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法基础教学需要明白其中的理念与方法,可以从笔法、书体及范本、永字八法和贯气形式这四个方面来把握。即五体笔法的线性基本原理是同理的,笔法上通过练习画线达到同法;学习书法的入门途径可以在楷书、隶书与篆书中寻求;而永字八法的真义在于"势";内向贯气、内向贯气向外向贯气过渡和外向贯气三种贯气形式及相应书体在基础教学中也不可不审察。  相似文献   

2.
李秋霞 《学周刊C版》2010,(2):149-149
说起学习毛笔书法,一般人都是从楷书入手,这似乎已成了学书的唯一途径。因为楷书是现代通用的字体,可以边用边学,而且楷书的笔法比较完备,掌握了楷书基础,再学其他字体入门就容易了。确实,不少学写者就是遵循这条学习道路而获得成功的。因此,许多书法家主张学生学习书法从楷书入手。  相似文献   

3.
从汉末发展到唐代,由隶书的草写(章草)演变为形体方正、横平竖直、笔画自成体系的正楷书,逐渐完善起来。初唐虞世南书法上承晋法,稳健完美;欧阳询力开新面,笔力刚柔相济,形势险绝;褚遂良用笔则飘逸典雅,清眉秀目。他们的面目各异,但笔法精纯,法度一致,则是相同的。到了盛唐之后,颜  相似文献   

4.
宋代书法家苏轼说:“真如直,行如行,草如走,未有不能立而能行者,未能行而能走者。”学书法者,大凡从楷书入手,但笔者通过近几年的书法教学得出一条经验:学习书法从隶书入手,效果更好。一、从我国文字的发展史来看,隶书能承前启后,并为楷书之源。中国文字的发展,最初是字体的发展。我国文字的沿革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隶、楷、行、草”七级。从沿革顺序可以看出:隶书上承篆意,下开楷法,是现代文字之祖。唐张怀■《六体书论》说:“隶书,程邈造也,迹皆真正,亦曰‘真书’。”《宣和书谱》说:“上谷王次仲始以隶字作楷…  相似文献   

5.
改弦更张除陈布新 赵小平先生的隶书,用笔娴熟,行笔老练,在隶书上有相当功力.结体方正,结实而不呆滞.字距疏,行距密,疏密合度.通融能力强,通篇完美. 此作最大的优点,是写得比较成熟.但由于是用楷书的笔法写隶书,所以与高格调的隶书相比不很合拍.其一,隶书是横向取势,应横重竖轻,扩张横势,而不是像楷书那样横轻竖重,张扬竖势;其二,隶书博大精深,用笔丰富,此作在笔画上形成定式,陷入程式化,是对艺术性的极大伤害. 欲求更上一层楼,要敢于决裂,从优秀的汉碑作品中问径得法.  相似文献   

6.
正隶书是篆书演变而来的一种书体,既是篆书的快写,又是楷书、行书、草书的源头。其笔法、结字、章法相对其他书体来说比较严谨、简易,能使初学者更容易走进书法的世界。掌握好隶书这种书体,对将来进一步学习书法很有帮助。笔法。隶书改变了篆书(尤其是小篆)笔法单一少变的状况,使线条的粗细、方圆、曲直有了变化,而且笔锋的提按动作加大,形成了代表性的笔画"蚕头燕尾"及收笔处明显的"左波右磔",因此增加  相似文献   

7.
在距今环江县东兴乡政府驻地东南方向约四华里处的一座山峰巨石之上,有古人镌刻的“汉马伏波寓此”六个约七寸见方的大字,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环江东兴的“马援碑”。经实地勘查,它引起了笔者的如下思考: 首先,镌刻在巨石上的“汉马伏波寓此”,从字体上看,是楷书而不是隶书!从纯书法上观察这几个字,根本不是汉代隶书的笔法,也不是宋元以前的楷书字体,倒象风行于明  相似文献   

8.
<正>《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是山东书法摩崖之首,影响非常大,整个金刚经刻在一个山坡上,气势宏大。它的字体具有北齐时期隶书向楷书过渡时期的特征,字体造型比较宽扁、端稳,基本上保持隶书宽扁的造型特点,但已明显地出现了楷书的笔形和笔意。楷书系从隶书逐渐演变蜕化出来的一种书体,而非脱胎于行书,北齐的字体特征就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我们说,整个书法的母体字是由篆书到隶书,再由隶书产生草书、楷书和行书。《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和山东、四川的其他摩崖不一样,它刻得比较规范,其他的摩崖写得比较率意,有写意的风格,而《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整体上非常规范、规矩。  相似文献   

9.
草书最初是从隶书中演变出来的快速简便手写体。带有隶书特征的草书为章草,去掉隶书笔意而向楷书靠拢为今草,今草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小草,大草和狂草三种类型。草书的繁荣时期是在晋唐时期,是书法艺术变化最自由、表现力最丰富的书体,草书书法有种灵动美。  相似文献   

