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未能完成作业,就把他赶出教室,这是一种变相体罚。这样做,对教学无益,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害。我曾和一些同志去访问过工读学校,一位老师告诉我们这样一件事:当她给工读生们讲到“尊师爱生”时,有的学生竟自言自语地说:“我最恨,最恨,最恨……”问他“恨什么?”  相似文献   

2.
一位班主任讲了这样一件事:班内一位成绩很好的女同学竟然给男同学写情书,而且在拒绝之后不顾男同学要报告老师的威胁,继续给对方写信。班主任气愤地说:她怎么这样不自重,这么不知廉耻,她太让我失望了。是这个女孩变坏了?还是我们老师的评价标准出了问题?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对异性产生好感这是很正常的心理,  相似文献   

3.
吴新能 《师道》2003,(1):11-11
近日,一位教师朋友向我诉说了一件令他尴尬和难堪的事:不久前,他所带的班有个学生犯错被一位学校领导“请”进了办公室。当这位领导处理完这件事情走出办公室的时候,恰巧在操场上碰到了他和外校来听课的一群老师,他们正兴致勃勃地与一大群学生讨论着刚才的公开课。这位领导一看到他便大声地说:“你们班真是‘人才济济’啊,赌钱的有,打架的更多!今天的这位就更离谱了……你这个班主任真是‘过瘾’哟!”我的朋友听到领导的这席话,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可领导却在大庭广众之下越发说得滔滔不绝……同为班主任,他的经历不禁让我也…  相似文献   

4.
昨天,女儿神秘地对我说:“我们的班主任向全班同学道歉了,我们都没有想到我们的蔡老师竟会这样做,她真的很好,让我们好感动啊!我们班的同学都说像蔡老师这样主动向学生道歉的老师可不多啊……”我借机询问女儿对这件事的看法。她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觉得蔡老师是我们的好榜样,今后我们如果有错误,也要主动承认。”  相似文献   

5.
一,不愿当班主任的老师真不少 在开学前的一次班主任讨论会上,记者获得了一个信息:很多教师不愿当班主任。采荷中学的傅卯鸣老师,已经连续当了三年初三班主任,新学期开始,她还得继续再当一回初三班主任。“当这个班主任,太吃力了!”其实,当校长需要傅老师继续担任班主任时,她也推过,不过最后还是应承下来了。另外一所中学的吴老师,当老师已经19年了,年年当班主任,只有去年没有做。“清闲不了啊,去年好说歹说好不容易推掉了,这不,今年校长又把我拖下水。我是真不想做啊,那个累啊,只有自己知道。”一位校长告诉记者,每到期末,学校就给每个老师发一张意向表,要求老师选择下学期的工作岗位。“基本上很少有老师自己选择当班主任,没办法,我只能做他们的工作,有时候还得下死命令。”教师不愿当班主任,校长们会很无奈,这个时候,他们只能让一些刚进学校的年轻老师担任这个职务。对一些特别重要的教师,校长会恩威并重,因为学校的发展少不了这些“敢死队员”。一位做了两年班主任的年轻教师告诉记者,如果不是评“小高”需要5年的班主任经历这条硬杠,她才不要做班主任呢。  相似文献   

6.
张坚 《师道》2003,(3):20-20
“尊重学生,善待学生”,这是为人师者耳熟能详的道理,但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日前,我的一个朋友,一位担任中学班主任工作多年的老师,因为班里的一个学生干部当众发表了与他不同的观点,一气之下,竟将这个学生干部撤了职。这件事在班里造成不小的躁动,原本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变得十分紧张。据朋友说,他的这个学生骄傲得不得了,常常因为工作上的事与他顶撞,出他的洋相,他早就想“收拾”这个学生了,这次总算让他抓住了机会,出了口恶气。听罢朋友的诉说,我感到十分的震惊和悲哀,为他这位曾荣获市大级优秀班主任称号…  相似文献   

