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刑法规定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刑法学界存在较大争议的罪名之一,本文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客观方面特征、举证责任和立法缺陷进行了论述,并对本罪的立法完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柯尊建 《红领巾》2004,(1):20-22
我国刑法规定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刑法学界存在较大争议的罪名之一,本文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客观方面特征、举证责任和立法缺陷进行了论述,并对本罪的立法完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法规定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刑法学界存在较大争议的罪名之一,本文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客观方面特征、举证责任和立法缺陷进行了论述,并对本罪的立法完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自设置以来,在刑法学界至今仍众说纷纭。国家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将本罪纳入了修正范围,对其罪状和法定刑均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以适应和满足广大民众冀望本罪加大惩治、预防腐败犯罪力度的法律诉求。理论上的百家争鸣造成司法操作上的无所适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司法认定也呈现出混乱的局面。在新的反腐历史时期,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突显出一些急需反思和探讨的司法疑难问题,均应结合刑法实体理论和刑诉程序制度进行新的方案设计和拟定。  相似文献   

5.
积极刑法观已成为当下主流,《刑法修正案(十一)》出台,将暴力袭警行为入刑设立袭警罪,正是这种积极刑法观的立法实践。为了更好地适用本罪,必须限制袭警罪的规制范围,防止刑法的过度干预导致犯罪圈的扩大。因此,应遵循法益保护主义原则,明确本罪的保护法益,并在此基础上对"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人民警察"等构成要件进行正确解读,充分发挥法益在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中的作用;应恪守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在其他部门法足以规制暴力袭警违法行为的情形下,不动用刑法手段。  相似文献   

6.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是指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行为。该罪是1997年刑法新增的罪名,用于解决1979年刑法制定后日益增多的非间谍人员为境外非间谍机构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的行为。本罪易于同其他涉及国家秘密的犯罪混淆,本文试图分析本罪与间谍罪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私分国有资产罪是1997年我国刑法新增的罪名。本文期望通过对私分国有资产罪客观方面的分析及其与财经违纪行为、贪污罪的区别,澄清在实践中认定本罪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关于挪用公款罪的若干理论及立法完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刑法理论,对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客体、犯罪对象以及本罪的客观和主观方面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对该罪在刑事立法方面的修改和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刑法修正案(八)》将危险驾驶行为纳入刑法具有恰当性,但未将“吸毒驾驶”、“无证驾驶”等同质性危险驾驶行为入罪。对危险驾驶罪的司法认定,要从成立本罪的地域范围限制、对象限制、时间限制、具体行为种类及行为程度等方面进行。司法适用中要注意本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交通肇事罪”相关罪名的衔接;对本罪关涉的程序、证据问题的处理,要注意公正与效率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从刑法分则条文入手,比较了刑法学界对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概念的表述失误,本罪概念必须明确主体-公司,企业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并界定了本罪的概念,由此分析了本罪的特征,对比了关于本罪客体的不同观点,阐述了本罪的索贿,受贿这两种行为方式;三个必备条件即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同时,还指出了本罪的立法缺陷,并提出了明定数额等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疆民俗旅游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俗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不仅促进当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提高了民族民俗的知名度,加快了其民族形象融入世界的步伐。本文论述了新疆发展民俗旅游的优越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湘西少数民族情歌不仅反映了湘西少数民族独特的恋爱、婚姻习俗,凸显出他们以歌定情、以歌为媒、互赠信物的恋爱、婚姻方式,而且广泛反映了他们独特的居住、生产、生活习俗,蕴涵着丰富的民俗价值。  相似文献   

13.
“托茂人”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穆斯林族群。其族群的形成与蒙古文化的影响休戚相关。对此,从生活生产方式、风俗习惯、语言等方面论述了蒙古文化对托茂人族群的形成及其文化特征的影响,阐明了托茂人族群的形成及其特征是一个文化涵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肯定法人的一般人格权,承认法人存在精神利益是法人获得非财产损害赔偿的理论前提,对法人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的侵害即是对其精神利益的侵害。现阶段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趋于保守,法人的精神利益在实际诉讼中无法得到保护,这实质是对法人一般人格权的侵害。与传统的精神痛苦不同,法人精神利益不应要求法人具有事实上的感官与痛苦,它在客观上应主要表现为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法人针对精神损害提出了赔偿诉求,完善相关规定使其在法律上获得精神损害赔偿主体资格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环境变化和高等教育改革,当代大学生权益意识逐步增强,但现存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大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现实条件不成熟,使很多大学生权益受到侵害而得不到切实保护。通过对云南省7所高校大学生权益受侵害的现状调查,发现大学生权益诉求机制不健全、维权成本较高是云南省大学生权益受到侵害而得不到保护的主要原因。因此,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不仅需要完善法律法规,而且需要完善大学生权益诉求机制,建立大学生权益维护协会,降低大学生维权成本。  相似文献   

16.
苏鲁豫皖交界地带文同脉、水同源、人同种、话同语,方言与区域文化交融发展。文化影响了方言的塑造和表达,方言又推动了区域文化发展。首先,地理环境以及由地理环境决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对方言影响至深。其次,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影响方言的日常表达。再次,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民风民情在方言中有集中的折射,反映出苏鲁豫皖交界地带质朴坦荡、直爽豪侠的群体文化人格。  相似文献   

17.
侵害债权制度体现了民法理论发展突破传统债的相对性观念,承认债权具有不可侵犯的绝对性特点。它的确立要求合同关系外的第三人尊重合同权利,以实现对合同权利人更周密的保护。体现社会公正。笔者分析了它的理论背景和法理依据。现代社套复杂的经济生活及规范它的法律的价值取向的变迁是债产生对外效力的根据。债的对外效力是侵害债权制度确立的基础。诚实信用、公序良俗在民法中基本原则地位的确立是衍生谊削度的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摄像头的安装与使用在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保障公民人身财产安全方面发挥着强大的作用,但是“铺天盖地”的摄像头也催生了许多的法律纠纷,如侵犯公民隐私权的情况频频出现.有鉴于此,摄像头的安装和使用亟待法律规制,否则其用途就有可能被异化.  相似文献   

19.
新疆不同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各有不同,各民族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而伊斯兰教特征明显.因此,研究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法制教育中的问题,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对维护校园稳定,维护各民族团结,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中,专利默示许可现已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侵权抗辩事由。然而。我国现行法律对此没有明确规定。文章试图分析专利默示许可的理论基础、产生情形、具体内容,以期对我国专利默示许可制度的构建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