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的合法性是由宪法规定的,政府公信力却要靠政府在行政活动中自身的塑造和维护。政府公信力是政府通过自身行为获取社会公众信任和支持的一种能力。提高政府公信力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获取民众支持和信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教育公信力是指社会公众对教育组织信用资源之可信性的信任程度,是教育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一种交互关系,它具有非均衡性和非对称性的特征,教育组织所拥有的信任资源的丰富程度是公信力形成的基础,社会公众的评价与价值判断等是公信力的指示器,两者互动的中介物是公信力形成的重要条件。教育组织要有效提高教育公信力,必须积极构建信用资源,治理好教育组织与社会公众间的交互口,准确监测社会公众对教育组织价值判断的变化趋向,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3.
公共信任理论是公信力这一重要命题的直接理论来源。政治公信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核心价值,政治信任与执政党公信力密切相关。政党执政的合I法I}生基础主要包括意识形态、社会价值规范、执政绩效、制度规范与法则以及民主法治等。政党要赢得民众广泛而持久的认同与信任,必须善于开发其意识形态、权力配置、利益整合能力、施政有效性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合法性资源。  相似文献   

4.
社会整体的诚信危机需要研究者反思传统的信任研究方法,并科学地考察和界定公共生活中的信任.后工业化过程中公共信任的凸显与公共性在公共组织、私人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等社会组织中的重叠及这些组织的社会责任的普泛化和理性化密切相关.公共信任问题是公众对负有公共责任的社会组织的“公共质疑”的累积,是削弱社会整体诚信度,引起社会道德危机的首因.公共信任问题及其导致的社会诚信危机使公共信任管理成为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基本问题.因此,必须对公共信任进行有效的研究、管理,从而使之成为一种客观的社会整合力量.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冲突也在不断积累,公共事件频发,影响了公众对政府的满意与信任,阻滞了政府公信力的发挥。针对这一现象,以政治沟通的视角,力求将沟通机制不断推向制度化与规范化,主张政府通过加强与公众间良好的互动沟通来稳固、提升公信力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政府公信力是指社会组织和民众对政府信誉的一种主观价值判断,它是政府行政行为的形象和所产生的信誉在社会组织和民众中所形成的心理反应.与此相应的行为表现是民众是否自愿地配合政府的行政行为,以减少政府的公共管理成本,从而提高行政效率.具体分析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现状及导致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寻找出相应对策,对于提高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使其得到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正处于公共危机的多发期,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社会自治组织,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凸显其独特的优势。但与此同时,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公共危机治理中还面临着多重困境:公共危机管理能力不足、参与渠道缺失和及时性得不到有效发挥、社会公信力低等。为此,必须通过优化非政府组织的外部参与和治理环境、完善自身制度能力建设、营造良好的志愿互动氛围及民主监督环境等途径,以实现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中的有效参与和治理。  相似文献   

8.
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是公共危机的一种,指网络公共舆论因某些突发事件而背离政府主导的价值取向和话语主流,官民信任破裂、互动僵化,导致政府公信力骤降的紧急态势。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根源于政府公信力的不断流失以及官民和谐关系的僵化变异,也是网络公共舆论汇聚、公众公民意识形成和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治理问题暴露与偶发的结果。应对政府网络舆论危机,存在着四个层次的治理举措:第一层次是采用危机治理策略平息事态;第二层次是促进理性的网络政治参与,慎用网络技术控制;第三层次是修复和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第四层次是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打造政治共识。  相似文献   