10.
正任启政先生的楷书对联,似由欧楷化出。两联之间用朱砂色简帛隶书落款。由此看来,作者有较强的款式变化意识,也有多方面字体的涉猎。作品整体布局合理,章法得宜,基本功扎实。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一是从楷书看,虽由欧楷出,但欧的笔法还有待强化。如"(弃)"字的长横宜平,"之"字的点画不够精到,  相似文献   

11.
正多年来我对草书的书写和学习,情有独钟,发乎本心,热爱至深。学习书法自然是不可能从草书开始的,首先要夯实基本功。我是从隶书学起的,通过系统的学习后便上升到篆书,此外,我在楷书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我有一个观点:"就草书写草书,是写不出来的,必须借助于其它四体的元素来支撑草书的书写。"所以在多年的书法教学中,我把草书的体系慢慢地进行了梳理,让它能够形成以技法为支撑,  相似文献   

12.
目前,许多学生不善于写毛笔字。为了使学生写好毛笔字,我们加强了书法教学。我们的书法教学,是从楷书入手的,因为先学楷书可以训练笔画平直工整、结构方正严密的基本功,写好了楷书,就打好了基础,有利于进一步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体式很多,初学者可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三体的笔画学起。我在讲“笔画的写法”时,试把颜体《多宝塔》中的点法、挑法、横法、竖法、撇法、捺法、厥法、钩法,分别绘制了八张运笔动作图,进行直  相似文献   

13.
正从事金文书法创作,我以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第一,在吴大时候,初写金文,不免受小篆的影响,笔道粗细一律,字形端庄有余而灵动不足,没有注意发挥毛笔的性能。我们知道,一部书法发展史,重要的一点就是笔法日益丰富,隶书的书法比篆书复杂,楷书、行书、草书的用笔方法又比隶书更为进步。我们如果改变小篆那种线条粗细一般、结  相似文献   

14.
由王纲编写、重庆出版社出版的《书法字典》已第三次印刷出版。这是一本具有实用性和工具性的书。本书共收汉字3,690个,每个字选有12种字体,按楷书、行书、草书、隶书、新魏书、篆书、仿宋体、宋体、长牟体、扁牟体、黑体、黑变体次序竖排。读者用时,可按部首查字。为便于读者学习书法,了解古今书法的发展情况和书法知识,在附录中,分别对各类字体的“笔法”的写法作了概述和图例,以利读者边学  相似文献   

15.
简牍书法的发掘拓宽了人们对书法的视野,产生不同的审美趣味。书写的笔法、字结构、章法都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性,它所体现的自然天成、稚拙的"趣味性"书写方式,成为后人学习、取法的因素之一。基于小学书法教学的趣味性探究,以隶书为教学内容,融入趣味教学法,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书法浓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小学生在隶书书写过程中出现程式化、规范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上一期我们"咬定横画不放松",进行了运笔训练。说到横画,我们马上会想到走进学校握笔开始写字,老师往往就会告诉我们"横平竖直",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横平竖直"。这里的"平",我们可以理解为平稳、平实,但不可视作"水平"。在篆书、隶书书体中,横画大多数是近于"水平"的,但在楷书中,横画——无论长、短,几乎无一是"水平"的,都是从"左低"走向"右高"方向,换句话说,都是斜的,只不过斜度大小有不同罢了。  相似文献   

17.
正"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这是赵孟的一句名言。结字,是因时、因人而变化的,这容易理解。如从大篆而小篆,从隶书而楷书,从行书而草书,因时代的变迁、书体的发展,单字的结字各不相同,正如同为楷书,欧阳询的严峻、颜真卿的宽博,也各不相同;从半方尺的尺牍,到六尺对开的屏条,结字也各不相同。但用笔也即笔法,说它"千古不易"似乎就令人不可理解,它不也是因时、因人而变  相似文献   

18.
德艺双馨     
提起赵元,大同煤矿老年大学的新老学员都知道,他不仅篆书写得好,更是一个为大家服务的“热心肠”。 2005年,大同煤矿老年大学刚成立,赵元就参加了书法班的学习。在学习中,他一丝不苟,认真听讲,熟记老师讲的“楷书方、篆书长、隶书扁”、“横平竖直弧半圆,疏密相间讲和谐”等帖法要点,并贯穿到书法练习中去。  相似文献   

19.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支奇葩,青少年应该传承和发扬书法艺术。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要重视:学习态度要端正;从临摹字帖入手学〉习;重视楷书的学习;重视笔法的练习。  相似文献   

20.
汉末魏晋是中国文字、书法发展的重要转折期,这一时期所出现的楷书对中国文字的定形和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深远的影响。楷书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造纸术、高型家具的推广应用,为楷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支持。汉末章草的成熟在隶书向楷书的演变中起到了重要的过渡作用,是楷书发展中的一个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