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文字是考察远古文化的化石,它涵盖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古文字分析可以证明远古先民对水和洪水有着深刻的认识,先民生活中,鱼和蜃是常见的;交通方面,桥梁和舟船是十分重要的。从而证明远古先民是倚水而居的。  相似文献   

2.
女娲神话的生命密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娲是中国远古神话中的始祖神、创世神及文化英雄。女娲神格本身就是从图腾崇拜到始祖神的一种反映,其造人、补天、置婚、作笙簧的煌煌功业的表象背后隐含着远古先民生殖崇拜的生命密码。这种生命密码即是生殖物的象征物以及生殖交合的象征物与巫术仪礼等物象。女娲神话的生命密码蕴涵着远古先民的生命意识,反映了远古先民对生命的祈盼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相似文献   

3.
虹是一种自然天象。由于时代的久远和知识的匮乏,先民基于对虹的想像认为虹是双首龙,先民观念中的虹与远古龙蛇类动物图腾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远古感生神话中就有因虹或龙感生的,通过梳理这些材料,可以发掘出一些有价值的文化信息,以便今后的神话和风俗研究。  相似文献   

4.
面对自然的生命威胁和生存压力,远古先民在追求生死的奥秘过程中产生了诸多创始神话。伏羲、女娲神话以生死为主题,体现了我国先民的生存智慧,演绎出了中国丰富灿烂的文化。本文以神话中的生死观为切入点,探求远古神话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建筑居住文化不仅有史籍的记载,而且也在汉字形体中蕴涵有丰富的文化信息。透过一些类化符号及其所组成的汉字形体的研究,可以窥测到远古先民最原始的居住方式、各式各样的建筑物以及这些建筑物的功用、基本设施或附属设施,并且可以从中寻觅到先民在建筑居住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等深层次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6.
我国当代尚能观察到的宗族组织仅为残存形式,它与传统的宗族组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前人对典型宗族组织的研究无法满足现代的需要。为此,研究的是残存宗族组织的表现形式及其运行规律,着力探讨残存形态的宗族组织的可长期延续性的原因,这有利于抑制其负面效应,保障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农业文明源远流长,古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表意文字之一,记录了一些中国文化的信息。通过这些古汉字,我们初步的了解了远古时期的农业生产情况,以及远古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情况,展现了先民高度的智慧和丰富的文字想象力。  相似文献   

8.
多续藏族是藏民族独特的一支,保留了远古藏族的语言和古老本教的内容,其独特性使其成为藏族文化生态圈中重要的一环,本文对多续藏族艰难的文化生存样态作一简单介绍,并对保护多续文化的可行性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将"残存概念"作为研究藏羌彝走廊历史、文化、族群互动的切入点,在重新建构了残存概念以后,具体选用与世界广大范围中存在的民俗信仰"Evil Eye"几近同质的羌族"毒药猫"为分析对象,联系中国及藏羌彝走廊诸族中类似"毒药猫"的民俗事象,最终确认在南北通透的藏羌彝走廊中,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南向的民族迁移,因与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的相互作用,原来同质性的民俗文化现象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倾向,而随后形成的走廊诸民族虽也有长时期的相互作用,但仍保持住了自身的文化特性,使得走廊中的诸民族文化在这一地理空间中,形成了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的文化局面。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远古先民从葫芦崇拜、鱼崇拜直至水崇拜的渐进演化过程,窥探了远古先民在与严酷大自然反复较量、反复斗争中的艰难足迹和对大自然蒙昧认识的深化过程,从而揭示了中国文明史进程中的一种奇特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