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水帘洞铜多金属矿为近期河北省承德地区东南部多金属找矿的新发现,普查中施工的槽探、坑探、钻探工程揭露了部分矿体,现正在详查施工过程中。矿区矿体受围岩、构造、岩浆岩多因素控制,蚀变特征、矿化特征独特,找矿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2.
TANSRIFT铜矿床是一种砂岩型铜矿床。通过地质填图、槽探和钻探等手段基本查明矿体和矿化带的分布、规模形态、产状以及品位变化,进行储量预测。观察和研究地质特征,综合分析矿体和矿化特征,总结了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3.
苏汰沟小苇子沟银多金属矿为近期河北省承德地区北部多金属找矿的新发现,普查中施工的坑探、钻探工程揭露的矿体,展示了良好的找矿前景,现正在详查施工过程中。矿区矿体受围岩、构造、岩浆岩多因素控制,蚀变特征、矿化特征独特,找矿标志明显。  相似文献   

4.
西藏当雄县拉屋铜铅锌矿成矿规律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当雄县拉屋矿是以铜、铅、锌为主的典型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在前人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地质详查实践成果资料的研究和对比,从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等方面与成矿的关系探讨了矿床成矿规律,文章对今后矿区及其外围的找矿和探矿工作以及扩大矿床远景规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辽东南地区的金矿床与中生代岩浆活动关系密切。本文从岩体的时代与产状、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副矿物等方面,探讨辽东南地区岩浆岩特征与金矿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建平县小黄杖子地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主要地质因素对成矿有利,与铜矿关系密切的中~基~超基性脉状岩体发育。区内2条长达近1000m的含铜闪岩矿化带,呈北西西向、北东东向展布。含铜闪岩矿化带分布与HT1和HT2两处1/万铜土壤异常分布范围高度重合。区内具备找寻赋存于超基性脉状岩体中的铜矿体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赛音呼都格矿区进行地质详查工作,查明了该矿区的区域地质概况、地层、构造特征、岩浆岩及脉岩的空间分布,根据查明的矿床特征与类型,探讨了该矿区的矿床成因及其矿石工业利用性能。  相似文献   

8.
数字地质填图是基于数字填图系统(RGMAP)进行地质调查的一种新手段。本文结合1:50000南卜塔亥幅、银号幅数字填图经验,详细介绍了数字填图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中从野外到室内以至形成最终阶段成果的过程。说明数字填图实现了多源地学空间信息的计算机全程化和无纸化,提高了地质专题图件制作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白云荒甸子金银矿床位于辽东金矿化集中区青城子矿田北东部。文章通过对白云荒甸子金银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和主矿体70号金脉带地质特征的阐述,说明金矿体与地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区域地质调查是基于数字填图系统(RGMAP)进行地质调查的一种新方法,其最终成果要反映在一套地质图件上.数字实际材料图是基础性的图件、是衡量图幅成果、提供信息的空间检索及数字地质图的资料库,也是建立实现对多源、多比例尺和异构数据一体化管理的综合数据模型,合理的编绘显的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舷1:50000南卜塔亥幅、银号幅数字区域地质填图实战经验,详细介绍了数字实际材料图形成过程与编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规范矿产资源勘查中地质填图有效开展,提高地质填图工作质量、实用性与指导性,保障矿产勘查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根据《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及相关规范、标准、要求,本文针对固体矿产勘查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地质填图工作的要点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内江科技》2015,(5):74-75
大山铜矿位于凉山州会东县鹿鹤乡,是一个以铜矿为主的多金属矿区。本文运用矿床地质学、成矿构造学、矿物岩石学等方面的理论,结合对矿区成矿条件的研究,对大山铜矿区域地质成矿条件和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大山铜矿主要发育于辉绿辉长岩体之中;蚀变现象发育的地段是矿化富集带;构造破碎带、裂隙节理发育的地段也是矿化现象发育的地区。通过对矿区的找矿标志进行总结,以指导矿山今后的生产及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对栾川秋水沟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以及铅锌矿(化)体的矿石质量、矿体特征等控矿因素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区铅锌多金属的矿化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了遥感技术在煤田地质工作中的大比例尺地质填图、矿区水文地质、普查找煤和煤田预测、煤层气资源调查、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实践与取得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5.
卢清地,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三十多年来,他潜心基础地质野外调查和陆相火山岩区填图方法的探索研究,常年累月工作在条作艰苦的火山岩区,他在火山岩区地质填图方法上不断创新,将双重填图法发展完善成为“火山构造-岩性岩相-火山地层”三重填图法,实现了火山岩区地质填图的一次重大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6.
《内江科技》2015,(7):71-73
普光地区长兴组具有发育生物礁储层的沉积背景,长兴组埋藏深,地震资料分辨率低,生物礁储层预测困难。为此,本文依据该区块沉积特征,综合多种方法对研究区的生物礁进行了识别。首先基于正演模拟结果和连井地震剖面,归纳总结了生物礁的地震响应模式;然后利用地震剖面分析技术、层拉平技术从剖面上识别礁体;最后基于三维地震数据体,应用相干体识别技术、层属性分析技术对长兴组生物礁的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刻画,较好地描述了长兴组生物礁的形态和展布特  相似文献   

