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覃静 《父母必读》2013,(3):30-31
小宝宝的到来,意味着全新生活的开始。对于如何养育这个小不点儿,可能新手父母心里都没底儿,特别是宝宝一出生就要面对的喂养问题。当你怀抱着宝宝,从产院回到家中,是不是有一种眩晕的感觉,甚至还会有些焦虑:"这小东西是我的孩子,以后我就要承担起养育他的重担了,我该如何喂养他?照顾他?"  相似文献   

2.
宝宝越小,越要讲究养育策略。针对3岁前的婴幼儿,专家提出了不同的养育策略。新生儿:及时关注理由:宝宝希望被父母认可,年龄再小也是如此。宝宝哭,不完全是因为饿了或者尿了,吸引父母的注意也是重要目的。  相似文献   

3.
养育后代是一个神圣而光荣的使命,也是一项充满压力的任务,部分父母在养育过程中会出现倦怠。养育倦怠是指由于父母角色压力和长期育儿压力所引发的一种情感耗竭状态,会造成父母对孩子的抚养畏缩、不负责任,以及父母自身情感和身体的耗竭等负面影响。养育倦怠普遍存在,如何使父母们走出倦怠状态,正视育儿问题,减轻育儿压力,需要学校、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及父母自身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正>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亲密的"重要他人"。父母在养育儿童问题上心浮气躁、极度焦虑,家庭养育内容窄化,家庭养育环境硬化,家庭养育方式简单粗暴、不科学、不积极等,都会严重影响和制约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本期专家     
《父母必读》2009,(10):16-16
盛晓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 父母必须随着宝宝的生长不断地调整方法和重点,尤其是一些有关宝宝安全的守则,更是必须随着宝宝成长而改变。在某个年龄段有效的安全守则,到下一个年龄段就可能完全没有必要了,你又要学习和遵守新的安全守则。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关于幸福感的研究不胜枚举,但关于幼儿父母在养育过程中的幸福感研究还相对匮乏,因此立足新时代背景,探讨幼儿父母在养育过程中的问题很有必要。研究发现,养育压力导致幼儿父母养育幸福感缺失,生育年龄偏差造成幼儿父母幸福感较低,缺少陪伴造成幼儿父母养育幸福感不足,父亲参与度低导致幼儿父母幸福感下降。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完善落实养育政策、科学指导生育观念、大力强化亲职教育、父亲角色回归家庭。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父母养育倦怠与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在三个时间点对364名初中生及其主要养育者进行数据收集。结果发现:(1)养育倦怠与家庭功能呈显著负相关,与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呈显著正相关;(2)养育倦怠通过家庭功能的中介作用预测青少年的内外化问题行为;(3)共同养育能够调节养育倦怠与家庭功能的关系,即高共同养育能够缓冲养育倦怠对于家庭功能的负面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养育倦怠对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预防父母养育倦怠和青少年问题行为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父母必读》2013,(6):154-155
要问初为父母的家长最关心什么?宝宝健康茁壮地成长也许是不二选择。在婴幼儿产品琳琅满目的时代,父母们如何选择才能有更安心的养育之路?回归本源,创造极具品质的产品,也许这才是让妈妈放心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9.
以父母为主的养护者的敏感性养育行为对儿童安全依恋的形成及其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神经科学的研究更是进一步揭示了敏感性养育对儿童脑发育的积极影响和麻木不仁、虐待、干涉性等不敏感性养育对儿童脑发育的消极影响。以父母为主的养护者自身具有的情绪加工与调节系统、奖赏与动机系统、共情与心智化系统是促使其表现出敏感性养育行为的神经机制。养护者的身份、养护者是否患有精神障碍及其育儿效能感、育儿倦怠、育儿专注度都对养护者养育行为的敏感性有重要影响。基于神经科学的相关发现,父母应尽力发挥双亲共同育儿的敏感性养育优势,应在推进父亲参与养育的同时重视母亲的身心健康,应发动家庭其他成员建立共同敏感型育儿的家庭人际网络,以实现高质量的亲子互动,保证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有的宝宝不达目的不罢休,有的宝宝“什么都可以”。不同的个性,需要我们采用不一样的养育方式。  相似文献   