9.
非政府组织是公共危机管理中一支重要力量。在消除公共危机的诱因、及时提供危机预警、化解民众和政府之间的矛盾、对受危机事件波及的公众进行救援和支持受灾地区恢复重建等方面,非政府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使非政府组织公共危机管理职能得到有效发挥,非政府组织应当秉承志愿精神,严格遵守利他主义、人道主义的道德规范,恪守诚实守信的原则,不断增强自身的公信力,同时,非政府组织还应当具备包容、开放、积极进取等特征,努力提升自身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亮点一 突出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主线 第五条规定:企业工会与企业相互尊重支持,平等协商合作,团结和组织全体职工共谋企业发展,推动建设和谐企业.企业工会应当支持企业合法生产经营,教育激励职工关心企业发展,妥善协调企业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政府公信力:服务型政府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公信力即政府依据自身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度。政府公信力的加强,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带动整个社会的诚信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这就要求强化政府公共责任,建立诚信的制度规范与政府信用考评机制,培养公务员的公共精神与服务意识,实施诚信的政府行为,增强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影响司法公信力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司法公信力是司法赢得社会公众尊重、信任、信赖的能力,体现了社会公众对司法的认可与信任程度,建设法治国家必须提升司法公信力,而司法公信力不是独立生成的,民众的法律信仰、司法独立、司法公正、法官素质是影响公信力确立和提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司法在个案中既要实现普遍正义又要实现个别正义。司法公信力是社会公众信从司法的状况,其实质是司法信任。司法信任可分为司法普遍信任与个别信任。目前中国司法公信力不足指的是对司法的个别不信任。影响司法个别不信任的状况既有信任主体方面的因素,也有司法环境与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消除影响司法个别不信任的因素、建设司法公信、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关键是在全社会特别是在公务人员中培育法治信仰,改革不适应的司法体制和司法机制,提高司法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官办慈善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性决定了组织公信力建设的重要性。没有了公信力,组织也就失去了其发展所必需的资源支持。因此,对官办慈善组织公信力流失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目前学术界主要倾向于研究慈善组织与政府的关系,相比之下,对于官办慈善组织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尝试对官办慈善组织的概念进行界定,对官办慈善组织的公信力现状进行分析,从而为更好地解决官办慈善组织流失问题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5.
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有其必要的现实依据与理论依据。就目前非营利组织在公共教育服务供给中的发展现状来看,其运作是朝着日益良性的方向发展的,但同样也存在着独立性不足、规模小、发展缓慢、公信力不足、公众认可度低等问题,因此需要政府、社会及非营利组织三个层面联合起来,共同解决其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公共教育。  相似文献   

16.
美国是世界上公共产品供给最有效率的国家之一,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中,形成了政府、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共同提供公共产品的格局,其中以非营利组织对于公共产品的供给最有活力。回顾其历史实践活动,一系列合理的制度安排是保障供给效率的最重要因素。而制度之所以能对供给效率提供有效保障,则是通过其内在的信任机制、激励机制和问责机制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会组织是社会阶级冲突的产物。早期工会使命的着眼点在于社会动员,而非以劳资关系调和为职能。中国工会从形式上具备了唯一的、强制的和非竞争的代表独占性,形成了从地方到中央的垂直性组织,并具有国家创建等组合主义工会的基本特征,但是,由于中国工会事实上成为各级政府或企业行政的组成部分,并不具备作为工人代表这一根本属性,更未形成政府、资方与劳方之间的三方协商机制,所以中国工会只具有组合主义工会之形,而不具备组合主义工会之神。虽然如此,中国工会组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转型,却可以以组合主义的工会模式为蓝图——将现有的作为政府与企业行政附庸的工会,从目前的政府机构或企业行政体系中剥离出来,并通过国家赋权,建立从企业、地方到国家层面的垂直的各行业工会组织,承认其合法地位,赋予其代表工人进行利益聚合、表达和组织集体谈判等职能,并尽快通过工会罢工法,实现工会作为工人利益代表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8.
企业信任是当前组织理论研究的主题之一。从人性角度研究企业信任是企业拟人化的逻辑体现,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使得人性处于机会主义与可信度分裂的状态。因此,从有限理性出发考察人的自利本性下的机会主义行为,成为解释企业信任现象及其信任模型的假设前提。信任作为机会主义与可信度的函数,其强度表现为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策略与对他人可信度认知依赖程度。受到人性假设的影响,企业组织中存在着不同信任类型。如何防范机会主义行动,建立企业信任,从而减少不确定性、环境复杂性因素下所产生的系统性风险,是企业信任治理未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检验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实施效果,借助结构方程模型,以黔、滇、桂、川四地民族大学学生为抽样调查对象,对政策受益者的政府信任与公共参与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政府信任与公共参与的正相关关系在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中得到验证,但享受政策对公共参与的影响作用不明显,却可以通过政策获益和政府信任来增强。也就是说,政策获益比享受政策更能提升其公共参与水平,政府信任在政策获益与公共参与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对此,建议在对以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进行修订时,着重从政策受益公平化、政策执行透明化等方面来进行,通过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政策获得感来增强其政府信任程度,进而促进他们的公共参与水平,提升政策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20.
网络治理是公共组织演化的产物,它是市场与科层之外的一种组织形态,有着与市场和科层交叉相似而又不尽相同的组织特性,其内涵已经是原有市场与科层组织形态两分法所无法阐释的。如何形成有效的组织整合机制,促进结点间的协调、互动,形成结点间的信任,促成非市场非科层式的有效合作关系,也就成为组织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的一个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