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乙克连 《考试周刊》2012,(82):40-4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阅读是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的语言。”在语文试题中。阅读理解不仅占有很大比例,而且学生不易掌握。那么怎样让学生不仅对阅读理解感兴趣,而且做得正确呢?在阅读教学时,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能引导学生进行更广泛的阅读:阅读亲情、阅读社会、阅读人生,使其形成正确的情感体验,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一种情感与认知融合的个性化心智活动。阅读教学必须高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积极展开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3.
当前,阅读教学中出现最频繁的词语就是“情感体验”,《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阶段目标、基本理念中也注重并强调了这一点。因此,阅读教学中必须注重发掘情感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人们往往关注的是教学中的认知因素,对情感因素则缺乏应有的重视,只重视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忽视了引导学生去体验文章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使学生失去感情陶冶和培养的大好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语课程标准》指出,语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心理学的理论认为,体验是一种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也是促进智力发展的途径之一。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借助各种感官和认识、情感、意志等心智,全身心投入的一种实践活动。它的核心是用真情实感去体认一个实在的、全面的、有滋有味的情感世界。这就表明,体验既是认知的,又是情感的。学生学习的每一篇课,都是作情感与思想的载体,由此看来,在语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作者写文章是“情动辞发”,学生读文章则是“披文入情”。阅读教学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感知语言文字,而后经过形象再造,使文章刻画的形象呈现在头脑中。这样学生就能进入课文所描述的艺术境界,领会到文中语句的精妙,领略到文章的情趣,真正达到“物我同在”、“人我同在”、“我在情境中”。受到这种情景的触动,必然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从而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因此,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识,仅有理性思维是不够的,还须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的感情和课文所表达的感情共鸣。学生入情入境的阅读,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敏感的心灵、丰富的体验、细腻的感受,即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8.
自教育新课改创新理念推行以来,我国教学方法呈百花齐放态势并充实教育体系,为教师教学创新营建良好氛围。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迸发及体验方略进行分析,旨在充实当前小学情感体验教学法应用体系,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朗读传情的作用很重要,它是学生与课文情感共鸣的常见手段。有感情朗读是将课文的感情通过恰当的声音表现出来,朗读有传情的功能。情感是教与学的催化剂,有了师生情感的纽带,会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要把爱生之情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情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浪花,教师用情感染学生,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在情感的激流中受到陶冶,培养他们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我就阅读教学中如何让情感牵动学生的心灵,谈谈  相似文献   

11.
孙林 《教育现代化》2006,(1):103-103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现象是否适合人或社会的要求而产生的体验。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完整的情感过程应该包括主观体验、生理反应和表情动作三个基本成分。  相似文献   

12.
董瑛 《教师》2014,(34):64-64
语文是一门具有独特的情感特性和人文内涵的学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体验文本的情感内涵,开启学生的情感闸门,使学生因“情动而辞发”,以此丰富知识,锻炼思维,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优化课堂效果,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据不完全统计,“体验”一词,见诸《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有18次,代表性的提法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思想感情的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然而,从阅读教学双边活动的实际操作层面而言,对“体验”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议而不行”的谈兵形式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旧的《教学大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更为明确地将语文课程定性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对于课程目标的表述更是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了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15.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此可见,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刻画领袖人物、英雄人物、仁人志  相似文献   

17.
理性激动: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体验的和谐之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春莲 《教学与管理》2009,(11):117-118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但从目前的教学实际看,学生的情感体验有被“过度操纵”的倾向。尤其是在一些公开课上,教师往往把学生是否达到情感体验的“巅峰状态”视为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甚或是唯一标志。于是,费尽心机一味地追求情感体验的“巅峰状态”,试图无限放大体验状态的上限,这使阅读教学走进了“唯情”、“滥情”、“矫情”的误区。华东师范大学张华教授认为:情感体验立足于人的精神世界,同时也指向于对现实世界的思考、理解和超越。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情感体验。”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教学中教师要以教师积极的情感为载体,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学生主体的生活入手,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观察文中插图,组织生本对话,展示独特的情感体验;观察文中插图,组织生本对话,展示独特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9.
语文阅读教学要根植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笔者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执教的《朋友》一课,整堂课中窦老师着重通过品味语言、想象情境、体会人物心情来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个性,读出情感。  相似文献   

20.
情感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些态度的体验或感受。这是人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心理与态度上的反映。人们在与任何事物的接触中,总是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情感,并非无动于衷,常常会产生满意或不满意,愉快或不愉快,热爱或厌恶,欣赏或遗憾等态度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