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极为密切,取决于大气扩散稀释能力。而大气扩散稀释大气污染物的能力则取决于大气的活动情况,即取决于大气的稳定性。大气的稳定性越差,则活动能力越强,扩散稀释大气污染物的能力也就越强。任何能够影响大气稳定性的因素都会影响大气对污染物扩散稀释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污染物排入大气后,能否引起严重的大气污染,一方面取决于污染源的状况,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稀释速率。当一定数量的污染物排入大气后,如果在近地层大气中不易扩散而聚积,就可能造成严重的污染。可见,气象条件是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因素很多,一般包括大气稳定度、垂直和水平温度梯度、低空风场引起的平流动力输送、地面粗糙度、湍流运动、雨雾等。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以一定的传输和扩散规律决定大气污染水平的高低,并由此使各局部区域污染程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得最佳的大气环境污染物扩散数值计算解,以实际问题为对象建模,通过CFD数值模拟计算,研究大气湍流度设置对泄漏燃气浓度计算结果的影响,并结合临界雷诺数理论,分析得出了燃气扩散问题的临界雷诺数。模拟计算结果对大气环境数值计算及燃气扩散问题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主要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能力来分析云浮市低能见度变化规律及原因.根据云浮近40年的气象资料,分别做了雾、日照等的统计,并做图加以分析.结果表明,云浮市的低能见度状况不仅受地理环境、大尺度天气现象如季风和降雨量等的影响,还和近地面风速、大气稳定度、逆温层等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宁波市大气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宝章 《科技通报》1994,10(1):38-42
根据宁波市现有大气污染源和长期气象资料,选用平流扩散模式和轨道烟流模式相结合计算宁波市SO_2年日平均浓度与环境质量目标的差值。充分考虑当地大气污染物传输、扩散规律,采用简易的模式求取各单元的SO_2平均允许排放量,即为该单元的SO_2容量。其它气体污染物也可用同样方法计算,该方法简单、直观、能定量表示,计算结果比较符合宁波市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王伟平 《科技通报》2023,(6):102-106
为提升城市大气环境,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城市大气污染存在的煤烟型污染占比过大、多数城市大气污染从工业烟尘污染转型为汽车尾气污染、中小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问题,发现微风天气下风速等级与大气污染物浓度扩散速度成正比,建筑物平均层高与大气污染物扩散速度成反比;晴天无风天气下,早晨与傍晚上下班高峰期间大气污染浓度较高;特殊天气,下雨、下雪、阴天的天气状况具有净化空气功能,有雾天气大气污染浓度上升。为此,本文提出科学规划大气污染治理布局、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改善能源结构、扩大绿化面积、完善各项机制管控、加强大气环境污染监管力度等综合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北京城区北护城河为例,探讨具有不同物理结构的河岸带对交通污染物扩散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季节,不同物理结构的河岸带对应不同的ρ分布和最大质量浓度落地点xρmax,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其中,与线源水平方向上的距离对xρmax的影响最大,但需结合其他因素综合分析xρmax在河岸带或河流中的相对位置;与线源垂直方向上的高度H对ρ和xρmax均有影响.同时,线源源强和气象参数(如大气稳定度和风速)对交通污染物的扩散特征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室内建筑污染区域会受到空气对流作用的影响,导致污染物的扩散方向和扩散速度都发生无序变化,污染区域呈散乱分布。传统的室内建筑污染扩散程度计算是基于污染物均匀分布的区域进行计算的,忽略了空气对流作用对污染区域均匀分布的影响,导致无法准确计算室内建筑污染扩散面积。为了避免传统方法的弊端,提出一种基于移动区域优化算法的室内建筑污染扩散面积的计算方法。利用对室内污染物区域边缘的空间位置提取数据建立模型,利用模型计算出污染物扩散过程中的污染区域面积,对扩散过程中的污染面积误差进行补偿处理,实现了对室内建筑污染扩散面积的准确计算。仿真实验表明,利用该算法能够对室内建筑污染扩散面积进行准确计算,从而准确判断出室内污染扩散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凯里市环境空气的历史变化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凯里市以降尘、二氧化硫和TSP污染为主,表现为典型的煤烟型污染特征,城区环境中的颗粒物已成为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2009年以后,通过一系列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城区大气环境得以明显改善。但采暖季节民用燃煤增加,大气扩散条件不好,造成凯里市冬春季大气污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1项目简介该项目由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项目承担单位: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目前我国重点城市环境监测站已基本实现了大气等污染物地面定点连续、实时监测,但空中数据及垂直分布特性尚无有效设备进行测量。车载测污激光雷达系统是新一代大气污染监测高技术产品,它能对大气中O3、SO2、NO2和气溶胶颗粒物等污染物进行大范围和垂直距离的连续、实时、快速监测,还可以对污染物排放源进行非接触式监测和对污染物扩散进行跟踪等。该项目研制开发完成的车载测污激光雷达系统,将成为城市大气污染预报、预测和预警的关键设备之一,将直…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大气污染物众多,情况严重。运用灰色关联法对空气质量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影响污染物浓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关大气污染的治理建议。结果得出:公共交通运输和生产、能源消耗对大气污染物影响严重,加强城市绿化可有效减少氮氧化物。  相似文献   