7.
杨勇 《教书育人》2000,(17):23-24
有这样一件事:一位语文老师正在精心准备他的课,那是一篇古文。语文老师把文中的通假字、词义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做了一张又一张投影片,打算上课时用。此时刚好有一位制作课老师经过,他看着语文老师做的投影片,有些不解,他说:“干吗要把这些搞得那么复杂?你辛辛苦苦做,学生还要辛辛苦苦记。这些东西记住它有什么用?不如多点时间让学生做点实际的事,动手做一点作品,多学点科学知识,这对学生的将来有用,对社会的发展也有用。不过学点写作是要的。”语文老师听了他的话,不知如何回答,只说了一句“你不懂”。听了这件事,不…  相似文献   

8.
一次课间操后,一位女学生怯生生地对我说:“老师,向您借本书可以吗?”“借什么书?”“《班主任之友》!”她的回答令我吃惊不小。“你借这书干什么?这本书不适合你们读,你们也看不懂,看这干吗?”没想到她说:“我看得懂,这本杂志很好,我们都喜欢看。”“好?怎么个好法?”“我们都喜欢里面的班主任,喜欢里面的做法,如果都是这样的班主任,那多好!”她马上意识到说漏了嘴,便不好意思地补充说,“其实,你也是很好的班主任。”我当时无语。这件事对我震动很大,事后,我问学生为什么都喜欢《班主任之友》。他们说,我们喜爱《班主任之友》,是喜欢里面的…  相似文献   

9.
值周班长     
五(1)班来了一位小王老师当班主任,陶小明好不开心:“哈哈,咱哥们可以自由、轻松啦!”谁料,小王老师做起工作来却十分老练,她到班上宣布的第一件事足以使陶小明瞠目结舌。那天,她在班上宣布,除了原班委外,每周再设一个值周班长,人选由她指定。“第一周我委托陶小明同学担任。”小王老师认真地说。什么?陶小明?他能当班长?这个决定犹如原子弹爆炸,大伙发出一连串的问号。“不过,”小王老师又说,“指定的同学如果觉得自己能力不行,可以当众向大家承认,经多数同学同意可以另换。”老师的决定,使陶小明大吃一惊,不能相信。“这不会是做梦吧!”陶…  相似文献   

10.
在多年的实践中,常听到一些班主任在处理学生违规违纪或不服管理时说:“我说过的话要算数,否则我今后的工作怎么做?我的威信在哪里?……”。威信即威严和信誉。从这个意义上说,班主任的威信包括“说话算数”。但是,如何正确理解“说话算数”?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要想使班级工作顺利进行,必须“说话算数”,这是班主任威信的一个重要体现。例如:班主任宣布第二天要检查学生的书包是否整洁,第二天就必须做这件事;同学们期中考试的成绩有显著进步,班主任答应组织一次郊游,让大家放松一下,这件事就必须付之于行动。否则,班…  相似文献   

11.
瓦伦达,五十年代一位世界知名的“空中飞人”。十多年前,美国观众正在观看瓦伦达表演新的走钢索节目,亲眼看着他从钢索上坠地而死.这位“空中飞人”走钢索走了一辈子他说:“我走钢索时从不想目的地,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专心一致地走好它,不计较什么得失.”所以他一直走得很好,除了最后一次据她太大回忆道:“我知道这次他会出错,因为他不停地说‘这次只许成功,不能失败!”’瓦伦达走钢索,就像我们当学生的考试一样.瓦伦达想走好钢索,我们谁不想考好试呢?于是我们当中的有些人在考试前,无数次的叮嘱自己:“这次只许成功,…  相似文献   

12.
常听师范刚毕业的学生说 :对幼教我是热爱的 ,但当老师太清贫 ,特别在乡村幼儿园当“孩子王” ,条件差 ,心里想爱 ,现实里却不敢爱。如此看来 ,热爱幼教事业是需要勇气的。做一件事需要勇气来选择 ,有思想斗争和利益的取舍。我地一位自费幼师生杨玲 ,面对地处深山、一人一园的艰苦环境 ,主动地说 :“我去。”一个完全可以渲染得慷慨悲壮的情节 ,她却做得那么平静。去当“孩子王” ,开办一所幼儿园 ,房子、黑板、桌子都要自己去跑、去买 ,你可以用苦和累、怨与恨来衬托轰轰烈烈的事 ,她却做得那么平静与从容。别人要用勇气来选择的事情 ,在她…  相似文献   

