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陈新祥 《历史学习》2010,(10):36-37
看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第7期李恒老师《中学历史教科书不应模糊日本投降的性质》一文,感觉非常有意思。我非常赞同李恒老师提出的一个观点:高中历史教科书,在日本如何投降、其投降的性质究竟如何如此重要和敏感的历史问题上,不能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2.
2010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65周年。那场战争是如何结束的?是以意大利、德国和日本三个轴心国的无条件投降而告终。这是历史定案,也是推翻不了的。笔者日前偶见普通高中课标版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却发现日本投降的性质“被模糊”了。该书第三单元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的引文部分,配发了“德国投降仪式”和“日本投降仪式”两幅图片,并引出“探究的主要问题”和“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3.
邱维骥,这位从事中学历史教学数十年的老师,这位年届75岁高龄令人尊敬的老人,退休15年以来,阅读不停,思考不止,写作不辍。难的是,这一切都进行在他身患重病过程中。邱老师已抱病多年,几经卧床难起,而眼疾又让他雪上加霜,然而他没有放弃,始终不放弃。好多时候邱老师都病得无法动笔,只能口述由女儿或学生代笔记录,整理好后再念给他听,然后反复修改成文。于是,就有了《当代的一切都是历史的》《历史的力量》《历史·生活·命运》等对历史与人生和历史教育积其一生之经验的表达,字里行间渗透着邱老师自己的灵魂、思想和智慧;也就有了《对日皇裕仁8.14(诏书)流行评述的质疑》《抗战胜利钟声在“八一五”7时正点敲响》《六十年前的日本:确是无条件投降》《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比德国更完整更典型——驳日本清濑一郎、江藤淳“日本不是无条件投降”论》等彻底颠覆流行一时、为害不浅的错误观点“日本有条件投降说”的一系列文章,这些文章引起的震动,不限于国内外学术界,其影响之大上网一搜“邱维骥”便知大概。 邱维骥老师何以如此执著?“我实在是太爱我的祖国,太爱我的祖宗,太爱历史文化,太爱历史教育了,我丢不下这些。好多人提醒我身体最要紧,劝我不要想那么多,也不要再写什么了。这都是好意,我是自己说服不了自己啊。苟延残喘,我会很难过。我总想,哪怕少活几天,我也得活得充实一点。”邱老师接听本刊主编任鹏杰问候电话时,说了很多很多,这几句被主编不由自主地悄悄记了下来。也许,答案就在其中。我们对邱老师的敬意,我们对历史教育的态度,丛应如邱老师所表现的那样——永不放弃!与邱老师一起深度恩考“历史·生活·命运”,让历史教育帮助人?  相似文献   

4.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1页有一幅图片《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笔者最近在某中学听课时,老师告诉学生图片中向中国递交投降书的人是侵华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现场听课的其他老师没有提出不同意见,笔者下来查资料发现那人并非冈村宁次,而是小林浅三郎,时任日本的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陆军中将军衔。  相似文献   