13.
大气模型是评估新建和改建项目对大气环境影响的有效方式,也是评价大气污染源对环境影响的最好方法,回顾了大气污染扩散模型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大气污染扩散的主要模型,简要分析了GIS与大气模型整合的主要技术问题,并指出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大气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逐渐成为热点关注问题。文章系统回顾了大气环境污染的健康效应研究的发展历程,从流行病学和致病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大气颗粒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对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的健康效应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展望了未来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何建国 《青海科技》2001,8(4):40-41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环境要素之一。正常情况下,由于空气的流动和动植物的代谢作用,大气的化学组成是较为稳定的,空气是清洁的。随着人类活动的发展,必然会对大气产生影响,不良的影响超过了大气的自净能力,就会造成污染,使大气环境质量恶化。据统计,我国2000年工业粉尘排放量1092万吨,烟尘排放量1165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995万吨,这些污染物直接危害着人群的身体健康,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带来了不利影响。1 大气污染与主要污染物来源 大气污染主要指介入大气中的物质、能量和生物等超过大气环境容许量,直…  相似文献   

16.
针对火力发电厂排放颗粒对大气污染的监测分析问题,文中介绍了火力发电厂的排放污染物的现状,探讨了火力发电厂排放颗粒的监测分析,主要有监测颗粒应用的仪器、火力发电厂大气颗粒的测定和火力发电厂大气颗粒,探讨了风速的影响和温度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5,(24)
随着国家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力度不断加大,对环境监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原有的环境监测方法已不能满足需求。由于GIS技术具有处理空间信息数据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到环境监测领域。但传统的GIS监测技术存在数据共享性差,无法实现多用户的输入和查询,难以面向大众等问题。本文基于WebGIS,利用ASP.NET平台结合高斯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型,提出了新的环境实时监测分析与预测方案。设计实现了环境污染物扩散预测分析系统,加强了环境监测数据管理与分析的实时性和可共享性,能为企业和环境管理部门提供更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正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三,是自然界最重要的水体组成部分。近几十年,随着沿海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海上石油开采、船运活动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一些有毒有机污染物和金属元素等纷纷被带进海洋,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后果,整个蓝色地球逐渐变了样。海洋污染中陆地污染源占了80%甚至更多,它们通过江河径流、大气扩散和雨雪等降水形式,最终汇入海洋。  相似文献   

19.
"十三五"规划提出"绿色发展"后,上海市实施了一系列的大气治理措施,为了研究其成效,应用2015年~2018年的大气污染物数据及相关统计数据研究了上海市的大气污染物变化规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上海市的主要超标污染物为PM2.5、PM10、NO2三项;②污染物在月尺度上呈"U"型分布;季节尺度上有明显季节倾向,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年尺度上,PM2.5、PM10、NO2近四年均在改善,但其超标依然严重,尤其是PM2.5;③PM2.5、PM10、NO2与除与气压呈正相关外,与其他因素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略有差异,另外不同季节影响大小也略有不同,总体上上海市大气污染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20.
ISC3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型核心算法是美国环保总署(EPA)提出一种算法,它包括ISCLT3长期模型和ISCST3短期模型。目前这种模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区域大气环境综合评价中,使用该模型可以得到与真实环境较为接近的值,这里基于该模型得到一系列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