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谦 《新闻爱好者》2002,(12):26-27
17世纪,英国小说家约翰·班扬在《天路历程》中描绘了一个扒粪者的形象,此人手拿粪耙,只顾低头扒粪,连上帝的恩赐都不放在眼里。1906年4月,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华盛顿美国众议院办公大楼奠基仪式上发表演说,将当时专门揭露各种腐败现象的一批记者、作家和批评家冠以“扒粪者”(Muckraker)之名。这些人实际上是黑幕揭发者,他们以杂志为阵地,通过深入调查,专门发表揭露社会阴暗面的纪实文章,在百年前的美国新闻史上写就了辉煌的一页———黑幕揭发运动。一这场运动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剖析。…  相似文献   

2.
美国新闻采访中有所谓“调查性采访”,实际上就是本世纪初兴起的“掏粪”(意为揭发黑幕)的继续。新闻采访的这一倾向同文学界的“掏粪运动”是分不开的。以记者林肯·斯蒂芬斯和以小说家厄普顿·辛克莱为代表,这个运动揭发了大企业与资产阶级政客相勾结,进行贿赂、操纵、贪污等活动,政府和立法机构的徇私舞弊,新闻机构的卖身投靠等现象,暴露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腐败堕落,因此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由于“掏粪者”大多数是小资产阶级出身的记者和小说家,他们对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仍抱有幻想,因此他们的揭露只限于坏人坏事,不涉及到根本性的制度问题,起不了改造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新闻界曾出现过一场声势浩大的舆论监督行动,即所谓“扒粪”运动。 这一称谓,源自罗斯福的一次讲话。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他把那些专门揭丑的记者比作小说《天路历程》中的“扒粪者”,只知道手拿粪耙朝下挖,满目都是秽物,看不到任何美好的事物。这一称谓虽然带有贬意,却在公众中大大提升了记者形象。历时十余年的  相似文献   

4.
王克勤:《中国经济时报》高级记者。中国当代著名揭黑记者,被业界称之为“中国的林肯·斯蒂芬斯(美国著名揭黑记者)”。近年来先后推出震惊海内外的《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公选“劣迹人”引曝黑幕》、《甘肃回收市场黑幕》等一系列揭黑性深度调查报道。仅2001年一年在他的笔下仅送进监狱的黑恶分子就达160多人。2002年底,他被《南方周末》评为“2002年度中国传媒杰出人物”。  相似文献   

5.
轰轰烈烈的美国新闻界"扒粪运动"虽然过去了一个多世纪,但作为媒介监督社会的序幕影响至今。网络媒体随着自身的发展,也开始发挥其舆论监督的巨大威力。网络揭丑与美国的"扒粪运动"有很多近似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点。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场被认为具有"拯救美国"之功效的"揭发黑幕运动".对于这场由大众传媒唱主角的意义深远的社会改革运动,美国人编撰的新闻史均作了比较详细记载,而我们中国人编撰的几本有关"外国新闻事业史"的著作和教材,只有李彬的<全球新闻传播史>有所提及,他在论述普利策及其<世界报>同"社会大黑洞""进行不屈不饶地揭露与抗争"时说: "以后兴起的揭丑报道与揭丑记者,即所谓‘扒粪运动'与‘扒粪记者'也就源于此."[1]其他著作对此都没有提起过,仿佛美国新闻传播史上根本没有发生过这回事.  相似文献   

7.
扒粪运动曾在美国世纪之交的社会变革中产生重要影响,鉴往知来,中国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环境,是否以及如何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是一个值得重新思考的议题。对扒粪运动及其与美国社会改良间关系的回顾研究,对当前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及发挥其对社会改良的正面促进作用,具有很切实际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玛格丽特·芒纳尔琳·米切尔(Mar-garet Munnerlyn Mitchell)1900年11月11日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并在这里终其一生。其母玛丽·伊莎贝尔·梅布尔·斯蒂芬斯是爱尔兰天主教徒的后裔。其父尤金·米切尔是位律师,曾任亚特兰大历史学会主席,具有苏格兰、爱尔兰与法国胡格诺派教徒的血统。米切尔家族出过不少斗士,与《飘》中的奥哈拉家族颇为相似,成员参与过美国独立战争、爱尔兰起义及美国南北战争。  相似文献   

