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赢得生存和发展空间?《连云港日报》在探索后发地区地市党报创新方面的做法值得总结和思考。2012年4月中旬起,《连云港日报》实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变脸",以党报形式的创新与突破带动报纸内容的全面革新,改变了党报在读者中的刻板形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6.
党报要强调指导性、首先要重视言论的写作。但是,目前整个报纸系统从总体上说,言论是弱项,地市党报与省以上党报比较,言论就更显薄弱,这个严峻的现实,已经引起了大多数地市党报的高度警觉和深刻思考。那么,如何提高党报言论的写作水平,使言论成为地市党报的一面旗帜呢?  相似文献   

17.
地市党报工作者要看到党报的优势,党报有独到的时政、经济信息资源,有独特的视角和思考,党报的读者群不是家庭,而是高端读者。因此一定要发挥党报的权威性、公信力,抓住高端群体,打造强势媒体,努力增强地市党报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传媒产业改革的推进,传媒的市场化程度必定越来越高。地市党报要继续保持主流媒体的地位,需要改变经营策略,主动出击,挺进受众市场,提升发行量和阅读率。市场经济是品牌经济,党报扩大传媒受众市场份额,塑造党报品牌是当前重要的任务。报纸的品牌是形式和内容的总和,那些深入人心的版面和专栏既能扩大市场效应,也是品牌报纸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既要生存,又要发展,成为媒体的不二抉择。作为地市党报在这方面更显得突出和紧迫。从层级上讲,地市党报处于“悬空”状态,她上有实力雄厚、影响广泛的中央和省市级党报,下有占地方优势的县市媒体的抄底,无优势可言;从内容上讲,娱乐报、都市报、晚报按市场运作,自主权大,报道内容选择性大,  相似文献   

20.
副刊不“副”──浅谈如何办好地市党报副刊《乐山日报》邵其乐本栏责任编辑魏虹副刊,特别是地市党报副刊,前些年是上不了台面的附属品、副产物。一个“副”字,涵盖了其地位、内容、形式和作用。每年各级好新闻评选没份,登不了大雅之堂,人们也把副刊作品当作茶余饭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