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和邻近的湘赣、闽浙赣等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反革命围剿。敌人采取碉堡推进,步步为营的“堡垒政策”。1934年4月上旬,重兵逼近中央苏区北部大门广昌。当时作为中共中央的“总负责”博古(秦邦宪)和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完全抛弃了毛泽东的军事路线,提出“拒敌于国门之外”、“决不放弃苏区寸土”的主张,在广昌摆开决战的架势,并亲至广昌前线指挥,和优势的蒋军硬拚。至4月28日,历时18天的广昌战役,最后以红军伤亡5500多人而告终。 广昌战役后,敌军稳扎稳打,步步向瑞金逼来。博古、李德心慌意乱,决定放弃中央苏区,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并成立了由博古、李德、周恩来组成的“最高三人团”统筹全局,博古负责政治、李德负责军事、周恩来负责监督军事计划的实行。 1934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86000多人,从江西的瑞金、于都和福建的长汀、宁化出发,开始长征。为了把一些辎重和印刷厂、兵工厂的机械等都搬上长征的征途,还雇了5000多名挑夫。因此长征的红军,犹如一只负重的笨象,在崎岖的山林中缓缓前进。蒋介石调集数十万大军,前堵后追,妄  相似文献   

2.
1933年5月.蒋介石政权动用近100万军队第五次“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农村根据地,并以50万兵力重点进攻中央苏区。前四次“围剿”中,由于红军贯彻实施了毛泽东的运动战方针,国民党军队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均以撤退告终。而这一次,由于毛泽东失去领导权,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采纳德国军事顾问李德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单项选择 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国民党军队的强大与红军力量的弱小 B.王明等人剥夺了毛泽东对红军的领导权 C.博古、李德推行王明的“左”倾错误军事路线 D. 红军放弃运动战与强大的国民党军队打阵地战  相似文献   

4.
何旭 《历史学习》2005,(10):30-30
大多数同志对“左”倾冒险主义在政治路线方面的错误尚未有清醒的认识。其中,一部分同志迷信共产国际的权威,丧失了对错误的判断能力,中国共产党自1922年加入共产国际成为其支部后,就接受其领导,而博古、李德等人就是当时共产国际在中国的代言人;另一部分同志来源于贫苦的农民阶级,虽然有满腔的革命热情,但思想水平和理论修养不高,因而他们都对博古、李德等人的政治“左”倾错误无法看清。此时如果提政治上的“左”倾错误,就可能引起党和红军的分裂,不利于党和红军摆脱困境,使革命转危为安,所以遵义会议在《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  相似文献   

5.
李德来华使命真相LIDELAIHUASHIMINGZHENXIANG⊙梁励李德是德国人,全名为奥托·布劳恩,1933年至1934年,作为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的军事顾问,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独揽红军指挥大权。他脱离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主观主义地推行...  相似文献   

6.
对于1933-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原因,在新教材中的相关表述如下(大象版回避没有表述):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在革命形势异常危急的关头,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继续革命的事业,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创建了许多块革命根据地,其中以毛泽东、朱德等同志创建和领导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是全国最大、最主要的根据地。它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中共苏区中央局所在地。在1933年1月到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前,又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全国苏维埃区域和红军的指挥中枢。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的:“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毛泽东、朱德同志直接领导的红军第一方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正由于中央革命根据地所处的重要地位,它的存在对各根据地的斗争是一个巨大的支持和鼓  相似文献   

8.
大约是在1937年的春节前,首长的西屋搬进来一位中年妇女。 首长对我(口述者1933年参加红军,曾任黄祖炎的勤务员。此处的“首长”指黄祖炎)说:“现在人手不够,你顺便给丁玲打水打饭,好不好?”  相似文献   