11.
正当别的同龄宝宝已经不喝夜奶了,自己的宝宝却迟迟不能断掉夜奶,怎么办?宝宝断不了夜奶?这不单是喂养问题,还有睡眠问题;有宝宝的问题,也有父母的问题。新生宝宝,理所应当喝夜奶新生宝宝的吸吮能力较弱,胃容量也小,需要少量多次喂养才能满足他的营养需求,因此,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祖辈在我国家庭养育中就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我国关于祖辈相关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在高龄少子化的人口结构特征、双职工父母群体不断扩大、社会支持服务缺失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儿童照料呈现“再家庭化”趋势,家庭与社会对祖辈参与养育的需求不断增强。在这一背景下,国内有关祖辈参与养育的研究热度高涨。通过梳理发现,已有研究在核心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工具以及价值取向四个方面存在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提出科学界定并规范使用相关概念,完善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追踪研究、重点探讨有中国特色的实践问题以及完善支持性的家庭服务政策等研究建议,以期未来研究能对祖辈参与养育现象做更全面、更客观的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吴洁 《父母必读》2011,(3):10-10
我家宝宝已经3岁多了,订阅《父母必读》两年了。2011年第一期杂志到了,我像往常一样,一篇不落地翻看着。一篇名为《养育观念辞旧迎新》进入我的眼帘,仔细读完后我发现,自己以前的好几个养育观念都是不对的,比如孩子拉肚子时不敢给他吃东西,怕他拉得更厉害。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心理控制感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和<内控性、有势力他人和机遇量表>对29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控制感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25.8%;父母养育方式和心理控制感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都存在显著性的相关;心理控制感是某些父母养育方式和部分心理健康因子的中介因素;心理控制感的内控、机遇,父母养育方式中父亲的过度保护,母亲的拒绝否认因子对心理健康具有较强的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15.
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父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令父母感到烦恼的,莫过于宝宝消化功能不好了。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不良体征,如食欲不佳、便秘、腹泻等(食欲不佳会妨碍宝宝摄入营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高中生父母养育方式和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和人际信任量表对高一和高二的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父母的养育方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高中生的人际信任度不存在性别差异,父母在各相应因子上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2)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子女的人际信任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过干涉、过保护,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等负面的养育方式与子女人际信任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3)父亲养育方式的情感温暖、理解与母亲养育方式的过干涉、过保护进入了回归方程,是影响高中生人际信任的重要变量。结论:父母的养育方式特别是正面教育方式是子女产生人际信任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50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探讨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依次是自责、恐怖、冲动和对人焦虑倾向,女生的学习焦虑倾向显著高于男生。父母的养育方式和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紧密相关,积极的父母养育方式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关于维生素D,不少父母存有疑问:究竟宝宝需不需要补充维生素D?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的宝宝在补充维生素D的问题上是否有所不同?如何才能安全地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为此,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维生素D。维生素D的功效维生素D能够帮助宝宝有效吸收钙,以促进骨骼和牙齿的发  相似文献   

19.
本期专家     
《父母必读》2011,(10):14-14
盛晓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与青少年保健科主任医师) 绝大多数宝宝的黄疸是生理性的,也就是血液中胆红素的水平不会太高,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没有任何影响,大约在宝宝满月之前就会完全消失,相对来说,早产宝宝的黄疸比足月宝宝的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市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儿童行为问题颇受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探讨母亲养育方式与儿童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并为矫正儿童行为问题提出可行的对策显得尤为重要。据此。我们以中版的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和Rutter儿童行为量表为研究工具。采取分层抽样方法对所抽取的兰州市10所幼儿因150名3—6岁儿童及其母亲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母亲养育方式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