13.
常听学生说:“我也不想违反纪律挨老师批评,就是板不住自己。”“上课老盯着黑板看,我怎么也做不到。”这些心里话涉及一个问题,即如何学会约束自己,其实这是一件很简单但对一些同学来说却是件很难做到的事。怎样才能做到约束自己,养成良好习惯呢?看了《没有上报的...  相似文献   

14.
信任无价     
一位女教师刚当班主任不久,班里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一个学生价值近千元的快译通在教室里丢了。一切迹象表明,偷东西的人就是本班的学生。这位女教师的第一感觉是心里非常难受,为什么这样的事会发生在自己班里,而且是自己刚刚“走马上任”后不久。她当时非常自责,觉得这是自己对学生品行教育的失败。如何处理这件事,这位教师考虑过许多方法。最终她是这样做的。那天放学前,她像往常一样站在学生面前,尽管她心里波涛汹涌,脸上却显得风平浪静。学生似乎都很紧张,一双双眼睛神情复杂地看着她,他们在等待自己的老师“破案”。于是,这位教师…  相似文献   

15.
两年前的一天课外活动.一位名叫高文(化名)的高二男生十分拘谨地走进心理咨询室,羞赧地问:“我能向老师说一件事吗?”我爽快地答应了他。他又顾虑重重地说:“老师,你能给我保密吗?你千万不要告诉我的班主任。”当我向他说明心理咨询的保密性原则后,他才慢慢地说了起来: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教学参考》2006,(11):75-76
记得有位伟人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也就是说,感情是人行动的动力。一个学生,如果常得到老师的关注,多与他(她)沟通交流,善于采用表扬与批评的尺度去评价他(她),那么他(她)将会把这份情感转化为永不枯竭的原动力,从而不断进取,努力向上。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感受颇深:善于捕捉学生心理,把握好表扬与批评,就可以轻松愉快地去应对一个个鲜活的、有感情的、有个性的学生。以下是我当班主任期间的几个记忆犹新的教育案例,供老师们探讨、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丁零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起:“王老师,我是××班的班主任,有位学生昨晚给家长打电话,说自己不想上学了,今早家长来学校,我们劝了学生一节课,他就是低头不语,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让他们去找你聊聊可以吗?”  相似文献   

18.
<正>这一年,我非常喜欢大村滨老师的著作《教学这件事》。这本书由四章组成,共142页,页页都有精彩,捧起来就不想放下,可以一气读完。大村滨(1906—2005)是一位女老师,她一生没有任何职务,在一线教书与学生共处52年,她也是班主任。她是日本在一线工作最长的老师,还被称为日本语言教育的先驱。她为什么有这样的成就?因为她终其一生坚持做教学实践课题(她认为人的一生应该有课题,  相似文献   

19.
周锐 《中文自修》2006,(11):61-62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喜欢拉丁语老师威尔辛。威尔辛很懒,好像从来不备课。他只是对自己的穿着不肯马虎,他是学校里唯一穿西装打领带的老师。学生们说他不如前任拉丁语老师讲课讲得好,他却说人家不注意形象。考试前威尔辛不帮学生好好复习。考完试,别的课早就批好了试卷,可威尔辛总要拖一两个月。要是有学生想问问考试成绩,他就会红着脸嚷嚷:“你们以为我就做这一件事吗甲我还要教英语,还要当班主任……”可是别的老师也要兼课的呀,威尔辛没理由让大家特别谅解他。好容易试卷发下来了,会有同学拿自己做不出的题目向威尔辛发问,威尔辛就嘲笑人家:“如果你早一点问我多好。”  相似文献   

20.
孙正侠  徐超 《中学教育》2005,(11):32-33
下午,我刚走进学校,班长李茜就拿着一张纸条跑到我跟前说:“老师,有人写纸条骂我。”我略一沉思,问她:“这件事别人知道吗?”她说:“没别人知道,就我自己看过。”“那好,你现在照常上课,不要跟别人讲,等下节课我去处理这件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