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侗族人有一种独特的成年仪式:一个人有3个生日要滚烂泥巴,即:5岁,10岁,15岁。他们有句俗语:从母亲那里学到善良,从父亲那里学到勤劳,从祖父那里学到耐性。5岁的人,就要脱离母亲的怀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劳动。母亲把孩子领到田边,由父亲在田坎那边接着。到了10岁,父亲把他领到田  相似文献   

2.
侗族人有一种独特的成人仪式。一个人有3个生日要滚烂泥巴,即5岁、10岁、15岁。他们有句俗语:从母亲那里学到善良,从父亲那里学到勤劳,从祖父那里学到耐性。5岁的人,就要脱离母亲的怀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劳动。母亲把孩子领到田边由父亲在田坎那边接着;到了10岁,父亲把他领到田边,由祖父在田坎那边接着(没有祖父则请寨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意思是孩子初步养成了劳动的习惯,下一步要向祖父学习并锻炼意志、培养耐性了。到了15岁,则由祖父把他带到了田边,对面田坎没人接,从这时起,意即你长大成人了,需要自己去体味人间的艰辛。侗族人的孩子,母…  相似文献   

3.
侗族人有一种独特的成人仪式。一个人有3个生日要滚烂泥巴.即5岁、10岁、15岁。他们有句俗语:从母亲那里学到善良,从父亲那里学到勤劳,从祖父那里学到耐性。5岁的人,就要聪离母亲的怀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劳动。母亲把孩予领到田边由父亲在田坎那边接着;到了10岁,父亲把他领到田边,  相似文献   

4.
侗族人有一种独特的成年仪式。一个人有3个生日要滚烂泥巴,即5岁、10岁、15岁。他们有句俗语:从母亲那里学到善良,从父亲那里学到勤劳,从祖父那里学到耐性。5岁的小孩,就要脱离母亲的怀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劳动。母亲把孩子领到田边,由父亲在田坎那边接着。  相似文献   

5.
登山界有一段著名的对话. 一个人问登山家:"你为什么要没完没了地去登山呢?"登山家说:"因为山在那里."因为山在那里,这是我听到过的最励志的一句话了,因为它不是豪言壮语,却表达了一种逻辑:人,不是因为实际的需要而去干某一件事情,人,往往是因为有个目标摆在那里而去前赴后继,哪怕付出一生.  相似文献   

6.
抚摸的语言     
自孩提时起,我一直印象深刻的是父亲会经常抱我,哪怕是没有什么理由,他都会抱着我.在我们这个街区,父亲的这个举动非常引人注意——哪怕是像我这样小的孩子都会发现这点. 每个工作日的早晨,天还未亮,街区里每家每户的父亲就已经出门去了.这些男人都会带着惺忪睡眼,但大多数人还是迈着紧凑的步子,奔向国王大道的地铁站,从那里,地铁会载着他们到布鲁克林每一个上班的地方.在那里,我们的父亲们会从事繁重无聊的工作,毫无怨言,因为大萧条还在跟前.  相似文献   

7.
青岛啊,青岛     
青岛是一个很美丽的城市。我那时认为它恰如其分的美丽是因为父亲去了那里。父亲是去青岛干建筑小工的,抬水泥、搬石块、挑砖头是他的工作。但这是次要的,父亲在青岛生活和工作了,这是让人感恩的事。  相似文献   

8.
父亲与阿郎     
我小时候,父亲养了一只大藏獒,是父亲当年的一个牧民病人送给他的。父亲非常喜欢,给大藏獒起名叫巴瓦,就是"硬汉"的意思,说它是獒中之獒,每日悉心喂养。谁知有一天它被某个坏蛋投了毒,于是开始抽搐和呕吐,但它死之前没叫一声。父亲按照葬人的仪式把它给葬了。后来,父亲又养过几条狗,都很忠诚,但因为最初那只大藏獒巴瓦太优秀,这些狗也就被陆续送人了。有一天,我去外婆家跟表弟玩,外婆  相似文献   

9.
5岁那年,镇里来了个马戏团。父亲得到消息,就急忙带着他去看热闹。到那里时,才发现演马戏的人被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父亲就把他举起来,骑  相似文献   

10.
父亲的秘密     
5岁那年,镇里来了个马戏团。父亲得到消息,就急忙带着他去看热闹。到了那里才发现演马戏的人被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父亲就把他举起来,骑在自己的脖子上。那场马戏,足足演了两  相似文献   

