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八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一共含有7课内容。其中心主题为“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通过学习,同学们要掌握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基本史实,要认识到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屈不挠斗争的历史。但是,两个单元知识点容量大、考点范围广。本文根据新课标要求,  相似文献   

2.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在谈及鸦片战争中广州附近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时,认为这场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叫一些权威资料也认为“三元里抗英,是中国人民自发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第一场战斗”;“第一次显示了只有在广大人民中存在着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力量”。似乎已成定论:三元里斗争是保卫祖国,反抗侵略的行为。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这种看法有悖于史实。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人民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第41页指出:“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为启发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论断。教科书编者相应地设计了如下一道“自我测评”题:“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相似文献   

4.
“你们中国人老是讲日本侵略你们,那么你对中国历史上的对外扩张怎么看?”“卢沟桥事变到底是谁打响了第一枪?”“南京大屠杀到底死了多少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王新华,经常会面对来参观的日本人提出的此类刁钻甚至挑衅性的提问。作为惟一一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  相似文献   

5.
21 世纪的中国教育将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其中多元文化的交融是面临的最深刻挑战之一。本文透过“文化挑战”的表层现象,指出21 世纪的中国教育可能遭受到“文化侵略”的严峻事实。并通过对“文化侵略”的历史与现实表现的考察分析,阐明了教育在迎接文化挑战,抵御“文化侵略”中的正确立场和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资本主义侵华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英勇抗争和不断探索的历史。反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以争取民族独立,是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7.
亲爱的小读者,200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伟大的日子里,我们深切缅怀为了国家独立、人民自由和民族解放作出贡献和牺牲的先辈们;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段屈辱而悲壮的侵略与反抗侵略的历史。从1840年到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之间,世界上一些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疯狂的日本帝国主义尤其凶残。“一寸山河、一寸血泪”就是当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领土上烧杀抢掠的真实写照。“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刻,…  相似文献   

8.
日本文部省审定历史教科书,篡改侵华历史,激起了我国人民的极大愤慨。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是篡改不了的。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为了对抗美、英,争夺殖民地和远东霸权,成为亚洲的“主人”,妄图一举占领中国并进而独占整个亚洲。为了提供战争所需的充足的物质储备,日本军部早就有“开发东北”,占领内蒙、华北,征服全中国的野心。日本军国主义侵占中国以后,大肆掠夺,到处烧杀,奸淫妇女。中国人民对日本法西斯的“三光”政策兽行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寇占领南京后的大屠杀,充分暴露了他们的侵略本性。在1937年12月至1938年10月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有三、四十万人民惨遭日寇屠杀,尸体  相似文献   

9.
《下一代》2012,(8):9-10
1919年春,周恩来从日本回到天津。这时,正是“五四运动”的前夕。不久,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了。“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政治大革命,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政府卖国罪行的愤怒郁积已久的大爆发。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封建主义。”  相似文献   

10.
从制度文明的角度解读中国近代历史,更能看清现代政治潮流中的中国近代历史脉络,呈现中国近代逐渐走向现代政治文明的历史主题。郭富斌老师原研究课程标准“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学习重点的基础上,在保持岳麓版必修Ⅰ第四单元“内忧外惠与中华民族的奋起”框架的基础上,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社会如何在面方冲击下一步步走出中世纪、走向近代社会的艰难转型。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加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新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指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国家遭受外敌入侵、人民受苦遭难、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历史。近代伊始,英国殖民主义者用鸦片和坚船利炮撞开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大门,开始了近代中国遭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历史。大敌当前,林则徐以强烈的爱国主义英雄气概,冲破清政  相似文献   

13.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要求和表现。近代中国屡遭帝国主义侵略 ,使中华民族面临一次次民族危机 ,遭受着巨大的民族灾难。然而 ,中华民族历尽战乱而未分裂 ,屡遭侵略而终未亡国 ,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近代爱国主义精神 ,对于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促进改革开放 ,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的侵略,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的一个重要问题。对马克思关于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和殖民主义具有“双重使命”的提法,不应从文字表面进行理解,而应从殖民者的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关系的角度、从道德判断角度、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进行辩证的、历史的分析。此外,还应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体分析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方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日本文部省诸先生: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名普通的中学生,我对先生们在审定你们中小学历史教科书时,将当年日本侵略中国、朝鲜和东南亚各国的“侵略”一词改为“进入”,并指责为此提出抗议的国家是“干涉”日本内政之事颇有疑问,特此讨教。我不知道日语中“侵略”、“进入”、“干涉”这三个概念作何解释,我国的《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下定义的。侵略: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联合起来)侵犯别国的领土主权,掠夺并奴役别国人民。侵略的主要形式是武装入侵。进入:到了某个范围里。干涉:强行过问别人的事。不妨对照历史事实检验一下:“南京大屠杀…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要求和表现。近代中国屡遭帝国主义侵略,使中华民族面临一次次民族危机,遭受着巨大的民族灾难。 然而,中华民族历尽战乱而未分裂,屡遭侵略而终未亡国,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近代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改革开放,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拒俄运动”是“辛亥革命前的留学生运动”和国内知识分子运动中的一个重要事件。研究“拒俄运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历史作用,可以使我们看出帝国主义特别是老沙皇的侵略怎样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又怎样把广大知识分子直接推上了革命道路,从而促进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LISHI的实力和发展潜力,认为从长远的观点看,从本质上看,“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这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取得胜利的决心和信心。4.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近代以来,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逐渐深化,中国人民不断进行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探索救国之路。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各种救国斗争和方案都失败了。说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不能完成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这一任务。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实行反共反人民政策,使中国陷于…  相似文献   

19.
晏阳初 《教育》2009,(8):58-58
我国人民占世界五分之一,有,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数千万方里的土地,现在受人侵略,无法抵抗,人家的飞机大炮,如入无人之境,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华北紧急,全国动摇了。你们是有血气有思想的青年,试想一想,中国为什么到如此田地?我以为根本的原因是“误教”与“无教”。  相似文献   

20.
学习和了解祖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历史,对今天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呢?一、通过近代史的学习,对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掠夺的苦难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爱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