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影视剧跨文化传播影响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研究缘起 文化软实力一词缘于"软实力"(soft power)一词,软实力一词最早出现于1990年3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的一篇名为<衰落的误导性隐喻>的论文里.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包括了文化、政治、外交三个组成部分,而文化软实力正是软实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今年5月1日至5日在波士顿举行的美国国际传播协会第32届年会,会场设在波士顿派克饭店.约二千会员参加了会议,第一天没有举行诸如开幕典礼之类的仪式,一开始就分组宣读论文.据介绍,国际传播协会的前身是美国全国传播研究学会(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成立于1950年,初为美国演讲协会的一个分支.1968年,双方脱离关系.1969年全国传播研究学会改名为国际传播协会,此后发展很快.1971年时已有会员1598人,绝大部分来自美国的50个州,若干会员来自外国.1977年1月时,会员已超过二千.该协会出版的一个期刊,叫做《传播杂志》(Journal of Communication),创刊于1951年5  相似文献   

3.
2013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这一创新过程中,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创新和能力建设是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基于这一理论和实践需求,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于2014年6月28日举办“2014中国传播论坛:中国国际传播的话语创新与能力建设”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汇集了学界、业界的近百位专家学者,他们围绕会议主题,从理论、政策和实践创新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论文宣读和交流.与此同时,会议期间发布了全球范围内首部研究中国国际传播发展情况的专业权威报告——《中国国际传播发展报告(2014)》(国际传播蓝皮书).该书由广播电视研究中心组织出版,汇聚了从事国际传播实务的政府部门、主流媒体、教育文化以及其他信息传播机构的领导、专家与国内外知名学者的心力共同编撰而成.  相似文献   

4.
"5W"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于《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这一论文中提出的,是解释传播现象的经典理论.在新媒体和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的今天,楚楚街等导购类APP应运而生,而其网络传播策略与传统的营销策略有极大不同,从而传播的效果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5.
经过一二十年的努力奋斗,我国传播心理学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有关这方面的论文数量与日俱增、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质量也不断提高.但是,长期以来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就是究竟什么样的论文属于传播心理学方面的论文?我们一般判断的标准是望"题"生义,只要题目上冠有"传播"(包括新闻、广告、影视等,下同)和"心理"方面的名词概念,就将之确定为传播心理学的研究.但是往往细看内容就会发现,除了专门论述传播心理学理论的论文外,有些应用性的论文似乎更像是传播学或心理学的论文.比如有的文章写新闻受众的需要,虽然"需要"两字贯穿全文,但讲的是受众需要真实的、快捷的、新鲜的新闻,而没有对"需要"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具体的分析,这就属于新闻学类的论文.  相似文献   

6.
谢金文 《青年记者》2020,(10):39-42
新闻的概念是新闻价值、新闻传播、新闻规律、新闻观等一切新闻理论的基础和逻辑起点.然而,至今在许多新闻学论著中的定义仍很不同,有的说是新鲜的事实,有的说是报道、信息、叙述、宣传、传播等等,以致2018年11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预公布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对“新闻”一词有三个界定:“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事实的叙述.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相似文献   

7.
应武汉大学邀请,我国台湾大学名誉教授、台湾大学图书资讯学研究所博士班导师胡述兆先生于1999年10月19日-31日,在武汉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讲学.胡先生为学院的研究生系统讲授了"图书资讯研究方法"等课程,并与师生们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在讲学期间,胡先生还将一批台湾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等资料赠给传播与信息学院.近年来,胡先生先后被祖国大陆的几所著名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为促进两岸学术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本应是一块探求真知的净土,然而近些年来,由于急功近利,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被一些人弃而远之,有的竟然弄虚作假获取名利,失去了学者起码的道德。合肥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杨敬安教授,曾在安徽省乃至全国人工智能研究界赫赫有名。他长期从事计算机视觉、图像理解、模式识别等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在多个国际学术组织内兼职,并兼任安徽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2000年,一位以色列博士反映,杨教授1995年在IEEE/RSJ智能机器人和系统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的论文,抄袭了他和另一位博士1992年合作发表的论文。后经证…  相似文献   

9.
<正>如今,随着信息传播的速度愈加迅速和快捷,传播的方式和渠道愈加多样和多元,传播的内容愈加丰富和海量,"新媒体"一词的使用频率也跟着高涨起来。新媒体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克的一份商品开发计划中。此后,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罗斯托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也多处使用了该词。由此"新媒体"  相似文献   

10.
荆学民 《今传媒》2015,(3):147-148
这套被命名为"当代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丛书,是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批准文号:11&ZD075)的研究成果。丛书的著作者,基本上是这个重大课题的研究成员。对我们政治传播研究团队来说,2011年是一个与我们很有"机缘"的年份。因为,自2008年我们中国传媒大学成立了政治传播研究所并在硕士、博士层面设置政治传播招生方向而开始铺开的对政治传播的研究,到了2011  相似文献   

