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亲是我们林区挺有名气的文化人,他写的一些文学和曲艺作品,经常发表在一些报刊上。父亲是我崇拜的偶像,我以是父亲的女儿而骄傲和自豪。幼年的我每每看到父亲的文章发  相似文献   

2.
童年经验是莫言创作的重要源泉和动力,是莫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父亲的严格管教,母爱的救赎,极度饥饿与寂寞是莫言童年经验的几个重要元素.莫言的童年经验不仅直接进入到创作中,成为作品原型,还深刻地左右了莫言创作的整体风格和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3.
居住于南京的作家叶兆言,其实是个很没故事的人。作为文学世家,从他爷爷叶圣陶开始,就形成了对人对物一向低调的家风。生怕坏了自己的清名。对于爷爷和父亲,叶兆言一直有种挥之不去的“敬畏情结”,留下了许多关于父亲的文字,但面对渐渐长大的女儿,身为父亲的他,又常处于一种不知所措的爱恨交织的感情之中。一方面,他一直用自以为是的“理论”管教女儿;另一方面,女儿则在潜意识里与父亲进行着多方面的抗争。直到有一天,看过女儿临出国前交给自己的日记本,叶兆言在震惊之余开始反省自己的父亲角色。女儿写给父母的心灵日记那年,16岁的叶子作为…  相似文献   

4.
《高老头》和《欧也妮葛朗台》两部作品都是巴尔扎克的作品,两部作品都讲述了父亲和女儿之间的故事,但是主题却发生了很大的异化。《高老头》中的父亲对待女儿是一味地付出的,甚至不惜倾其所有,而《欧也妮葛朗台》中的父亲则是非常的吝啬的,甚至对待自己的女儿也不例外,对待女儿非常残忍,为了金钱不惜毁掉女儿一生的幸福。本文对《高老头》以及《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异化主体进行了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主题、社会以及人性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5.
居住于南京的作家叶兆言,其实是个很没故事的人。作为文学世家,从他爷爷叶圣陶开始,就形成了对人对物一向低调的家风,生怕坏了自己的清名。对于爷爷和父亲,叶兆言一直有种挥之不去的“敬畏情结”,留下了许多关于父亲的文字,但面对渐渐长大的女儿,身为父亲的他,又常处于一种不知所措的爱恨交织的感情之中。一方面,他一直用自以为是的“理论”管教女儿;另一方面,女儿则在潜意识里与父亲进行着多方面的抗争。直到有一天,看过女儿临出国前交给自己的日记本,叶兆言在震惊之余开始反省自己的父亲角色。2000年8月,16岁的叶子作为金陵中学参加AFS…  相似文献   

6.
居住于南京的作家叶兆言,其实是个很没故事的人。作为文学世家,从他爷爷叶圣陶开始,就形成了对人对物一向低调的家风,但面对渐渐长大的女儿,一方面,他一直用自以为是的“理论”管教女儿:另一方面,女儿则在潜意识里与父亲进行着多方面的抗争。直到有一天,看过女儿临出国前交给自己的日记本,叶兆言在震惊之余开始反省自己的父亲角色。  相似文献   

7.
孤独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无情地折磨着作家敏感的心灵,又赐予作家创作的丰收。它是文学创作的前提、动力、情感与境界。孤独产生的原因蕴含了自由、创新、责任、生命等丰富的意蕴,成为作品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8.
作家的父亲     
作家的父亲不识字,他是一位老实厚道的农民。但是他的儿子不但识字,而且还能"码字",他能写小说,也能写散文、诗歌。作家从中学时代就开始发表作品了。当作家第一次把那叫作"文章"的东西拿给父亲看时,父亲不由得张大了嘴巴。他瞪大了一双牛眼,把儿子从头到脚看了一遍,再从脚到头看了一遍,从此便对儿子  相似文献   

9.
《商洛学院学报》2018,(3):18-20
我校2018年5月下旬举办的"第二届贾平凹与中国当代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上,贾平凹先生的女儿贾浅浅做了精彩的主题发言。该发言虽非学术论文,但从女儿的角度近距离地探讨了父亲——贾平凹的心阈世界、创作方法和创作理念等,演讲既充满诗意又蕴含哲理,情感真挚要言不凡,是我们研究贾平凹及其作品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现予全文发表。  相似文献   

10.
应我院学报编辑部、中文系、院团委会、院学生会的邀请,山西省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山西分会付主席焦祖尧同志,在十一月廿四日来我院讲学。焦祖尧同志结合文艺作品和个人创作的《总工程师和他的女儿》等作品的切身体  相似文献   