9.
耶丹 《今传媒》2016,(3):127-128
美国新闻"扒粪运动"时期的黑幕揭发小说《屠场》,在美国新闻与文学史上影响重大,小说的成功很大因素在于其独特的环境塑造,小说通过绝对客观的环境描述,反映了转型期美国社会矛盾的尖锐以及工业化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的回归.本文从三个角度试对小说环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美国友好人士、名记者斯诺的夫人海伦·福斯特·斯诺,曾于1935—36年在北京亲身经历“一二·九学生运动”,她在1984年出版的《我在中国的年月》一书中,对这次历史性的事件作了详细的回顾,如实地描述了运动当时和前后的情景和有关的人物,明确地反映了运动的深刻意义,特别关于当时斯诺夫妇对我国革命的亲切支持,以及有关新闻界的动态记述得仔细和生动,是一个难得的历史记录。值此“一二·九运动”五十一周年纪念,特译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严笑睛  李飞 《大观周刊》2012,(33):38-38
美国民众站起来的历程给中国的启示是:站起来从来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扒粪运动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权运动,美国媒体作为一股独立力量,促成美国人一次次站起来。美国人民站起来给中国的启示是:只有当“站起来的人民”不是抽象.而是具体的时候,民众才会真正站起来。  相似文献   

12.
只要伊拉克的形势不发生重大逆转,美军未遭受重大伤亡,那些尚未从9·11事件后遗症中完全走出的美国民众,就不会特别在意究竟能否找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伊拉克门”也不会演变成一场共和党的政治危机。当然,一切只是暂时  相似文献   

13.
林肯出身农家,没有机会接受完整的正规教育。他干过伐木工、店员、农庄帮工、摆渡工、土地丈量工。他没有贵族祖上的余荫,也没有机会建立疆场功勋,他的唯一手段是竞选演讲。在一生无数次的竞选演说中,他从不讳言自己出身卑贱,“这是谦卑的亚伯拉罕·林肯”,“如果你们选了我,我将万分感激,如果你们不选我,我也同样万分感激。”美国南方牧场要用一种劈开的树干做围篱,劈树干是最费力气的粗活。林肯的支持者常在林肯演讲的场所放一堆劈开的树干,以表明我们的候选人是干这种粗活的。林肯的儿子觉得不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拟把“传播”问题作为传者和受传者之间的一种社会行动来加以考察,在经验层次上,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传播者(及受传者)传播的社会目的及其对传播过程的影响。美国学者彼德·桑德曼、戴维·鲁宾、戴维·萨奇曼在《媒介:美国大众传播解析》中曾分析到受传者在利用传播信息对的种种社会目的:有“填充时间”、“社交需要”、“心理需要”、“寻求情报”、“寻  相似文献   

15.
调查性报道(Investigative Report-ing)是一种以较为系统、深入地揭露政府、公共机构以及社会中存在的其他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为主旨的新闻报道形式[1].它肇始于美国,发轫于十九世纪中后期普利策所发起的社会改革运动,并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扒粪"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众声喧哗于中国高速发展之际必须将反腐进行到底,加强公众舆论监督,中国已经不自觉步入了中国式的“后扒粪时代”.面对网络的辅助与冲击,全民皆成信息传递者,享有议程设置的权利,但在打造公民新闻与创造公共领域的道路上,践行“后扒粪运动”需步步谨慎,且不忘提醒公民自行小心.本文旨在讨论开创中国式的“扒粪时代”,致力于强化舆论监督的可行性,及其防范过激不当的后果,进一步为觉醒中的部分不理性公民意识设立防范规制.  相似文献   

17.
“变动时期的欧洲档案工作”专题讨论简介黄霄羽1991年,荷兰皇家档案人员协会资助召开了一次题为“欧洲与无国界的档案馆”的会议。会上,《美国档案工作者》杂志编辑马乔里·巴瑞特和南希·巴特利提出,80年代末以来,欧洲大陆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对各...  相似文献   

18.
今年 9月 ,值中国传媒大学 (原北京广播学院 ) 5 0周年校庆之际 ,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 (SanFranciscoStateUniversity)广播电视和电子传播艺术系教授赫伯特·泽特尔先生到校访问 ,并为中国传媒大学的同学们开设了三次关于影视制作和实用媒体美学方面的讲座。赫伯特·泽特尔教授是美国影视艺术界最著名的专家学者之一 ,他的代表作有《图像·声音·运动》、《电视制作手册》、《摄像基础》、《泽特尔影像机房 2 1只读数据光盘》。其中《图像·声音·运动》一书被认为是美国影视专业大学生应该拥有的最重要的教科书、“影视工作者的圣经”等…  相似文献   

19.
“公共新闻”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潮流的 新闻改革运动,这场运动对美国的社会发展和新闻传播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公共 新闻”实践及其研究今天在美国继续向前推进,出现了“公共新闻”与“参与式新闻”相 融合的新趋向。作者近期作为富布莱特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对“公共新闻”进行了实地 观察和研究,这篇文章阐述了其最新发现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伯克利社会学家托德·吉特林所著的《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可谓是新闻生产领域的奠基之作,他通过叙述《纽约时报》和CBS对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场学生运动的报道,揭露出了新闻媒介与社会运动之间的复杂关系.本文旨在研究新闻媒介与社会运动之间的互动关系,将这样一场社会运动放置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加以考察,分析其进入媒体报道的过程及媒体的报道倾向变化,从而总结新闻媒介是如何报道社会运动的发展,并且进一步探讨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新闻媒介如何坚守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