11.
《传播研究》1974年创刊于美国,是国际传播学界公认的实证性的SSCI期刊。文章选取了五个分析视角对其刊载的10年论文进行系统研究后得知:传播研究总体呈现多元化、多极化、规范化的趋势;美国仍是实证研究的重镇,但其他国家论文量也呈增加趋势;世界传播研究的主力军都在大学,但作者地域分布不平衡;作者合著不再局限于师生和同事,正在向跨校、跨国方向延伸;传播效果与受众研究占较大比重,但组织传播、人际传播、健康传播、政治传播和家庭传播研究也占相当分量;传播理论的创新已经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甚至有一半论文没有涉及和运用理论;过分沉溺于现象分析和数据解读的传播研究,有可能陷入见物不见人、见树不见林的困境。《传播研究》期刊所呈现的真实镜像,很值得中国传播学界镜鉴。  相似文献   

12.
邵培仁先生作为传播学本土化的倡导者与践行者,近年来与姚锦云博士积极致力于华夏传播研究.他们在《华夏传播理论》一书中,坚持传播学本土化,直面目前华夏传播研究所面临的根本性质疑,并以宽宏的多学科研究视野,阐释华夏传播研究的知识论与方法论问题,进而提出华夏传播理论观与价值传播模式,为华夏传播理论建构作出重要贡献.而本书的另一...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2月17日上午,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开题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该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首个以"政治传播"为关键词的科研项目,由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等单位联合申报获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佘志远莅会指导,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李培元出席并致辞.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廖祥忠出席会议,文科科研处处长胡智锋教授主持了会议.会上,课题首席专家、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荆学民教授作了有关课题研究的主题汇报,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教育电视台等政治学界、传播学界专家与《求是》、《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等业界代表对该课题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课题研究的诸多方面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本文从研究框架、政治话语生成与传播、政治传播中的文化自主与认同、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实践效用四个方面对开题会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给美国读者写一部描述20世纪中美关系的书,亨利·基辛格博士无疑是最有资格的.从1972年起,中国普通民众就开始认识这位戴着黑框眼镜的大鼻子犹太人,在最具有局限性的大众媒体上,这个来自最大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家身姿、面貌不断地出现;他反复往返在美国和中国的首都,特别是在毛泽东时代,这是极为罕见.假如说中国人要选择一个美国人作为"好人",那么,基辛格博士至少与斯诺、史沫特莱并列为可靠的人选.可以这么说,20世纪中美关系之间的重大活动,都可以看见基辛格博士的身影;特别是在美国政府看来,最有资格对中国问题发言的政治家,那就是基辛格博士了.中国大部分民众和读者几乎认同这个观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数字出版内容国际传播研究》一书是赵树旺博士在中国传媒大学所做的博士学位论文.我是他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因而对于这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设计、研究准备直至撰写、修改,答辩的全部过程比较了解.我了解确定这样一个选题需要作者具有相当的学术勇气,也还了解这部论文全部撰写的不易,看到了作者比较扎实的学术底气.  相似文献   

16.
"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这篇论文是他们在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就传播媒介的选举报道对选民的影响所作的一项调查研究的总结.在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媒介"议程设置理论"已经成为关于传播影响力的最著名理论之一.该理论从假设开始,经过科学的验证,今天已经羽翼丰满.通过媒介的议程设置,媒介可以使意见相左的团体就某些议题达到一致,从而实现不同团体之间的对话,从这个意义上讲,"议程设置"起纠了更好的建构社会共识的作用,使得民主的思维深入人心.到今天为止,媒介"议程设置理论"经过了三个阶段:媒介议程决定公众议程阶段、议程构造阶段和框架建构阶段.  相似文献   

17.
第四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于今年6月在成都顺利召开。这次会议是自1982年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召开以来,提交论文最多、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会议。从参加的单位来看,科研院所4家,大专院校17所,新闻机构8家,还有3家杂志社,反映了传播学在中国已经从纯理论研究走向理论、教育与传播实践紧密结合的发展趋势。从提供论文的内容来看:理论研究正在向纵深发展,在基础理论和传播史、传播要素、传播过程、传播结构、传播类型、传播环境、传播效果、传播决策等方面部有质量较高的成果展示;应用研究亦广泛展开,包括了电视、报纸、杂志、图书出版、教学、社会调查、舆论调控、妇女与传播权、国际跨文化传播、传统文化与传播及各种传播现象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95年9月中旬的乌鲁木齐市,金秋送爽,举城欢腾,喜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40周年。恰值此时,全国第二届书评理论研讨会在这里隆重召开。来自全国30余家出版单位、大专院校、报刊社和读书联谊会的热心于书评理论研究的代表,汇聚一堂;一些因故未能与会的代表也寄送了论文,甚至专门托人代为宣读;有的正在高等学府研读书评理论的博士生,还带着论文自费与会。大家兴致勃勃地畅谈书  相似文献   

19.
研究对象 "把关人"一词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指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受到了一些个人或集团的控制.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把关人"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领域,并提出新闻筛选过程中的"把关"模式,由此开启了新闻传播"把关人"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詹姆斯·W·凯瑞对传播仪式观的论述令人印象深刻。传递观并不陌生,这似乎是美国文化中主要的传播概念及线索。对传播一词的正本清源,使传播的仪式观出现在文化研究的视野里。凯瑞这样论述:"传播仪式的观点的交流,而不是消息在空气中扩散,实际上是说维护社会;也不是表达的是不分享信息的行动,其实是分享信念的表示。""起源和传播的最高水平,而不是传递情报,但保持有序,构建有意义,可用于控制和包含文化世界的人类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