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的言语表达应是自然生命常态中的活力体验,然而现实中的儿童却常常遭遇抑制性的表达困境。充满游戏精神的活动有助于重塑儿童的学习方式,敞开全息学习环境,使个体沉浸于认知学习与思维建构的愉悦体验中,实现从游戏感到学习感的"对接",从而促使儿童提升表达能力,享受表达过程,获得精神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2.
“儿童多元发展”,意即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有着多个方面和无限可能。儿童多元发展强调教育对象是发展中的儿童。这意味着,儿童不仅是“现实的儿童”,还应是“可能的儿童”,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是一个个体经验世界不断被改造与丰盈的过程。基于此,学校要关注儿童现实和未来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生活质量,为儿童提供广泛而深刻的体验活动,帮助儿...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的规训与监督使孩子们置身于被分割的时间中,从而忽略了教育的内在时间意识,耽搁了孩子们内在的精神成长。荷兰教育家兰格威尔德以现象学的描述方法对儿童秘密的教育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认为儿童秘密的体验对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和个体精神世界的建构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为孩子们留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空间和时间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4.
论儿童精神的潜意识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儿童精神的潜意识化倾向大大降低了儿童精神的理性自觉,使儿童对于世界存在的感知表现出一种非理性、非自觉的体验。这种精神倾向是种族进化中沉淀下来的一种“原始遗产”,是个体生命成长和保持巨大发展潜能的精神根基或源泉。顺应儿童精神的潜意识倾向,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陶冶功能,是儿童教育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5.
周长稳 《教育文汇》2024,(2):5-8+31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加速推进,数智技术在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使儿童的成长空间与生活世界面临着新境遇——丰富了儿童的学习方式、扩大了儿童的社交范围、促进了儿童的个性发展。但数智技术在助力儿童成长的同时,也可能使其付出以下代价:儿童的学习活动面临被重塑的可能、儿童的成长空间面临被侵蚀的隐患、儿童的身体存在被异化的风险。基于此,为改善数智时代儿童的生存状态要开展美丽的教育冒险——基于儿童立场,引领儿童成长;融入情感特质,实现人机共生;培育数据素养,构筑安全屏障,努力实现儿童与数智技术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6.
个体道德叙事与儿童道德的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道德叙事关注儿童生命成长故事,抒发儿童道德体验,言说儿童道德成长的心灵轨迹。儿童人性在个体道德叙事中得以陶养,儿童道德在人性陶养中得以滋长。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充分展开个体道德叙事,使之成为儿童道  相似文献   

7.
一、如何理解学习中的儿童 瑞吉欧的教育者认为,对于儿童的正确理解是一切教育得以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因此,他们努力去认识、去研究儿童,并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对儿童、对学习、对教育的认识。他们坚信——儿童是一个拥有充分的生存和发展权利的个体。他们同成人一样需要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同时,他们又是发展中的人,有权利从成人那里得到帮助。这种帮助(即教育)不仅是要将他们“领入”成人世界,使之成熟起来,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让他们体验到人们之间的友爱、关心、合作、对话、沟通、理解和互相帮助。教育在这个意义上是一种人道主义的事业。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自己成长的主人。他们对学习有着天然的兴趣,有着内在的成长、求知和理解自己身边事物的欲望。从生命的初期,他们就在与社会和物质世界进行“交往”,并通过这种“交往”积极地建构自己的学习和理解。学习本身是一种令人满意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期,随着利益的调整和观念的转变,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使人们在多元价值理念的判断与取舍中,迷失了生命价值,失去了对生命的敬畏.随着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社会的冲击,教育忽略了学生作为个体生命应具有的自由、价值和差异."大一统"的道德约束和规训化教育使人精神贫瘠,甚至选择了对生命"自我"的放弃.教师教育应该重视生命化教育,应该帮助个体成全健全的生命,使个体发展的可能转化为现实;使个体有尊严地活着,对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成就个体最大的幸福感,使生命在润泽中成长.  相似文献   

9.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的“活教育”课程通常被认为是“科学化”和“儿童中心”的,但事实上,“活教育”是以儿童为主体、以教育为手段、以社会进步为目的,带有强烈社会学意味的实践教育学,从个体与社会的二元分立转向了“儿童作为天生的社会行动者参与教育联合生活”的教育观。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的课程目标,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民族性和现代性,颇具现代意识和世界眼光;二是其儿童观已非二元对立的“儿童中心论”或“社会本位论”,而是统一在儿童的教育和发展过程中,并批判了福禄贝尔、蒙台梭利教育实践中的“科学主义”“儿童本位”,认为其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幼稚监狱”,助长了放任儿童的“虚假自由”,使得儿童与自然、社会隔离,同时导致教师责任缺失成为“安静的看客”,这对时下的教育也有极大的警示意义;三是其“活教育”课程基于儿童天生的“社会内聚力”,开展教育性劳动,老师和学生作为积极的社会行动者过一种联合生活,从而建立师生成长共同体,参与学校和社会生活的建构,完成个体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真正的权威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成长在真正权威的保护下得以连续,自由在真正权威的庇护下得以成长,精神在真正权威的维护下得以丰满。教育中的权威内聚着教育的价值,诠释着教育的精神。只有在真正的权威下,个体才能获得信任,自由得到形成和净化。雅斯贝尔斯对教育中权威与自由的论述、分析,对于我们今天教育中的教师权威和学生的自由问题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生命发展,逐渐认识到个体生命体验在学生成长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教育教学文献中,“体验”一词出现的频率呈上升趋势,学生体验缺失所引发的问题促使学者们反思教学、课程文本、教师教学观念上存在的问题。数学作为学校教学中的主要学科,不仅承载着知识传授的重任,也承载着育人的功能。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验能力,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和生命成长有着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自由和成长为特质的童年精神由“智慧教育”传承和发展而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对儿童主体精神、伙伴精神、游戏精神、创造精神等的观照,是对儿童阶段生命特有形态、诉求的尊重和保护,学校以此促进教育改革、重塑校园生活,帮助儿童在校园生活中获得生命真实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一、社会环境与个体道德发展与学校教育所提供的个体道德成长的情境相比较,社会环境(专指学校德育的外环境)带有许多显著的特点,主要有三:1.普遍性与开放性。学校德育是系统和受控的,在一定时间、空间中展开,因而是狭小和有限的。而社会环境则是个体道德成长的空气和水,从时间上看,它覆盖了个体生命的全部历程,因而影响个体一生的道德社会化;从空间上看,社会环境包围着学校,并且渗透了受控制的学校德育,使个体尤其是儿童的道德发展处在一个全方位的影响之中。以上两点表明,虽然学校德育对个体的影响有专门性、系统性、可控性等优点,但是却不可能具有社会环境影响这种时空上的普遍性和开放性。不管  相似文献   