9.
教学“红军长征”或进行红军光荣传统教育时,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为啥没有红三方面军? 大家都知道红军有一、二、四三个方面军.为啥没听说有红三方面军呢?党中央原来是打算成立红三方面军的。1933年秋中央军委计划把红军第七,八、九,十这四个军团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但后来这些部队的一部分组成“北上抗遣队”走了,一部分跟红一方面军长征了。这样,成立红三方面军的计划没有实现。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一章“红军的长征”一节最后说:“第二年(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这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用得不妥.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卫农红军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胜利会师60周年。那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时间与地点究竟在何时、何地呢?现行高级中学《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必修)第20页;“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刘志丹等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第二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二方面、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宣告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辞海》(1989年版)第98页载《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图》上注释说:“1936年10月,红军第  相似文献   

12.
《教学考试》2023,(8):75-80
<正>[原创试题1]重温中共百年党史的“红色记忆”,盘点各地的红色革命圣地,从革命文物中探寻历史,了解中共“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的光辉历程。下表中分别为中共二大会议旧址和遵义会议旧址照片,这两处现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分)有学者阐述遵义会议会址的入选理由:遵义会议总结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纠正了博古、李德“左”倾军事路线错误,确立党对红军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解决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我党我军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深切怀念毛泽东同志在长征中的丰功伟绩。正是由于毛泽东同志的卓越贡献,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取得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胜利。一、“通道转兵”使红军避免了落入敌人陷井的危险。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虽然经过苦战杀伤了不少敌人,但终不能打破蒋介石发动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我党经过长期聚集起来的红军遭到重大伤亡,根据地日益缩小。到了1934年秋,在敌军一步步逼近的严重形势下,不得不退出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开始长征,实行战略大转移。  相似文献   

14.
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OttoBraun),1900年9月28日出生在德国慕尼黑城郊的伊斯玛宁镇。李德为其在中国活动期间所用的名字。他于1932年春来中国,1933年9月底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后经共产国际批准担任军事顾问。一直到1939年秋离开中国,投身中国革命7年多,有他可取的献身精神。然而,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期间,他在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红军长征中的洋顾问⊙郭祥贵⊙在举世闻名、史无前例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有一位外国军事顾问,他的名字叫李德。李德,德国慕尼黑人。原名奥托·布劳恩(OttoBraun)。在华工作期间化名李德、华夫。他早年参加过创建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的战斗和德...  相似文献   

16.
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的静宁、会宁胜利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它宣告了蒋介石的几十万军队对红军围追堵截的彻底破产。使中国革命出现了新的转机。但是,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的张国焘却没有看到即将到来的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涨的有利形势、继续推行右倾逃跑主义路线、借口宁夏战役计划、命令部分红军西渡黄河、进行西征、企图建立甘青宁新根据地、实现其蓄谋已久的“西北计划”,结果使西征红军在河西走廊地区几乎全军覆没。红军西征的失败、宣告了张国焘的“西北计划”彻底破产,党中央反对张国焘右倾分裂逃跑主义的斗争取得了彻底胜利。  相似文献   

17.
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完成长征。当时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日趋高潮。12月下旬,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会后,我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斗争,这种斗争的一个重大步骤,是在1936年初,我党以“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和“中国人民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名义,组织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于2月17日发布《东征宣言》,宣布红军“为实现抗日,渡河东征”。20日红军突破天险黄河,开  相似文献   

18.
1932年,日本发动了“一二·八”事变,驻守上海的国民党十九路军爱国官兵,不顾蒋介石的阻挠奋起抵抗,深受人民的赞扬。蒋介石出卖淞沪抗战,十九路军被调往福建“剿共”,屡为红军挫败,处境维艰。该军领导人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等一部分反蒋势力,于1933年11月在福州发动了著名的福建事变。  相似文献   

19.
东北抗日联军的服装样式,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经过认真、严肃研究后制定的,被称为“红军服”、“红军帽”。东北抗日联军服装的样式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黑龙江省受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较早,1920年10月这里就建立了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20.
今年10月22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于1934年10月10日被迫从瑞金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除陕北红军外,其他革命根据地的红军也先后退出原来的根据地进行长征。红军长征历时两年,转战14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共进行了近600次战斗,战胜了国民党几十万重兵的围追堵截。同时,红军将士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了险山恶水,表现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共产主义情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宝贵条件。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刊出红军长征中的几个片断,以飨读者。——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