17.
安徽沿江地区地处长江深大断裂带的中部,构造上隶属由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在T2-J2发生陆-陆碰撞形成的大别造山带的前陆带.在J3-K1时期,区内发生了岩石圈伸展减薄背景下的碰撞后到岩石圈拆沉背景下的造山后岩浆活动和相应的壳幔相互作用.形成了广泛分布的碰撞后到造山后火山.侵入杂岩组合.碰撞后岩浆活动大致发生在125~145Ma,铜陵地区辉长岩包体和大量堆积岩的形成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开始,而富碱岩浆岩的形成标志着这一时期的结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岩石中,繁昌盆地中的中分村组和赤砂组火山岩以及南部侵入岩属于碰撞后岩浆岩组合中的过铝质的长英质岩套;由中部铜陵地区的中酸性侵入岩和北外带侵入岩等构成的中钾-高钾钙碱性岩系和由铜陵地区的中基性侵入岩、庐枞盆地龙门院组和砖桥组火山岩、宁芜盆地龙王山组和大王山组火山岩以及沿长江两岸呈NE方向分布的富碱岩浆岩构成的橄榄安粗岩系属于碰撞后岩浆岩组合中的准铝质的镁铁质-长英质火成岩岩套.造山后岩浆作用大致发生在105~125Ma.宁芜地区辉长岩的侵入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开始,而宁芜和庐枞地区过碱性岩的形成标志着这一时期的结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岩石中,由繁昌盆地蝌蚪山组火山岩和庐枞盆地双庙组火山岩以及宁芜盆地辉长岩侵入体组成的碱性岩系和由庐枞盆地浮山组火山岩和宁芜盆地娘娘山组火山岩组成的过碱性岩系属于造山后碱性-过碱性火成岩岩套.与碰撞后到造山后岩浆活动相对应,在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发生了两期壳幔相互作用.其中早期壳幔相互作用表现为起源于岩石圈地幔上部圈层的底侵玄武岩浆与中下地壳间强烈的相互作用,而晚期壳幔相互作用表现为起源于岩石圈地幔下部圈层的玄武岩浆与中下地壳间微弱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应用地震资料、测井资料、钻井资料制作合成地震记录,进行精细井震标定,明确含油砂体在地震反射中的位置;通过制作相干体切片指导断层平面组合,分析断层展布规律;通过目标砂体沿层地震属性切片、精细对比目标砂体在地震波形剖面和地震属性剖面上反射特征的变化综合描述储层平面分布形态,为复杂地区薄层砂体油藏评价和储量研究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红光牧场一带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圈定成矿远景区,利用激电中梯面积测量圈定矿化范围,通过探槽揭露,结合部分激电测深剖面查明矿化体的倾向和顶板埋深,布置钻孔查证,发现多条以银为主的多金属矿体,为今后找矿指明方向,同时,强调了综合方法找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根据八河川老人沟铁矿详查报告结果显示,本区共发现12条矿体,其中7条为矽卡岩型磁铁矿,5条为鞍山式铁矿。鞍山式铁矿产于鞍山群通什村组,呈孤岛状残留体零星分布在混合花岗岩。矽卡岩型铁矿产于燕山期岩浆岩和辽河群碳酸盐岩的接触带,共生矿产有钼、铜等多金属矿。宽甸地区矿产丰富,分布于各个地质历史时期,仅铁矿一种,太古宇鞍山群、远古宇辽河群及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侵入形成的矽卡岩均有铁矿形成。研究该地区成矿地质特征和成因,对于明确找矿目标和方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