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以景激趣 小学生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冀中地道战》一课时,先投影地道的图像,然后说:“大家看,在这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家家相连,户户相通,人民利用地道打击敌人,保护自己。这种战斗方式叫做地道战。本文讲的是1942年至1944年间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利用地道粉碎日本鬼子大扫荡的情景。”通过这个学习情景的创设,引起学生对本课的求知欲望,从而使他们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2.
一篇课文的板书设计,不仅要考虑对全文进行提炼和概括,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霍懋征老师在教学《冀中的地道战》时,就很注意把板书内容与启发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霍老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首先从解题入手,让学生通过看课题——“冀中的地道战”,提出一连串问题:为什么用地道?地道是什么样?怎样用地道?最后结  相似文献   

3.
<正>“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来自电影《地道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冀中的地道战》这篇课文,感受冀中人民的无穷智慧。课文讲了什么地道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冀中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一种作战方式。课文分别从冀中地道战出现的原因、地道如何方便人们生活生产、如何对付和防御敌人的“扫荡”、地道里的人如何了解地面的情况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歌颂了我国人民在对敌斗争中展现出来的无穷智慧和顽强斗志。  相似文献   

4.
“九义”教材第十册第二单元《冀中的地道战》一文讲的是抗日战争中 ,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 ,地道的结构特点 ,歌颂了我国人民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本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是“理清课文的条理”。教学时 ,可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堡垒” ,巧妙设疑 ,采用读、画、议、说等手段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自读自悟。一、自学生疑 ,切入主题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 :你看过电影《地道战》吗 ?你知道冀中人民为什么要用地道进行战斗 ?它有什么威力呢 ?接着让学生自学课文 ,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通过联系上下文或生…  相似文献   

5.
一、以景激趣 小学生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冀中地道战>一课时,先投影地道的图像,然后说:"大家看,在这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家家相连,户户相通,人民利用地道打击敌人,保护自己.这种战斗方式叫做地道战.本文讲的是1942年至1944年间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利用地道粉碎日本鬼子大扫荡的情景."通过这个学习情景的创设,引起学生对本课的求知欲望,从而使他们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6.
对有些同学来说,数字可能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是,它们的作用却不可小视。在文章中,恰当地运用数字,可以使内容更加具体细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课文《冀中的地道战》在讲到地道的构造时,是这样写的:“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  相似文献   

7.
案例 《冀中的地道战》以说明的方法叙述了地道的结构和特点,反映了冀中人民无穷的智慧。一教师这样指导阅读: 师:地道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细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地道的样子,并画面出地道简图。画好后可互相修改。 [学生自读课文,画地道简图。接着同桌互相修改简图] 师: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画的简图[投影出示],你们认为须进行哪些修改?  相似文献   

8.
黄桂林 《云南教育》2004,(10):32-34
《冀中的地道战》以说明文的方式叙述了地道的结构和特点,反映了冀中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教学这篇课文,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语言能力和提升精神境界呢?请看下面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9.
巧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冀中的地道战》一文时,教师边讲边读边画图,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起来却枯燥无味,头脑中对地道并没有多少印象。采用投影教学,学生观看投影片,先看地上部分—冀中平原的一个村庄,再看村庄下面的地道,观察其结构。学生边观察边讨论,兴趣盎然,气氛非常活跃,很快就弄懂了地道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指导下的作业具有主体性、生活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等特征,尤其是作业设置要具有针对性。一位教师执教《冀中的地道战》第一课时,下课前留给孩子们的作业是:根据课文的内容画出地道结构图;找一找《地道战》这部影片进  相似文献   

11.
作业是课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单调乏味的抄写、默写、词句练习、单一重复的作业容易导致学生厌学 ,降低训练的效果 ,因此 ,课外作业的设计一定要讲究技巧 ,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业 ,融知识的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技能的训练为一体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以便更好地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教《冀中的地道战》后 ,我设计了这样一项作业 :根据课文中介绍的地道的式样 ,以任丘地道为例 ,结合课文中介绍大洞、小洞、气孔的特点 ,以及供民兵自己用的“警戒洞”和对付敌人的“陷坑”“迷惑洞”和“孑口” ,展…  相似文献   

