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离骚》中芳与泽其杂糅兮中的泽字,自王夫之时便有了与王逸不同的解释,到了现代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同王逸之解一样,认为它是褒义词;另一种则认为泽应该是贬义词。文章提出对贬义词派的质疑,并根据《楚辞》本身的文本系统,提出并论证泽字应该是褒义词。  相似文献   

2.
《离骚》中有这样一句:“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尤未亏。”对这一句中的“泽”字,课本是这样注释的:“泽,污浊。”课文的这一解释与古今一些权威人士及辞书的解释颇有出入,这里提出来,以资讨论。  相似文献   

3.
“泽宫”是《诗经》《周礼》《礼记》《仪礼》等先秦儒家典籍及其后世注释文献中的一种特有建筑,它被后世学者描述为周代习射择士的场所,同时也被认为是周代的一种中央官学,有些学者则将其等同于辟雍。唐代以来,人们大多采用文学用典的修辞手法,用“泽宫”代指中央或地方各类学校,或用其代指为当时的贡院。  相似文献   

4.
《楚辞》中的“兮”字,原是楚国的方言。郭沫若《楚辞·离骚》注译:“‘兮’,古音读‘啊’”。孔广森《诗声类》云:“‘兮’,古音当音‘啊’”。自此以后,十多年来各类古典文学选本对“兮”字的注解,都依照他们两人的说法,注云:读“啊”或“呵”。如新近出版的程嘉哲《九歌新注》云:“把其中(指《九歌》)的‘兮,字都按古音念成  相似文献   

5.
儒家解释<诗经>注重其社会、政治等方面的作用,没有遵循<诗经>是文学艺术这一根本原则,没有接触<诗经>作为诗歌的"诗性之美".以<陈风·泽陂>为例,综合十种<诗经>注本关于此诗的解释,将汉儒、以至后来儒者加诸此诗上的种种迷雾吹散廓清,以发现其耀煜着先民情性之光、智慧之光、理想之光的诗性之美.  相似文献   

6.
假如说晴雯是一株玫瑰,绚烂火辣而锋芒毕露;袭人是一株桃花,柔媚娇俏而随风逐水;那么芳官就是一株野百合,超尘拔俗,纯真透明,让人过目生怜。  相似文献   

7.
洪兴祖校《楚辞》而撰《楚辞考异》,其中引《楚辞章句》“古本”22条。所谓“古本”,乃指六朝时《楚辞章句》传写本。从“古本”不但可以了解《楚辞章句》文句在六朝时流传的一些情况,更可以据以校正历代《楚辞章句》文句流传过程中出现的误、衍、倒等现象。  相似文献   

8.
君特·格拉斯的《但泽三部曲》,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德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三部小说在一个夸张、荒诞的框架中,运用人物再现法,讲述了同一时空中不同人物的命运,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中期德国但泽地区的社会现实。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承接着历史反思的脉络,将视角聚焦到未成年人领域,以青少年的成长之路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作品中三种截然不同的成长选择,探究特殊年代的未成年人所面临的精神困境,以及故事背后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9.
漏泽园是古代一种为安葬贫病无依者或无主尸骨的慈善救济机构。自宋代开始建置,至清代犹存。其建置管理主体,或为中央及各级政府出资组建并委任世俗专职人员进行管理;或由政府资助并委托佛教寺院僧人住持管理及参与经管;或由佛教寺院自建并独立进行管理。后两者往往以佛教寺院为主要依托而建置,本文对其建置沿革及经营管理等情况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关于《承云》古乐的由来及用途古文献记载不一。有的认为其为黄帝之乐,亡于东周。经考证,《承云》应为颛顼乐,其消亡大约在晚唐五代。颛顼为楚人远祖,屈原远游之际思乐《承云》,体现了其对楚国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1.
从语法、修辞角度分析楚辞《楚辞.九思.悼乱》中的"鹿蹊兮躖躖"一句,并使用异文、方言等材料对其进行重新解释。  相似文献   

12.
试论《楚辞补注》中的“五臣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3.
《但泽三部曲》是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猫与鼠》和《狗年月》这三部小说的合称。它们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德国为背景 ,描写发生在作者的故乡———但泽的历史。作品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中叶德国社会光怪陆离的众生相和风云变幻的时代作超然、冷峻、客观的叙述。作品从新的思想文化高度和审美层次回顾 ,审视和反思了往昔非凡的岁月 ,对人性进行了严肃的拷问 ,抒发作者的独到见解、独特发现  相似文献   

14.
《世说新语》《容止》篇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邀游,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这个故事,在晋代裴启的《语林》中已有记载: “潘安仁至美,每行于道,群妪以果掷之,常盈车。”(据《初学记》卷十九“美丈夫第一”引)[注]《语林》和《世说》中的群妪,是指一群妇女,并非专指一群老太婆。为了求得这两  相似文献   

15.
《楚辞》是“书楚语”的,它的语言具有浓厚的方言色彩。“些”“兮”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两个方言词。《招魂》几乎每句末尾都用“些”:“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幹,何为乎四方些?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些?”“兮”字用得更多,有时用在句  相似文献   

16.
17.
刘利华 《考试周刊》2007,(15):20-21
楚辞确立了一种新的诗体即骚体,此诗体的确立与语气词“兮”的灵活运用有着很大关系,本文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对“兮”的位置及汉语结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精卫填海”与“泽之悦”是古代典籍中与水有关的两个文本。作为历史文化现象,它们与当时人们的文化心理密切相关。将二者作对比分析,从古人对水的不同态度中,可以发掘出更多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汉书》颜师古注,综括古注凡二十三家,遍引四部古本百余部,其中尤以经、史两部为甚。而作为经学附庸的"小学类"文献,颜注所引虽聊聊数本,却是训释古书的基石,因而有必要对颜注征引"小学类"古书之引文加以考释,以见古本。  相似文献   

20.
“兮”在《楚辞》中的句法位置有多种。句法位置不同,“兮”所表达的语气是有区别的。“兮”位于句中时,常常造成其后虚词的省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