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苏东坡说过:“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面对非典,我们主动出击,临危不乱,快速反应,积极投入这场抗非斗争的洪流中,以大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报道,给公众传送信息,传递真情,传播科学,鼓舞斗志,为黄冈抗击非典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3.
4.
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的事业在新世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为迎接十六大的胜利召开,自9月16日开始,解放军报在前一阶段全面宣传的基础上,展开了集中宣传,相继开辟了《十六大代表风采录》、《在喜迎十六大的日子里》、《军队党的建设巡礼》等一批新栏目,推出迎接十六大的专版、特刊72个版,累计刊发稿件600余篇、图片230余幅,以多种报道形式和新闻手段,逐步将迎接十六大宣传推向高潮。这些报道从选题策划到开设专栏,从专题集纳到版面设计,都注重突出主旋律,坚持高格调,着力营造宣传的整体效应,是军…  相似文献   

5.
晚报的科教新闻和科普宣传,在“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的知识经济时代,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媒体的竞争,每一个因素都在强烈地冲击着晚报在科教新闻和科普宣传方面原有的优势地位,原来的优势正在被淡化,有的甚至转化成为劣势。作为晚报的科教记者和科普  相似文献   

6.
晚报的科技宣传大有作为。晚报科技宣传应以市民为服务对象,以传播现代科学思想、精神和方法为目标,以贴近、服务和指导市民生活,全面提高市民整体科技素质和生活质量为重点,主要通过有关专刊、专栏以及各种鲜活的科技新闻向受众(市民)传达和表现出来。通过实践探索,笔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种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7.
8.
郭伟  张震 《军事记者》2003,(2):16-16
当今世界,新闻媒介与社会经济、政治互相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媒介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我国报纸特别是党报,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舆论工具,是党和政府的喉舌。2002年,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最重要一件大事是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回顾11月到12月新闻宣传对受众的影响,可以用“凭临高处观海,于无声处听雷”两句话来形容。凭临高处观海。十六大的宣传给受众的直观印象是绵绵不绝、气势磅礴。首先是报道主线跨度大、造势强。在十六大召开前,“三个代表”是各大报纸…  相似文献   

9.
在"军队报刊"专栏里选发的3篇文章,从不同侧面介绍了他们办报的经验体会,很有学习借鉴价值。一篇是北京军区战友报的邱继臣同志写的,主要是介绍他们如何坚持优质稿的评选;另一篇是《中国军工报》的苏扩善同志写的,主要介绍他们如何运用"联版"的形式宣传十六大的经验;第三篇是《人民武警报》的沈晓泓同志写的,介绍的是他们用"集束"的办法组织和刊登系列评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2002年的初冬季节,迎来新世纪辉煌的历史时刻,使北京乃至全国亿万人民的热血在沸腾。 此时此刻,党的十六大成为举国关注、举世瞩目的盛会,首都人民更是时刻企盼激动人心的喜报。北京市主要报纸为了满足人们这种望眼欲穿的热切心愿,各报都把宣传好报道好党的十六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各报“老总”坐镇编辑部,调配精兵强将,精心策划,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各报的优势,向北京人民交出了一张张色彩缤纷又令读者非常满意的答卷。 归纳市属主要报纸对十六大的宣传报道,具有四大特点: 一、规模声势大,主旋律突出 在十六大召开期间,北京市市属主要报纸每天都用头版整版套红大标题刊登十六大的重要新闻。在十六大开幕的当天,北京晚报发挥下午出报的优势,打破报纸分版的常规,把两块版拼成一块大整版,以《党的十六大今天上午在京开幕》的通栏套红大标题,率先报道出亿万人民日夜盼望的江泽民同志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作的报告和大会盛况,以及北京各界市民当天关注十六大的报道。当天,该报还登出本报记者采写的《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写在十六大开幕前1小时》和《十六大开幕式全景扫描》等特写,让全市人民对盛会先睹为快。第二天,北京日报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都市报类的异车突起,晚报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一直深受业界关注,也让晚报界纷纷走上了改革甚至转型的道路。《汕头特区晚报》这几年通过几轮改版,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实践证明,晚报要有效应对都市报类的挑战,其一,必须充分发挥其核心竞争力,打好时间差,抢发当天新闻;其二,善于吸纳都市报所发展的新特色,包装新闻,把新闻做深做透做足。做到既能先声夺人,又能后发制人。  相似文献   

12.
13.
14.
刘远 《当代传播》2002,(1):89-90
近年来,各类大型庆典活动频仍,如1997年庆祝香港回归,2000年纪念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等,对此类大型活动,报纸传媒多采用同一中心下多重系列报道的方式,从中概括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对提高今后大型活动报道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华社十六大报道,不仅起到了龙头压阵作用,而且是全方位出击,从不同层面上扩大了新华社的影响,始终把引导舆论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有不少新鲜经验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16.
17.
自去年 6月江泽民总书记在西安发出西部大开发的动员令后 ,全国上上下下掀起了西部大开发的热潮 ,这也成为新闻媒介宣传报道的重中之重。要做好做活这篇大文章 ,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必须悉心研究不同媒体 ,不同职能 ,不同受众 ,找准自己的定位 ,经营出自己的特色来。结合西安晚报半年多来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新闻宣传实践 ,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突出地方特色 ,以西安大发展为主线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大战略、大工程、大事业 ,也是我们新闻单位当前和今后一项长期的宣传报道任务。作为一张地方报 ,特别是一张综合类的城市晚报 ,既要让读者能…  相似文献   

18.
张仲彩 《新闻知识》2002,(10):16-18
2001年中国晚报新闻奖业已评定。新民晚报、北京晚报、羊城晚报、天津今晚报、重庆晚报、扬子晚报、齐鲁晚报、深圳晚报、武汉晚报、钱江晚报、泉州晚报等132家晚报共推荐了645篇新闻作品参评。中国晚报协会学术委员会按照“导向正确、题材重要、真实准确、新鲜及时、字精练、可读件强”的24字评稿标准,从中评出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点、晚报特色”的“三特”精品。  相似文献   

19.
20.
如今的晚报(包括地市级在内的晚报),已基本上是按照新闻规律来办的一类报纸。卸下“摆事实讲道理”的狭隘宣传功能,它逐渐扎入市场经济的猛浪,通过传播信息、加强服务、丰富娱乐等手段,拉近了与广大读者间的距离。近两年来,包括《湖州晚报》在内,面对周边大中城市都市报纸的纷纷抢滩,作为应对措施之一,许多地市级晚报都增加了本地新闻的容量,强化“贴近性”,以彰显它的“本土特色”与直接影响力。他们提出一句响亮的口号,就是“近些近些再近些”。什么叫贴近性?如何贴近?笔者结合自己的认识与实践感受,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