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宪政与民主政治的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政与近现代民主政治紧密相联,它以民主政治为前提、为基础、为内容,是民主政治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一种历史形态,宪政与民主政治有着共同的特性。社会契约论是民主思想和宪政思想的共同理论支撑,保障人权是宪政制度和民主制度的共同价值目标,宪政运动使民主政治的内涵得到提升,宪政与民主已成为互相依存、不可分离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2.
政治制度与社会变迁是政治发展的前提,但变迁社会的非常态政治秩序往往引发对非常规政治手段之正当性和风险性的争论。基于马基雅维利对常态政治与非常态政治的划分,归纳了常态政治下受到现代政治价值规约的政治目的与手段之关系。常态政治并非一成不变,在现代政治理论与实践中存在四种典型性非常态政治,即建国之前、制度变迁、宪政变迁与宪政困境、外部威胁。非常态政治是一种不稳定的秩序,在实现其向常态政治的演变过程中往往会以政治目的为名打破常态政治下通过法治秩序对政治手段的约束。本文还梳理并评价了相关学者与学术流派对四种典型性非常态政治下政治手段与政治目的之关系、政治手段运用的正当性和风险性的阐述。非常态政治下的制度创新与持续试错促进了政治发展,规避其中的政治社会变迁风险要遵循审慎原则,在制度层面上以程序正义替代实质正义,以法治民主取代多数滥权。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在西方政治体系发展的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理论框架中,探寻西方政治体系设计技术变迁的轨迹。首次提出了政治体系的设计技术的概念、内涵,并对设计技术的发展过程:“混合与均衡:有限民主”:“分权与制衡:宪政均势”;“多元与民主:社会参与”设计技术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应该沿循这样五条路径共同推进:“党内——党外”;“基层——高层”;“社会——国家”;“法治——宪政”;“局部——整体”。  相似文献   

5.
宪政是以民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以人权为终极目标的政治过程与政治状态。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一定途径与方式,通过介入政治过程而影响政治决策的政治行为。公民的政治参与就是宪政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动社会主义民主进程,最终促成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政治发展是政治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人类政治生活体系在结构和功能上日趋完善的一个历史过程,它包括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在现代突显为政治改革。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民主法治为目标,以人为本为原则。通过完善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积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用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主、积极主动吸取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等基本途径,以立足国情、稳中求变、变中求稳的“渐进式”发展战略,最终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7.
宪政是现代民主政治和法治社会的体现。十六大以来,有许多关于民主、法治、公民基本权利方面的新提法和新论断,是宪政思想的新发展,将对我国的宪政思想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政治发展的制度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国家与公民关系的框架中构造了中国政治发展的两个重要制度变量:政府制度与宪政民主,而政府制度建设优先于宪政民主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渐进改革和增量民主的重要体现。本文接着分析了这种次序安排的原因和局限性,认为政府制度的过密化经营是进行政治性内部化从而引入宪政民主制度的契机,如果不能适时地进行政治性内部化改革,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就可能违背这种次序安排的初衷。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现阶段,仍需对公民进行政治启蒙,使民主、平等、人权、法治等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促进公民树立现代政治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0.
<正>一、准确把握《政治生活》教材主线《政治生活》围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一主线,从观念形态、制度层面、民主领域、民主形式、方略部署、民主实践、公民参与机制等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阐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问题。教材立足学生的政治生活实践,按照由小到大、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的逻辑顺序呈现相关知识,其体系为:公民的政治生活→政府→国家→政党→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开端,建立了中华民国,践行了民主立国、共和建国、宪政治国,使中国政治从传统迈向现代,实现了政治形式合法化、政治结构理性化、政治行为多元化。辛亥革命的是非功过,至今招谤涉讼,但遗产丰富,启迪深刻。民主、共和、宪政是政治现代化的历史趋势,也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变革,需要立足现实实践,循序渐进,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2.
杨平 《西北师大学报》2004,41(5):128-132
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民主政治 ,政治文明的基础是法治。民主和法治的必然要求是实行宪政 ,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宪政的实现必须具备良好的宪法、完善的宪法保障制度、分权与限权的国家体制等基本要件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的丰富内涵体现在: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民主政治思想的价值体现在:改革和完善了领导制度,使民主法制化、发展了“法治”;保证了民主制度化,基本上解决了“人治”问题。要正确认识和掌握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反对和克服种种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4.
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基于对“严打”斗争的反思,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始提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现代宪政国家,“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决策和执行都必须符合民主、法治和人权等宪政理念的要求。只有在宪政的制约之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才能达到预防和控制犯罪的有效性,而又不至于逾越刑事权力的界限。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降的主导政治文化的特征经历了臣属→参政→规训→依附→参与五个阶段,当下仍然处于参与型政治文化的确立过程之中。现代政治文化演进之特征变化,其根本基础在于经济形态,其诱发动机在于富强的现代化目标。最为关键者,在百年转型过程中,其符合现代性要求的现代政治文化的确立离不开法治,法治是政治文化转型成功的制度和规范保障。  相似文献   

