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英语学习过程中,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往往很明显,尤其在语音方面.文章列举了几例河南方言对河南英语学习者的负迁移现象,以引起学习者注意,从而有意识地加强母语和目的语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迁移理论,论述了普通话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英语语音的正、负迁移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正确对待普通话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作用,帮助学生找出负迁移的原因,以负促正,以正带负,正负良性循环,从而实现英语学习的正迁移。  相似文献   

3.
迁移可以分成正迁移和负迁移。以前的知识和经验对以后的学习有着正面的作用和影响,则为正迁移;以前的知识和经验对以后的学习有着负面的影响和作用,就叫负迁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作为学生的母语,汉语属于先前的知识和经验,对学生学习英语具有双面作用,既有正迁移作用又有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4.
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在外语学习中,负迁移的作用往往大于正迁移,给学习者带来困难和阻碍.本文探讨了母语对英语语音学习造成的困难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减弱负迁移的作用,改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5.
学习迁移是指已获得知识对学习新知识的影响和作用。这种影响和作用,在心理学中称为“学习迁移”。凡是能产生积极促进的作用,称为正迁移;反之,产生消极干扰的作用,称为负迁移。产生负迁移的内因,主要由学生的认识结构、认识功能、思维定势引起的;教师的教法、教学过程、教学观念是产生负迁移的外因。教师只有弄清楚学习负迁移的表现,才能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防止方法。  相似文献   

6.
袁兴安 《考试周刊》2011,(84):84-85
学习中的迁移是一种普遍现象,它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前者对学习起推动作用,后者对学习起阻碍作用.数学学习应促进正迁移的形成,避免负迁移的干扰.本文分析了负迁移对数学学习的消极影响,总结出防止负迁移的有效措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习迁移是指已获得知识对学习新知识的影响和作用。这种影响和作用 ,在心理学中称为“学习迁移”。凡是能产生积极促进的作用 ,称为正迁移 ;反之 ,产生消极干扰的作用 ,称为负迁移。产生负迁移的内因 ,主要由学生的认识结构、认识功能、思维定势引起的 ;教师的教法、教学过程、教学观念是产生负迁移的外因。教师只有弄清楚学习负迁移的表现 ,才能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防止方法。一、学习负迁移的主要表现1、日常生活中错误感知的干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大量的生活常识 ,而有些生活常识客观上会妨碍对知识的理解。如 ,一位同学用水平力推…  相似文献   

8.
学习迁移是一种心理现象,数学学习迁移是已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维和思想方法、学习态度等对学习数学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当这种影响起积极作用时,称为正迁移;当这种影响起阻碍、干扰作用时,称为负迁移。迁移现象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作为教师,在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充分发挥学习中的正迁移作用,防止负迁移的发生和对学习的影响,本文对高等代数学习中负迁移产生的现象及原因进行分折,进而探讨在  相似文献   

9.
母语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既有负迁移,又有正迁移。本文通过大量实例分析比较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现象及应对措施,从教学实践分析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现象,从而使英语学习者和教育者从中得到启示:正确利用正迁移,充分发挥母语的"桥梁"作用,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人们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很容易对学习效果造成影响,这种影响集中体现在迁移上面,这种迁移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本文对几种负迁移影响词汇教学的作用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希望通过这种分析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干扰,将负迁移降到最低,同时还对两种语言具有的异同点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增强正迁移,让正迁移在词汇教学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使得学习效果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11.
河南豫剧是产生于并主要流行于河南省的一种地方戏曲艺术。其舞台语言以形成地的方言为基础,显示了突出的河南地方方言特点,代表了中原地区的区域文化。河南豫剧在传播发展的过程中,舞台语言也不断演变,表现出继承和变异的特点。从共时角度对河南豫剧舞台语言的语音进行描写和比较,可以发现地方戏曲舞台语言的继承、融合和演变状况,为深入探究地域方言提供新的视角和素材。  相似文献   

12.
语言迁移存在于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因此,汉语方言对于英语语音的学习存在迁移作用,包括声母、韵母和汉语相拼规律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本文以济南、成都和萍乡方言为例,比较了它们与英语之间不同的语音系统,探究汉语方言对英语语音的迁移作用的表现,并提出改进英语语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多民族共存的大家庭,方言丰富多样,汉语方言更是复杂多变。汉语语音和英语语音是两个不同的语音体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方面的异同点。本文从语言迁移理论着手,阐述了语言迁移的本质及其产生的条件,并结合多年的英语语音教学经验,理论联系实际,对比分析了汉语方言对英语辅音音素的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方言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做研究,主要论述方言与儿童语言习得的关系。从方言运用环境、方言的特点、语言表层语音能力、深层内外部语言转换能力、心理因素等多个角度分析方言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方言与普通话教育之间的关系,探究克服方言对普通话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长兴县地处浙北吴语区,境内方言状况呈错综复杂局面,除长兴土著方言外,还有源自安徽、河南、湖北、福建等地的方言。长兴境内河南话的语音系统源自河南信阳话,但由于长期受长兴土著方言及其他移民方言的影响,显现了比较明显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6.
彭侃  苏友  杨萌 《宜春学院学报》2008,30(Z1):59-62
对于生活成长于方言区的外语学习者来说,方言对于其第二语言的习得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通过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萍乡话的声母、韵母系统对英语辅音、元音语音的相同、相似及不同之处,明确其对英语表达的正负迁移作用,从而为湘赣方言区的英语学习者的语音学习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吴方言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移是头脑里原有知识对新的学习的影响。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第一语言时第二语言学习产生影响的现象就是语言迁移。促进新语言学习的迁移为正迁移,阻碍新语言学习的为负迁移。吴方言是我国七大汉语方言之一,与英语在语音上差别很大,本文阐述了吴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产生的负迁移,提出了针对吴方言区的英语语音教学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豫北地区位于河南省的北端,方言具有晋语及中原官话的特点。豫北方言中有较为丰富的合音现象,其形成一定的合音条件和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语言交际作用,显示着它不容忽视的地位和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一种语言会有多种方言或地方话。喀什话作为维吾尔语中心方言的一个分支,在方言词和语音、词汇、词法结构方面跟其它方言包括自己所属于的中心方言也有一定的差距。论文对维吾尔语喀什话和维吾尔语标准语进行详细地对比,并分析其中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汉语自古就有方言差异。汉语方语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分合变迁,其演变路线错综复杂。考察现代汉语各方言形成的历史轨迹,可以汉语方言的形成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现代汉语各方言是独立发展下相互影响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层次复杂的综合体。研究汉语方言要重视这一客观事实,采取相应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