5.
也许读者还记得邱维骥老师发表在本刊2002年第7期的文章《对日皇裕仁8.14〈诏书〉流行评述的质疑》,那是邱老师公开质疑有关日本投降流行观点的开始,之后他又将积多年一心血研究所得陆续整理成文公诸世人。正当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本刊2005年第7期又发表了邱老师《抗战胜利钟声在“八一五”7时正点敲响》,这篇文章再次以强有力的证据颠覆了“日本有条件投降说”,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很大震动,人民网、新浪网、世纪中国网、《春城晚报》、《新民晚报》、《时代信报》、《深圳商报》、918爱国网、网易、学术交流网等媒体对此纷纷予以报道,网民朋友则到处转贴广而告之。值得一提的是,邱老师的观点还深深吸引了一位青年学子、正在新加坡留学的李恒先生。李恒先生为了给邱老师的观点提供更多有力的证据,千方百计搜集了大量中文资料和外文资料提供给邱老师,同时他还与邱老师多次交流沟通、共同完成了刊登在下面的这篇文章。令人敬佩的是,邱老师已年过七旬,而且多年抱病在身,经常卧床难起,然而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抗战史的研究,为此本刊编辑多次劝他以身体为重,可他还是忍不住。他的执著,或许与自己的苦难经历有关。他3岁时就看到了日本飞机轰炸昆明,他的家被炸毁了,后随父去滇西,亲眼见到了抗日远征军,也目睹了日军由缅甸打入滇西的情景,之后又与父亲被迫回到昆明,幼小的心灵里早就埋下了对日寇的仇恨,所以上小学时他就和同学们抬着小凳子上街宣传抗日。如今抗战胜利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但对于1958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并先后在澜沧中学、思茅二中长期教历史的邱维骥老师来说,却难以心安理得地疗病养身,他发现至今关于日本投降的许多说法竟是与历史事实格格不入的,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感和历史教师的职业理想使他无法太多估计身体,于是尽管退休多年且体弱多病,但纠正谬误的工作却始终没有中辍。这就是邱维骥,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历史教师,他肩上担负的却是还历史真相的神圣使命,他所坚定地守望的其实正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用心和行动守望的,正如身在海外的青年掌子李恒那样。  相似文献   

6.
1945年8月10日,日本向中、美、英、苏四大盟国发出紧急乞降照会,以"不变更天皇统治国家大权"为交换筹码,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投降。同一天,盟国围绕日本乞降照会交换了意见,盟国军民举行了首次胜利狂欢,延安总部下达了日本已无条件投降形势下的进军令,侵华日军惶惶不可终日。以上事态表明8月10日应为日本的投降日。基于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形成的关于处理天皇制问题的既定方针以及有利于减少美国伤亡和战后占领日本的考虑,8月11日,美国经过与各盟国紧急磋商,在所拟的复电中颇有保留地接受了日本的乞降要求,日本的投降并非无条件。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发布《终战诏书》,日本军队停止作战、缴械投降。《终战诏书》为战后日本官方的历史认识"终战史观"提供了依据。在日本战败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今天,重新判读《终战诏书》,不乏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邱维骥这位从事中学历史教学数十年的老师,这位年届75岁高龄令人尊敬的老人,退休15年以来,阅读不停,思考不止,写作不辍。难的是,这一切都进行在他身患重病过程中。邱老师已抱病多年,几经卧床难起,而眼疾又让他雪上加霜,然而他没有放弃,始终不放弃。好多时候邱老师都病得无法动笔,只能口述由女儿或学生代笔记录,整理好后再念给他听,然后反复修改成文。于是,就有了《当代的一切都是历史的》《历史的力量》《历史·生活·命运》等对历史与人生和历史教育积其一生之经验的表达,字里行间渗透着邱老师自己的灵魂、思想和智慧;也就有了《对日皇裕仁8.14〈诏书〉流行评述的质疑》《抗战胜利钟声在八一五7时正点敲响》《六十年前的日本:确是无条件投降》《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比德国更完整更典型——驳日本清濑一郎、江藤淳日本不是无条件投降论》等彻底颠覆流行一时、为害不浅的错误观点日本有条件投降说的一系列文章,这些文章引起的震动,不限于国内外学术界,其影响之大上网一搜邱维骥便知大概。邱维骥老师何以如此执著?我实在是太爱我的祖国,太爱我的祖宗,太爱历史文化,太爱历史教育了,我丢不下这些。好多人提醒我身体最要紧,劝我不要想那么多,也不要再写什么了。这都是好意,...  相似文献   

8.
一、从思维定势谈两道试题的解答思路 2010年安徽文综考试结束后,很多考生和一线教师对22题提出异议,或认为该题“命题不严谨,设问不合理,给出的参考答案有偏差”(见《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第7期何昌胜《安徽卷第22题小议》),或提出“是史实错误,还是逻辑混乱”的质疑(见《中学历史教学》2010年第7期夏东平《是史实错误,还是逻辑混乱?  相似文献   