11.
邓谦 《大学时代》2003,(10):42-43
我来自广西一个边远的小山村,那里山峰连绵,土地贫瘠,十年九旱.农民只能靠在石缝中种些玉米过活. 去年暑假,父亲在一次上山割玉米时因为路滑摔下山谷,造成半身不遂,家里生活更加困难.父亲可是家里惟一的劳力啊!我的压力更大了,为了帮父亲治病,为了筹集新学年的学费,我决定去广州打工.  相似文献   

12.
青岛啊,青岛     
青岛是一个很美丽的城市。我那时认为它恰如其分的美丽是因为父亲去了那里。自从父亲去了青岛,这个离我800里远的地方突然有了亲和力和感召力。尊敬的青岛市民也好像一下子都成了我的亲人,我特别挂念青岛,想念他们。父亲是去青岛干建筑小工的,抬水泥、搬石块、挑砖头是他的工作。但这是次要的,父亲在青岛生活和工作了,这是让人感恩的事。  相似文献   

13.
父亲是个搓澡工。即使我已经很大了,也没有人喊我的大名,只是说,他啊,是搓澡工家的小子。 记得有一年夏天的晚上,我在冲凉澡,父亲说:“小子,来,我给你搓搓背!”我不冷不热地说:“你给别人搓去吧,我用不着你搓。”说完,把剩余的水兜头浇下来,一转身,进屋去了。黑暗中,剩下父亲一人,呆呆地站在那里。我为有这样一个父亲感到丢脸。  相似文献   

14.
一位16岁的叫杰森的少年一次开车载着父亲,去18英里外的一个地方。他刚刚学会开车,巴不得有这样的机会。他开车把父亲送到了目的地,说好下午4点再去接他父亲,然后他去了附近的一个加油站,把车放在了那里。因为他还有好几个小时的空余时间,他决定去加油站附近的剧院看电影。然而,他完全沉浸在影片的情节之中,以至于忘了时间。等最后一部影片结束的时候.他看了看手表,下午6点。他迟了整整两个小时!  相似文献   

15.
父亲去世后,我将母亲接到郑州,不让她回老家,因为那里保留着她和父亲生活的太多痕迹,这些痕迹会日复一日地让母亲联想到父亲。还有,母亲相信老家一种说法,老夫妻走了一个,另一个不出三年也会跟着去。所以我坚持让母亲住在郑州,直到父亲三年的祭日过了,我才对母亲说,明年春天,你可以回老家住几天。  相似文献   

16.
蹲着的父爱     
父亲这个称呼很少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因为这个称呼背后的那个人,不但是我童年的缺席者,而且还和母亲离了婚.对于他是否存在于我的世界,我其实没有太在意.一直以来,我觉得,就像我从来没有在乎过他一样,他也从来没有在乎过我. 但那一次,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暑假里的一个清晨,我要离开我上学时寄居的母亲的家,到父亲那里去.我在他们离婚时被判给了父亲.漫长的两个月的假期,我必须在父亲那里度过.对于一个熟悉的陌生人,见到他后我不知该如何开口,只是傻傻地跟着他前行,跟着他坐进一辆等在一旁的小车.开车的是我认识的张伯伯,他旁边还坐了一个光头叔叔.我和父亲坐在后座.  相似文献   

17.
小蝴蝶鱼长大了,要离开父母独自生活了。"去吧,孩子,去世界各地闯一闯,勇敢地创造自己的幸福吧。"临行前,父亲拍拍他的脑袋说。"可是,孩子,"母亲在一旁接口道,"你哪里都能去,就是不能去海底花园,因为你有好几个兄弟姐妹都是在那里神秘失踪的,活不见鱼,死不见尸。"  相似文献   

18.
青岛啊,青岛     
青岛是一个很美丽的城市。我那时认为它恰如其分的美丽是因为父亲去了那里。自从父亲去了青岛,这个离我800里的地方突然有了亲和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19.
报复与报答     
有两位贫穷的父亲,各自送自己的孩子到一位画家那里学画。一位父亲教导孩子说:“孩子,你要记住那些侮辱、轻视、嘲弄过你的人,好好学画,将来有出息后,去狠狠报复他们。”另一位父亲教导孩子说:“你要记住那些怜悯、同情、施舍过你的人,好好学画,将来有出息后,去好好报答他们。”  相似文献   

20.
父子性刚     
有父子二人,都是刚烈性情,丝毫不肯让人。一天,父亲在家里留客宴饮,让儿子去城里市场买些肉回来。儿子提着买来的肉,将要出城门时,正好对面来了一人,由于通道狭窄,二人各不相让,都不愿失面子,就瞪着眼珠挺立在那里对峙着。父亲见儿子去了很长时间还没回来,就出去寻找,正见儿子与那人僵持对立着。父亲顿时来了气,对儿子说:"你先把肉提回家陪客人吃饭,我就留在这里与他对立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