16.
宪政作为西方的政治语言,其根植于西方社会的传统政治文化,与其说是理论逻辑,不如说是一种历史逻辑。民主、法治、权力制衡、公民社会是西方宪政的构成要素,从西方宪政发展的机理中寻找到一些宪政实现的普适条件,仍然是可行的,从宪政实现的西方路径下汲取经验,在自身传统中萃取精华、检讨不足,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我国宪政建设。  相似文献   

17.
标志着现代化转型的民主化浪潮背后涌现出了一种非自由的民主,掀起了一场关于宪政与民主的讨论热潮。现代学者大多数认为宪政与民主具有内在的紧张关系,这一紧张关系是现代政治思想中的核心神话之一。不同的学者对这一内在张力的论述稍有差别。如何看待“宪政民主的悖论连接?”这一“政治神话”是我们这个时代关注的重点。也是走向法治文明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政治媒体化是当今媒体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它揭示了新闻媒体与政治治理不可分割的关联,政治越来越受媒体的控制,媒体也演变为政坛的“斗秀场”。美国学者Timothy Cook把制造新闻与政治治理的不可分割性称为“政治媒体化”。在政治逻辑下,媒体的所谓客观性、独立和自由、媒介权力的实质等,都是值得怀疑的;在媒体逻辑中,大众传媒似乎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第四种权力”。渠道畅通的政治表达是社会民主的重要标志,“多种声音,一个世界”的政治秩序已经形成。大众传媒可以创造出健康的舆论空间,为更合理的政治决策提供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法治的政治批判,对于新时代我国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入侵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在法治上赋予了阶级偏私以合法性、民主政治以伪善性、政治解放以不彻底性,从而导致了资本主义法治的虚伪性、狭隘性和不自由性等缺陷。具体来看,阶级偏私是导致资本主义法治虚伪性的政治根源,资本主义法治作为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产物,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无产阶级的政治工具;伪善民主是凸显资本主义法治狭隘性的现实表现,资本主义社会民主政治的形式化、民主成分的稀薄化、民主范围的收缩化,揭露了资本主义法治赋予普通大众政治权利的抽象性;政治解放是桎梏资本主义法治自由性主要成因,政治解放境遇中的“自由”背后始终被阶级偏私、政治斗争和个人利益所裹挟,没有达成真正的“人的解放”,从而导致了资本主义法治陷入应然和实然“二律背反”的悖论中。当前,从马克思的政治批判向度系统认识资本主义法治的实质,有助于破除西方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迷障,引导新时代法治现代化实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  相似文献   

20.
程晓鹏 《时代教育》2009,(11):11-12
新闻媒介是舆论监督的主体,是我国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具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和维护社会稳定等功能。全文首先介绍了新闻媒介监督和民主政治的概念,然后分析了新闻媒介监督对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最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在民主进程中如何发挥新闻媒介的监督作用:营造良好的民主政治建设舆论环境,鼓励大众参与;媒介应该保持其公共性和独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