9.
罗虹 《历史学习》2010,(3):34-35
段寒冰老师在《决定战争胜败的是性质还是实力?》(《中学历史教学》2008年第6期)一文中认为,决定战争胜败的是战争的正义性和进步性。贾宏权老师在《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是什么》(《中学历史教学》2010年第1期)一文中则认为,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是符合实际的军事战略、战术思想。对此,笔者有些不同的看法,在这里提出来,与两位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10.
说明     
本刊2010年第11期刊登的楼卫琴的文章《立足于批判性思维反思抗战史教学》,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第11期楼卫琴的文章《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历史教学与反思》,为同一篇文章,但并非作者一稿两投。本刊编辑与作者多次修改,但没有及时通知作者采用,责任在我方。特此说明,以免误会。  相似文献   

11.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以“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武装力量投降,从而使日本成为最后一个“无条件投降”的法西斯国家。但是通过日本投降的过程可以看到,由于美国希望早日结束战争,利用天皇为其利益服务,日本的投降最终是以军队投降为限定,保留天皇制,实施间接统治为前提的,采取了丢车保帅的策略,为战后天皇制的保留创造了条件,徒有“无条件投降”之形,属于事实上的有条件投降。  相似文献   

12.
关于日本的投降方式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国际二战史学界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存在着极大的意见分歧。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加强了对这一学术问题的研究,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学者们围绕着无条件投降原则的内涵、无条件投降原则的作用、日本投降是否附加有条件以及日本有条件投降的利弊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热烈的争鸣。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 ,中学历史教材坚持着一个定格的评述 :“…… (1945年 ) 8月 14日 ,裕仁天皇发表《停战诏书》 ,15日他亲自通过广播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见于历版及 2 0 0 1年版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这也是国内史学、历史教育界现在仍占居主流的评述 ,只是在《诏书》名称上较多使用“投降诏书”或“终战诏书” ,没有照用教材的《停战诏书》 ,如“(8月 ) 15日正午 ,天皇亲自宣读的‘终战诏书’录音向日本全国播放 ,‘九一八’事变以来长达 14年的侵略战争 ,终以日本天皇的‘玉音广播’正式宣告而结束”(天津《历史教学》1995年第 6期廷华的文章 )。…  相似文献   

14.
《中学历史教学》2005年第6期发表了任俊琴老师的《日本大陆政策第一步究竟何指?》一文。笔者不赞成文章作者提出的观点——日本大陆政策第一步是侵略台湾而不是朝鲜。笔者认为,要完整、正确地认识日本大陆政策第一步,首先要了解日本“大陆政策”思想产生的  相似文献   

15.
《中学历史教学》2009年第8期刊载了张苏法老师《选择历史教学材料应注意其价值取向》一文。文中对某老师在课堂上选择孙中山拟以东三省和蒙古权益获取日本支持和“爱女人”为教学材料提出了批评。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6.
阅读了陈杰老师的《谈谈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一文(见《历史教学》中学版2010年第6期),又看了一遍李翰老师的《高考历史教学复习的想法与做法》(见《历史教学》中学版2010年第2期),明白了分歧的焦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国共内战。李翰是“80后”,陈杰是“60后”,在这样的问题上有观念上的不同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17.
赵邵俊老师《(雅尔塔会议“三巨头”)的图片印反了》(《中学历史教学》2010年第8期)纠正了教材上的一处失误。遗憾的是。该文“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把“左衽”与“右衽”又搞错了。  相似文献   

18.
2010年第6期《中学历史教学》上有一篇李志辉老师的文章《慈禧太后的奢华》。对慈禧太后的奢华早有耳闻.但如此具体翔实的材料还是第一次看到.对李老师的整理之功应该感谢。  相似文献   

19.
日本无条件投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铁案,它是由交战双方所有国家的首脑或政府代表签署或一致认可的具有国际法律效力的权威件定性定案,并生效付诸实行的。并且,它是日本在战后与原受其侵略的国家重建邦交,重新进入国际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刘振修老师的文章《古代避讳与地名改换》(载《中学历史教学》2010年第6期第9页)中有一些瑕疵。文中提到“清代学者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卷十《避讳改郡县名》中有详细的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