12.
纪炳琪 《福建教育》2023,(17):60-61
<正>每当翻开《冀中地道战》这篇课文,我就会回想起小时候第一次观看电影《地道战》的情景。四十多年前的一天下午,村里的广播不停地放着:“晚上7点村电影院放映战斗片《地道战》,票价5毛钱,欢迎广大村民前来观看。”播音员还用本地话绘声绘色地把故事情节讲解了一遍。整个下午,我的心被地道战的故事情节挠得痒痒的,不停地幻想着八路军在地道里英勇战斗的场景。在那个年代,农村文化生活非常单调,我的家乡还没有哪户人家有电视机,但好在村里有一座电影院,那是当时最重要的文化娱乐场所。  相似文献   

13.
《冀中的地道战》讲的是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及地道的结构特点等。那么,在八年抗战的历史上,为什么在祖国其它地方没有出现、而独独在冀中平原上能出现这种震惊中外、使日寇闻风丧胆的地道战呢? 这是有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地理条件所决定的。任何一种新事物的产生都离不开当时当地的主客观情况。地道战这种斗争方式的产生,其历史条件是:当时日本侵略者疯狂地在冀中平原上实行大扫荡,残酷地镇压抗日力量,妄图首先在中国的华北站稳脚跟。另一  相似文献   

14.
《冀中的地道战》是小学语文教材第十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中 ,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 ,地道的结构特点 ,歌颂了我国人民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全文的内容紧紧围绕中心 ,逐层深入 ,条理清晰 ,语言平实 ,通俗易懂。本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是“理清课文的条理” ,侧重于阅读方法的指导。本课是读讲的重点例文。通过本课的学习 ,掌握理清课文条理的方法 ,对于本单元其它课文的学习 ,具有导向作用。根据修订版“大纲”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 ,设计思路如下 :1 抓住重点词句 ,读懂每个自然段 ,把握…  相似文献   

15.
执教:李凤 评析:黄桂林 由于生活积累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小学生语言还原形象的能力比较欠缺,因而阅读《冀中的地道战》时对地道的结构特点难以形成直观的理解,难以体会其结构的精巧和作用的奇特。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我注意根据教材内容和特点,恰当地利用乡土的有利条件开展活动,进行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教完《冀中的地道战》以后,我发觉学生对地道战这一独有的斗争方式颇感兴趣,便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地道战》,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为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当年抗日战争中,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雄善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光辉事迹,我组织他们联系本地的史实,瞻仰了嵩山储更上“江南抗日司令部”旧址,并请健在的许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性地发明了地道战。地道战是依托地道工事进行作战。“化无险可守的平原,为不可攻克的要塞”,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的伟大创举和奇迹。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说明这篇课文写抗日战争期间,冀中人民开展地道斗争,粉碎日本鬼子的“扫荡”政策的情形。时间是在1942—1944年。抗日战争期间,日寇侵占了我国许多地方。但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抗敌,给了敌人沉重的打击。冀中(即河北省中部)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敌后解放区的一部分。1942年,日寇在那里发动了最残酷最野蛮的“扫荡”。但最后终被我英勇军民所粉碎。这一课所写的地道战就是反映了当时的一部分情况。课文先概括地指出地道斗争所取得的胜利,接着介绍地道的构造和人民依靠地道打击敌人的情形。最后文章在着重指出地道战斗的重大意义后结束。  相似文献   

19.
一、横向联系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小学各门学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各门学科的学习可以互相促进 ,互相启发。根据这一点 ,设计一些与其他学科知识互相渗透的作业 ,学生很感兴趣。如《燕子》一课 ,让学生根据课文最后一段描写 ,创作一段反映春天生机勃勃的“五线谱” :电杆为分节符 ,电线为五线 ,燕子作音符。完成这项作业 ,既要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乐理知识 ,又要有对课文的深刻理解。又如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根据诗意画成一幅画 ;《冀中的地道战》画出地道的平面图。分别要在领会诗的意境 ,认真体会语言文字的基础上 ,运用绘…  相似文献   

20.
冀中地道战,在我国的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它表现出我国人民在抗击侵略者中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智慧。教学重点是: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理清课文条理。课文第4~7自然段对地道的式样、特点作了详细介绍,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好奇心理,紧扣课文中“简直是个奇迹”和“惊人的奇迹”展开教学。在学生理解“奇迹”的含意后,因势利导,依序设疑,启迪学生思维,从而领悟作者递增的思想感情。一、地道的式样奇课文第4自然段以任丘的地道为例,介绍了地道的总体结构,按地道的位置、大小和功能有条理地作具体介绍。可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