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据,编制运动闯关环境和闯关任务,检测水平二学生的基本身体活动能力,反映体育与健康课程教与学的现状和问题,为提高体育课堂教与学的质效服务。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教学中老师们对课标中提到的人体基本身体活动动作理解上的误差,本文用文献综述的方式对其含义进行了初步的考察与研究,以期揭示其真实含义,希望能为3~8岁学段学生的体育教学提供一些积极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研究核心素养导向下基本运动技能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价值与对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本文以浙江省拱墅区基本运动能力表现性评价为研究对象,认为基本运动能力表现性评价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体育表现性评价,是核心素养课堂构建的有力驱动、教学质量评价改革的有效抓手,能够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推动体育课堂转型,深化学科育人,是核心素养课堂构建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学3~6年级学生基本运动技能与感知运动能力、身体活动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评工具(TGMD-3)、感知运动能力分量表、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问卷对小学3~6年级437名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身体活动水平、感知运动能力进行调查;运用SPSS22.0和Mplus8.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用Bootstrap法分析变量之间的预测关系及中介效应。结果:男生的操控性技能、感知运动能力和身体活动水平高于女生(P<0.01);小学3~6年级学生基本运动技能、感知运动能力与身体活动水平呈低至中等正相关(r=0.103~0.477,P<0.05);小学3~6年级学生基本运动技能预测感知运动能力(β=0.222,P<0.001),感知运动能力预测身体活动水平(β=0.569,P<0.001),感知运动能力在基本运动技能与身体活动水平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小学阶段重视学生基本运动技能和感知运动能力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其身体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5.
贾遇珍  郭鹏  张光宇 《新体育》2023,(18):68-71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1]核心素养渗透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中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以学生为出发点,以最终的育人为目标,在新课标的导向下将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结构体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相结合,“以人为本”(首先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客体)构建满足学生需求的体育教学模式,把握课程性质,聚焦课程理念,明确课程目标、研读课标、精准教学、家校合体、兼顾成绩、重视素养、关注生成,使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基本健身技能和喜欢的运动技能,通过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手段、实践练习及竞赛活动、教学评价等,探索“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从体育精神中形成学生良好行为,从体育训练中提炼品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6.
邵志南 《体育教学》2013,33(6):26-27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 1年版)中关于"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的下位目标指向"身体基本活动",并以"学习基本身体活动方法、提高基本身体活动能力、掌握一定难度基本身体活动方法"阐述了水平一至水平三的目标递进关系,同时又对达成目标的内容建议、评价要点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具体的学习目标,探索和落实每个年龄段具体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文献调研、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对青少年学生体育品德培养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指出青少年学生在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方面存在不足.加强青少年学生体育品德培养,树立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修正体育品德培养计划和目标;丰富体育品德教育方法,完善体育品德评价体系;掌握体育品德知识,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利用课堂教学阵...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立德树人教育方针指导下,学校体育提出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践法分析小学网球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应安排丰富的网球教学内容,运用适合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最后进行科学地评价,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小学网球课堂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体育界出现3种"素养"理念:"体育核心素养""身体素养"和"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体育核心素养"在与教育界保持一致的努力中,延续了以往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路线,试图整合知识、技能和态度多个维度,以构建体育核心素养体系,该理念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身体素养"以世界的眼光结合认知论的理论架构,重构我国体育的基本结构和认知,其解释力已经超出以往我们对体育的认知范围,对突破体育学术研究边界具有重要意义,该理念已被《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所采用,进入实际操作领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则对体育学科如何衔接核心素养教育改革进行探索,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到教学的所有方面和环节,从而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尽管以上三大理念都还存在一定争议,但它们共同形成了当前我国体育改革和体育教育改革三股具有影响力的理论力量,之间的分歧与争议有利于形成新的学术讨论焦点。  相似文献   

10.
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社会历史发展脉络为研究逻辑主线,结合我国各阶段的历史国情,对当代学校体育改革发展进行了相应的回顾。研究结果认为,从"三维健康到核心素养"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阶段;"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为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树立了风向标;"体育核心素养"具有"社会、知识、个人"三位一体的内涵特征;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应紧紧围绕"体育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来贯彻落实,实现共筑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美好蓝图。  相似文献   