11.
父亲联结是指成年子女感知到的16岁前父亲对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它包括两个维度,一是照顾:即女儿感受到的行为和态度为温暖、慈爱、善解人意的;另一是过度保护:即女儿感受到的行为和态度为干涉、严格和控制。父亲联结强调女儿感知到的父女关系和父亲对女儿的态度,父亲联结与女儿的心理健康有着极其重要且深远的关系。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父亲联结的类型的不同,相应地女儿的自我客体化、抑郁和饮食态度都会呈现显著的不同。同时,它也对其他心理健康因素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实证的方法进一步加强父亲联结对女儿心理健康影响的因果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2.
台湾著名小说家朱西宁的三个女儿朱天文、朱天心和朱天衣,在台湾文坛名声响亮,素有"朱家三姐妹"之称. 在三姐妹童年的记忆里,父亲朱西宁留给她们最深的印象就是,用保温杯泡上一杯茉莉花茶放在书桌边,然后伏案写作,奋笔疾书,一写就是一天.他曾对三个女儿说:"身为作家,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即使有一天你不在了,你的作品依然可以在世间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3.
"父亲"是余华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其先锋时期作品中挖掘"弑父"的俄狄浦斯情结,塑造出颠覆传统观念的丑恶之父,到上世纪90年代创作转型后,重塑善良的温情之父,反映了从"弑父"到寻父的转变。余华作品中父亲形象的流变背后蕴藏着形式与哲学的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14.
汪曾祺是来自小城的作家,以故乡高邮为背景的作品构成了其创作的核心部分,传统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童年和谐自由的生活形成了他宽厚的品格。汪曾祺散文中的记人作品,从父亲母亲到恩师沈从文,以及其他师长、朋友、邻里等等,丰富多彩,感情真挚。  相似文献   

15.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创作追求,这种追求在作家的各个创作阶段差异是很大的。继《父亲》之后,当代作家梁晓声又写出了《溃疡》《黑纽扣》《从复旦到北影》。他在这几篇小说的写作中,追求的是文学的“自白性”(梁晓声的说法),这是他从文学的“纪实性”中悟出的新说法。他的《父亲》几乎没有虚构的成分,他的《溃疡》基本是写实的,而他的《黑纽扣》则  相似文献   

16.
《父母必读》2011,(8):137-139
父亲对女儿情人般的痴心.恰好能让他成为养育女儿的专业爸爸。因为父亲在女儿从出生开始到整个的成长过程中,都将起到无比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作家声音     
正毕飞宇称情感是写作的最大诱因毕飞宇日前发文称:与小说有关的一些东西中,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小说的生成,或说小说创作的第一动因。从我个人来讲,作品的产生大多来自自己身体里迸发出来的东西,它们是经验、情感和愿望。其中,对于我来说,最多的一种小说创作的诱因是情感。我把那种看似无用的、没有对象和没有来源的情感,放在内心,反复琢磨、考虑,让这种情感尽可能地和外部发生关系,然后形成一部作品。《青衣》就是一个非常  相似文献   

18.
<正>她的父亲被人称作"问题爸爸",在人们看来,她也有"问题"——迷恋于写作。5岁时,她便有了第一次创作,"作品"是一张留言条:"爸爸妈妈,我下lou玩去了,别dan心!"文字下面还画着两个车轱辘,旁边站着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车轱辘中还有一行字:"我qi自行车呢!"她就是1996年10月出生于吉林扶余的范姜国一。父亲范景宇小时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认真学习,懒于动笔写作文。他初中毕业参  相似文献   

19.
艺术独创性,是每一个有成就的作家所必备的而不可缺少的创作素质之一。艺术独创性往往又是一个作家艺术风格形成与艺术价值确立的一个重要的标志。纵观古今中外文学史上,凡能够流芳百世,为世人千古传颂的艺术佳作,无一不是以其艺术的独创性崭露头角的。从荷马到屈原,从巴尔扎克到曹雪芹,从莎土比亚到关汉卿,这些伟大的艺术大师们,以其独特的艺术独创性,为我们创造了大量内客丰富,形态各异的艺术佳作。这些作品极大地  相似文献   

20.
我的新书《重塑生命》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后,在京城掀起一股热潮。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对它进行了关注。作品全面、生动而细致地展示了一个初中毕业生的父亲教育双耳失聪的女儿走向成功的经历。在创作《重塑生命》的过程中,以及在创作结束后这么长的日子里,我总觉得这部书的创作对我这个作者而言有着太多的启发。我是一个中学教师,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