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假定性",就是舞台的局限性。尽管幻觉主义戏剧排诉舞台假定性,但它最终又无法摆脱假定性。因此,舞台美术创作不受幻觉主义框框的束缚,寻求和创造多种多样的舞台假定性手段,并在演出中加以运用,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实践证明被广大观众所认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戏剧舞台的变化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从传统舞台到现代舞台的几种变化形态所导致的舞台物理和心理距离的变化,并对随之所产生的舞台幻觉、戏剧贫困化、戏剧假定性、戏剧性、反文学性等一系列舞台审美形态的变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舞台假定性是新时期话剧演剧的重要美学原则.戏剧家在导演、表演、舞美等方面的探索与变革,突破了长期以来中国话剧舞台斯坦尼体系独尊的局面,中国话剧舞台艺术创造更为绚丽多彩.而如何处理舞台假定性与戏剧传统,尤其是舞台假定性与戏剧精神的关系,新时期话剧演剧也给人们留下了必须认真思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一、剧本的假定性:戏剧最重要的本质是其假定性,新时期戏剧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剧作家在创作中要大胆地假定。二、舞台演出的假定性:主要指假定性手法  相似文献   

5.
戏曲电视剧作为戏曲与大众媒体联姻的产物,写意与写实两种表现手段的矛盾自其诞生起便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戏曲电视剧的优势当在于通过影视语言高质、高效、新颖的复现戏曲的舞台性。故分析"舞台假定性"与"镜头假定性"的核心,进而找到调和表面矛盾的二者的突破口,是为研究此门类艺术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6.
布莱希特是德国著名戏剧实践家和理论家。长期以来,西方戏剧都为亚里斯多德的“模仿”论所左右,从古希腊悲剧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家都追求“给大众以真实幻觉”。布氏登上戏剧创作舞台以后,一直力求打破亚里斯多德的幻觉主义,追求建立“在生动的表达中叙述”的史诗剧观,他曾将这种史诗剧观命名为“异化”或“陌生化”。1935年,中国戏越大师梅兰芳应邀访问苏联。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现代主义小说,在融合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过程中,创作主体的社会意识介入,影响了其"艺术的假定性"原则的运用、艺术感知方式转化和创作文本的哲学性超越,表现出新奇怪诞的艺术内容缺少西方现代主义那种深刻独特的哲学意识作依托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泉州木偶戏具造型风格及审美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偶的身份本体是雕塑,但它的身份主体却是一种戏具,所以它与一般雕塑所追求的终极美学价值是不一样的。通过对作为戏具的泉州木偶展开分析,认为其在雕刻时十分注重假定性、戏剧性和装饰性等舞台规律,从而塑造出数百个个性鲜明的舞台形象,折射出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透视法”的应用在西方绘画中是与他们的“幻觉主义”的“写实”画法息息相关,这种“幻觉主义”的艺术形式又是直接服役于“叙事”性绘画的美学需要。而中国绘画传统自始至终一直停留在所谓“远景短缩”的阶段,始终也没有表现过西方绘画中所能表现的“焦点透视”的关系,其根本原因是一种追求艺术表现力的美学上的探究。  相似文献   

10.
古典戏曲的舞台装扮有着相对独立的视觉感受及美术意义。色彩以其生理上所造成的错觉与幻觉、美术上所具备的变形与疏离,具有极其强烈的舞台饰美功能,不仅能够辅助人物角色剥离原始体貌特征进行变形重塑,而且能够幻化出高于现实生活的审美意象,是古典戏曲人物造型及舞台装扮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契诃夫的多幕剧《海鸥》作为"喜剧谜团"的典型代表,一方面在文本上继承轻松喜剧的传统,透过独特的静态化特征反映出契诃夫深刻而冷酷的艺术观照;另一方面在舞台上为后世导演所重视,以极具反假定性和先锋性的艺术手段凸显了契诃夫文本背后的笑意。  相似文献   