11.
感知能力是动作及身体活动的心理机制,扮演动作行为产生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促进幼儿明确性身体活动有着重要价值。目的:本研究系统分析幼儿基本动作技能(FMS)、感知动作能力(PMC)与身体活动(PA)的关系机制,实证FMS对PA的直接效应,PMC对FMS影响PA的中介效应。对象与方法:在××市两所城市公立幼儿园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553名受试幼儿(女童257人,平均年龄5.53±0.96岁;男童296人,平均年龄5.54±1.0岁)。采用三轴加速度计与儿童身体活动问卷评价身体活动水平,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第三版测试基本动作技能,形象化感知能力量表(第二版)测试感知动作能力;采用线性回归与Bootstrapping抽样技术检验变量间的预测关系及中介效应。结果:受试幼儿FMS对PA有正向影响作用,其中移动性动作技能(LC)对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VPA)的直接效应显著(β=0.24,t=3.96,P<0.05);LC对PMC有正向影响作用(β=0.27,t=4.86,P<0.01);PMC对LC影响MVPA的中介效应显著(β=0.11,t=2.13,P<0.05);“部分...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身体素养是学生健康有效地开展体力活动的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身体素养导向下的美国"综合学校体力活动计划"(CSPAP)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认为:在"情感+行为+认知+能力"理念的指导下,CSPAP的目标能够与学校优质体育活动实现有效接轨。通过组建CSPAP管理委员会,评估学生身体素养现状,帮助学生制定符合CSPAP要求的身体素养发展目标,预设符合CSPAP要求的学生身体素养发展成果,规划设立学生身体素养发展方案,使学生获得有关身体素养形成的知识与技能,进而增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愿与动机。通过树立积极的身体素养意识,促进学生有效练就与提升自己的身体素养能力和行为,并使其学生生涯形成的身体素养能够在步入社会之后继续保持和延续。  相似文献   

13.
如何测评身体素养是一个难题,但加拿大身体素养测评(CAPL)颇有建树。通过文献资料调研、逻辑推理、对比分析等方法,文章就CAPL出台的历史背景与演变沿革进行解析,探究CAPL演变的主要原因,剖析CAPL演变历程中身体素养测评的趋向与不足,提出对我国身体素养测评的启示。CAPL演变的主要原因为样本来源有待扩充,维度赋分尚需更正,标准评价尚待细化。CAPL演变体现出四维度紧密衔接、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性化实施趋向,但存在测量与身体素养内涵有出入、评价并未摆脱传统线性评价窠臼、与学校体育结合有待研究等问题。未来我国身体素养测评在数据收集上应长期纵向而不是瞬时横向,测评对象上应测评人和物而不是单纯测评人,评价功能上应注重整体评价与个体反馈而不是群体甄别。  相似文献   

14.
从体育本体论视域对身体素养、体育素养、健康素养的内涵及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身体、技能、行为是构成体育本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体是人的第一存在,是体育的第一本体,身体是技能与行为的寄宿,技能与行为是身体的延展。身体素养来自于身体活动,具备身、心、行、知的统一性;体育素养即体育学科素养,生成于体育教育活动,包涵知识、技能与能力三要素;健康素养生成于健康教育,包括健康知识、健康技能、健康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四个关键要素。身体、体育与健康素养不是相互独立的个体,始终存在着从属、关联、辩证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支撑,协同构成大的体育本体。  相似文献   

15.
张云 《体育教学》2024,(3):20-22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培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进一步明确了方向。为顺应时代发展需求,让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的培育尽快有效落地,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指引作用,以评价促改变。笔者所在学校对原有单一、片面的体育学习评价办法进行改进提升,形成了以核心素养为指向,以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为评价维度的体育综合性学习评价模式,力求以综合性学习评价为“指挥棒”,促进学生达成课程目标学习,发展核心素养,推进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杨漫  梁柏武 《当代体育科技》2020,(8):237-237,241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体育教学模式发生变化,体育教学的目标已转变为将学生培养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对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教学能力要求较高。本文分析了核心素养背景下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研究了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钟海春 《新体育》2024,(8):43-46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设计专项运动技能的大单元教学。而篮球大单元教学则是解决学生在篮球课堂教学中学不会、学不透、学不热、学不乐的有效途径,是落实《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练、赛、评”一体化的重要保证,是帮助学生提高篮球技战术水平的有效形式。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核心素养下初中篮球大单元教学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效果五个维度进行全面剖析。为进一步做好初中篮球大单元教学有效衔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1~2项运动技能以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打下坚实基础;研究表明,开展篮球大单元教学,对帮助学生掌握篮球技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在结果导向理论下,对高校健美操能力素养构成体系及实施策略进行研究。根据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从实际问题出发,结合结果导向理论需遵循的原则,从三环节教学核心、一体化人才培养、校本特色教材、双师素质培养4个方面提出基于结果导向理论的高校健美操能力素养构成体系及实施策略的建议,旨在为研究学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体育师友》2019,(1):44-45
中学体育教师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背景下应从个人素质、教学、科研、组织竞赛及思想上进行提升,通过对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归纳总结,结合核心素养背景这一教育培养前提下对中学体育教师提出新的职业能力要求,观点的提出旨在为提升中学体育教学,对中学体育教育领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本期专题讨论主题为“如何进行体育课堂学习评价”,具体内容涉及学生体育学习评价需不需要、能不能实现每课一评?其评价的难点是什么?以何种评价手段进行学生体育课堂学习评价?体育学习评价如何对接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本期研讨由北京师范大学高嵘教授主持,本文内容为线上讨论总结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