14.
在苏格拉底那里,哲学教育的中心问题乃是人的自我认识问题,也即一个人究竟应该如何达成德性与幸福的问题。“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哲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认识自己无知”,由此保持自我不断地求知智慧,也即“爱智慧”,乃是苏格拉底哲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反诘式对话是苏格拉底哲学教育的基本方法。个体成长乃是从天性舒展出发,逐步过渡到理性的生成。苏格拉底哲学教育主要面对成年人而非儿童展开。儿童教育乃是从儿童身体自然出发,激活天赋本能与生命活力,走向积极而非节制的儿童生活。伴随个体成长,个体开始以反思走向个体精神自觉,教育也从诗性教育转向哲学教育,由此而显明个体成长的内在秩序与哲学教育的审慎。  相似文献   

15.
儿童的社会化过程是个体成长为社会人的重要生命阶段.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并非儿童社会化的唯一路径,在家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引起了学界与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基于儿童本位的视角,主要从在家教育儿童的学习态度和人际交往两个方面对研究对象的社会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个案描述和归纳式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在家上学”的教育方式具有培养“自主型”儿童的可能,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马静 《宣武教育》2005,(12):29-30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幸福》一书中反复强调说: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他将“精神成长”置于“科学获知”之前,真正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诠释了教育的过程。过去,教育者空洞的说教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思考、体验、发现和创造的权利,学生只会服从、接受,不会探究和创造。教育的软弱无力无法拨动孩子内心深处的琴弦,这成为广大德育工作者最为苦恼的问题。如何使儿童自内向外地经历德育过程,必然是从学生感受出发的多次反复的德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教师生命是教师个体生命和职业生命的结合。教师完整的生命由自然生命、价值生命、智慧生命、超越生命四部分组成。教师生命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哲学,教育哲学爱护教师的“自然生命”;指引教师的“价值生命”;启迪教师的“智慧生命”;提升教师的“超越生命”。为此,教师教育哲学的构造应加强师范生的道德陶冶和专业精神培养;重塑在职教师形象,实现教师角色转变;建立一体化教师教育哲学体制,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的教育哲学在促进教师“生命”健康成长中得以不断完善,教师生命在教育哲学阳光普照下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18.
赵祥辉 《江苏高教》2023,(6):109-116
博士生教育正被裹挟于“加速时代”的浪潮中,以“速度”为衡量刻度的“时间”成为一种规训博士生学术活动的工具。文章基于罗萨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的分析框架,指出追求效率最大化的经济引擎、复杂性时间化的结构引擎、唾弃时间浪费的文化引擎,驱动着博士生的学术活动呈现出加速样态。由加速带来的时间规训力量,藉由各种培养制度塑造秩序、加强规范的同时,亦用各种量化、细碎的指标支配和影响着博士生的学术行为,使其呈现出与学术场域、学术成果、学术行为、学术时间和自我关系的五重异化特征。博士生复归学术本真,关键不在于强调外在强制和功利诱导,而在于他们作为主体如何寻求学术支持、重塑学术精神、确证知识价值,以建构与人际世界、永恒世界、物质世界的共鸣关系,成为掌握学术主动权的“时间主人”。  相似文献   

19.
“期初”,即每个学期传统意义上的开学阶段,是能让学生获得独特丰富体验的成长节点,学校应重视学生在这一重要成长节点的体验,创新“期初”教育,使“期初”成为儿童阶段成长的真正“起航点”。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尝试以整体系统、积极生动的“期初”衔接活动为切入口,顺应儿童“期初”阶段独特的成长体验,紧扣学生的具体发展阶段和当下的校园生活,实现主题设计板块推进的综合与融通,针对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设置了不同的“期初”衔接活动,以丰富儿童的学习生活体验,满足其成长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指出:人的生产包括自然的人口生产和人的精神素质的生成。教育承载着生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具有精神素质的主体——人的光荣使命,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把自然生命的个体培养、塑造成为具有鲜活精神生命的“类”的社会的“合格”成员。这种培养和塑造的过成即教育,其途径集中体现在学校教育的课堂教学之中。因而课堂教学是人类个体精神生命得以生成的重要的“场”。在这个“场”中教者通过自身精神生命的溶注将人类创造的整体文化成果即课程“传授”给学生个体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