12.
戏剧是假定的艺术,假定性是戏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必备要素。假定性是戏剧艺术的共性。演员扮演角色是戏剧艺术中最根本的假定。它们通过观演双方共同约定,使戏剧的假定成为了可能。正是戏剧假定性才赋予了戏剧的戏剧性,离开了假定性,戏剧不能称之为戏剧,戏剧也就失去了戏剧性。对于戏剧艺术而言,假定性是戏剧存在的前提,缺了它,戏剧就会丧失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西方现代主义戏剧在中国剧坛的两次回响,对中国戏剧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使带有浓郁现代主义色彩的戏剧在中国风靡一时,而且促进了中国戏剧观的更新,促进了中国戏剧的现代化和民族化进程。“五四”时期,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既促使中国戏剧完成了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又促使艺术家们开始了对话剧“民族化”的思考与探索。新时期以来,西方现代主义戏剧彻底打破了中国话剧原有的美学体系,使话剧艺术从写实性的再现艺术向假定性的表现艺术转化,向中国戏剧传统回归,促进了中国话剧的“民族化”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4.
自我中心主义的基本特征是自私和自傲,它实际上是一个由病态的自爱和自尊编织的幻觉牢笼,使人无法正视自我与世界之间的真实关联。自我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势必造成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紧张和冲突,是人际失和的重要根源。先秦儒学中的"忠恕之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直报怨"等思想资源无疑对克服自我中心主义,走向人际和谐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真实主义歌剧于十九世纪末期登上歌剧舞台,在整个欧洲歌剧史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本文从真实主义歌剧的剧本、重唱与合唱、器乐曲及唱法四个方面阐述了真实主义歌剧的独特的音乐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6.
在舞台技巧上,怀尔德戏剧中时空处理的写意性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想象力。空舞台、虚拟性和舞台监督的设置摆脱了西方传统戏剧箱式布景的束缚。这些有中国元素的舞台技巧要求观众共同参与戏剧表演从而打破了幻觉效果。怀尔德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中国戏剧的影响。他在接受中国戏剧元素的基础上做出了超越性的发展,使他的戏剧具有永恒的美学价值和道德说教意义。这说明作为人学的戏剧文学超越了历史和国度的界限。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现代主义小说,在融合西方现代主义学思潮的过程中,创作主体的社会意识介入,影响了其“艺术的假定性”原则的运用、艺术感知方式转化和创作本的哲学性超越,表现出新奇怪诞的艺术内容缺少西方现代主义那种深刻独特的哲学意识作依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假定性是影视艺术的本质特性,也是影视艺术审美特征和一种表现手法.从理论上理解和廓清电视教材以及教育电视节目中存在假定性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从假定性是建立在真实性基础之上,通过不同的艺术媒介对客观现实的非原样的一种表现分析入手,根据纪实性影视作品与电视教材有着同根渊源的特点,结合纪实性影视作品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创作技法与技巧、观众自身角度存在的假定性特征等,分析和论证电视教材及教育电视节目在本质特性、表现内容、表现形式、表现风格上存在的假定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电影的假定性特征不仅体现在素材选择、主题提炼、故事情节的安排,而且还体现在色彩、光影、音乐等电影语言的具体运用以及电影创作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然而电影的假定性不能离开逼真性任意虚拟,它所用的技法是假定的,但表现的却是本质的真实和本真的情感,创作者总是用最恰当的手段制造最逼真的效果,在电影的假定性中营造主观的逼真。  相似文献   

20.
郁昀 《文教资料》2010,(35):7-9
王佳芝纯属偶然地被推上用美人计诱杀汉奸的舞台,她是演戏演到"假作真时真亦假"的糊涂特工和真实女人。《色.戒》中根本没有爱情,爱的幻觉断送了王佳芝。通过对王佳芝命运悲剧的解读,所以体会张爱玲对女性的悲哀处境、人类的无奈及人生虚无苍凉的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