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平 《江苏教育》2007,(19):1-1
校长需要理想.是因为教育需要理想。理想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目标,校长与广大教师一样,是人类实现这一理想的使者,校长应该是追梦者,也是理想的播种者。理想是一种竞争力,它可为人们在现实与未来之间提供一种“张力”.这种“张力”是一种发展力或牵引力。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对理想的人与现实的人之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开始是从理想的人的类本质出发.来说明现实的人的异化性质;后来则从对现实社会的经济关系分析出发,来规定人的现实本质,并说明理想的人的现实性。马克思的哲学分析方法的独特性在于把社会物质生产作为统一理想的人与现实的人的基础,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它既不同于经验主义的方法也不同于人本主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博采     
市场经济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1.理想的现实化。在商品经济的社会里,学生追求理想往往是一种量力而行的理想。他们把理想的实现与现实的成功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现实的成功往往靠机会、努力和独创性,因而这三种东西就成了他们寻找的对象。  相似文献   

4.
追求地平线     
理想是天空.现实是大地。这天空与大地交在一点,就是人生的地平线。  相似文献   

5.
理论话语并非是学者的专利,现在我们时常感受到,许多校长和教师的文章和谈话更像是学者。令人尴尬的是,有些校长的管理和教师的教学并不如他们写的和说的那么精彩和深刻。就大多数校长来说.他们有远大的教育理想,对教育也有深入的思考,但当现实与理想、实践与认识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陷入现实与实践的困境,难以通达理想与认识的彼岸。要实现现实与理想、实践与认知的统一,需要一种知性思维的参与。  相似文献   

6.
《中学文科》2008,(1):95-98
【考点与热点分析】 1.考点:①人生与理想的关系。②理想的作用。③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④理想的实现与人生规划的关系。⑤具体理想的可变性。⑥实现理想的共同道路。⑦学习压力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⑧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理想的知识观在现实中却总是不那么理想。理想知识的丰富与现实中的单调;理想中的有用与现实中的无用、理想中的有趣与现实中的无趣之间存在着无法割断的矛盾。本文试图把学术之争与现实改革之争区分开来,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8.
回避现实     
史德禄 《高中生》2012,(5):11-11
回避现实的人.未来更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当代职校生》2004,(9):39-39
曾看过一篇文章.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常人在现实中一点点舍弃理想,去兑付现实。”想想也是,现在谈及理想.我们还能像儿时那样底气十足地说出来吗?也因此在人生的瀚海中我们会迷失方向.需要有座灯塔能为我们导航。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是基于感性实践活动的,与人的实践活动相关联,它区别于现存。而理想区别于空想,根植于现实的历史境域,并且是一个实践问题。在马克思看来,现实与理想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人们改造现实总是遵照特定的理想;另一方面,随着现实的变化,植根于现实的理想必然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
张炜是一位热衷于理想主义创作的作家,但他又是在现实中生存的作家,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本文意在通过小说人物理想与现实,人物生存的现实境域与对民间大地的幢憬,民间叙事的探索与现实语言的追求之间的矛盾的揭露来阐述《刺猬歌》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创新人才培养上观念与现实的冲突有三:培养目标上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新教学观念与教学实践的冲突,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与教育环境的冲突。只有充分化解这些冲突,才能真正发挥观念指导实际的理论功用.  相似文献   

13.
教育理想之所以是理想而不是空想,就在于它与教育现实联系密切。从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之关联出发,可将教育理想的存在形态分为三种,即价值形态教育理想、知识形态教育理想和实践形态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14.
以理论生产和知识生产为业的人。常常会忽略“现实”,或者以理想的现实替代真实的现实。这似乎成为我这样的大学研究者的习惯。但随着教育田野现场的长期浸润,对教师日常生存方式体认的加深.我开始有了对一种鸟托邦式冲动的警惕:以抽象的冥想替代具体的现实。教师周遭面对的是坚硬的现实,它常常让我们无奈地发现理念的虚幻甚至虚妄.总是轻易地击穿各种以理想的名义刻意炮制的光环和泡沫。  相似文献   

15.
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老问题,所谓理想,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的设想和向往。是“应如何”,“应怎样”。理想虽然不能脱离现实,但理想和现实的不一致是必然的,因为理想要高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绝对一致反倒是不可能的,只存在于“理想的”境界之中。理想与现实的不一致,有不同的情况,不同的表现。把完全离开现实的肥田沃土而抽象化的理想,同活生生的现实对比,显然是一种不一致。而把理想同理想化了的现实对比,也不能找到多少一致。还有一种情况,有的人从个人和个人利益出发,以眼前的暂时得失和私欲的满足为标准所确立的“理想”,同变革中发展中的现实相比较,不但会发现诸多不一致,甚至会感到茫然若失。其实,后一种“理想”绝非真正意义的理想,只不过是一种脱离实际的主观愿望,主观想像。在一部分大学生中弥漫的“理想破灭感”,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现实与理想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统一的关系。现实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想同样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与理想是马克思主义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维度,舍弃任何一个方面,都会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现实与理想的内在关系,对于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神,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客观分析了中职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着理想与现实之间明显的冲突,这种冲突集中表现为资源与效益的严重错位。提出了可行性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仙境是虚构出来的。陶渊明在这篇只有三百多字的短文里.写出了一个和现实社会完全对立的,和平,宁静,平等、安乐、理想的社会。建筑了一个虚无飘渺的“空中阁楼”。通过这个离奇的构想,强烈地感到现实的真实.进一步说明人们对理想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正>理想是生活的信念与目标,现实是真实的生活。理想如果脱离现实,人就会处处碰壁,被现实的火焰灼伤。而生活如果没有理想,人生就只剩下苟且。作为一名教师,既要有仰望星空的理想,也要脚踏实地,将教育的理想扎根于现实,兼顾教育理想和教育现实,做一个扎根于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残酷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心理带来重重困惑:理想择业与现实择业的矛盾、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矛盾、理想教育与现实教育的矛盾。高校德育应从渗透大学生择业观念矫正、就业常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择业心理教育等方面入手,消除大学生心理困惑,使之以积极姿态面对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