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项氏家说》盖初成于项安世十年谪居江陵时期,其后则当有增修补订。《项氏家说》自明初以后渐佚不传,今传本乃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裒辑成编。《项氏家说》原本当有《春秋》卷,而今传本无之,实整卷缺佚。元时曾有《春秋家说》别本单行。今就诸家所引佚文并加辑考,凡得二十八条。项安世说《春秋》多洞察隐情,明彻深刻,保持了浙东学术的本色。  相似文献   

2.
一、文学史研究的科学方法论的自觉追求意识:“史识” 就一个学科发展的意义上来看,王瑶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史稿》,是现代文学史的开山之作,具有奠基性的价值;就个人的学术道路来看,我以为先生的《中古文学史论》一书,更能够代表他的水平和功力。《中古文学史论》不仅在一个学科的研究中有着里程碑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于科学方法论方面的实践,在近代学术史上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我在这里无意判断这两本书的价值,我只想围绕《中古文学史论》,探讨一下王瑶先生在文学史研究领域中思考和实践现代的科学的实证精神和方法的一些努力,并望能够从中得到一些现实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郭江龙 《文化学刊》2012,(6):181-183
中国古代史学发展演变至明代,到了一个较为特殊的阶段。宋代士人好谈心性,讲究义理之学;清代学者则黜虚崇实,重考据之学。明代处于学术理念全然不同的两个时代中间,在学术发展理路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明代史学的研习可探清自唐宋以来学术史的内在发展脉络,可达“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功用。谢国桢云,“有明一代,史学最盛,若焦骇之《献征录》、王世贞之《四部稿》、何乔远之《名山藏》、郑晓之《吾学编》,恢弘典则,蔚为巨观。”而清代以降,学者对明代史学甚为贬低,尤以四库馆臣之流。厚诬明人,多有訾议,但闻明人史著,多有“明人恣纵之习,多涉疏舛”之语,诸如此议不可谓持平之论。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文学理论著作和诗学研究著作,刘勰的《文心雕龙》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通过对文学流派、文学题材的发展脉络的梳理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学发展史观。《文心雕龙》完善了中国诗学的载道、言志理论的叙事抒情观,与西方诗学传统中重视"摹仿"与"再现"的观念形成了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5.
史志目录始创于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它的价值在于记书籍之存佚,考学术之源流,可“备为政为学之参考”。随着史志目录编撰体例的不断完善,历代图书的编撰、传刻、聚散及学者们的品评等更多信息被著录其中,悠久而恢宏的古代图书事业与学术考据的发展历程因此呈现在我们眼前。我国关于史志目录的研究从未间断,该文检索并整理了1949—2000年期间相关研究成果,以期了解其研究特点与不足。据粗略统计,这一时期约出版研究专著19部,编撰或收录史志目录丛书11部,发表期刊论文185篇,相比20世纪前半叶,该时期的研究更加侧重对历代艺文志的考证订补,总的来说,路径更广,成果更加丰富,为后学的专精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易类"位居《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经部四十四家第一位。易类在经部中有十卷十类,其中易类存目四种。而易学在四库学中位列首位,可见其学术地位及价值之高。有鉴于此,从微观之处分析易类分类特点及学术价值,可以弥补宏观笼统研究《四库全书》之遗漏,为四库学研究增砖添瓦。  相似文献   

7.
据史实以立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黄遵宪》读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黄遵宪》,是郑子瑜先生1985年5月1日在北京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宣读的长篇论文,现收录于《郑子瑜学术论著自选集》。全文论述了晚清爱国诗人黄遵宪在建设中国新文学方面的历史地位及其在思想理论和创作实践上的开路作用,并梳理了黄学研究的脉络,在剖析多家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作者的创见。现专就文学革命中的文体革新问题,抒发个人的一点读后感。关于我国现代文体革新问题的研究,历来多重在“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并以之作为文学革命的起点。对于晚清时期所预行的“新派诗”,“新文体”,因其变革的不完…  相似文献   

8.
一九七七年由国家出版局组织的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制订了整理和出版中国历代大作家全集的规划,笔者承担其中整理《李白全集》的任务。但由于此一项目的规模和难度较大,迟迟数年,未能落实。一九八二年三月我参加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本项目又列入全国古籍整理重点规划。同年全国唐代文学学会开成立会,我在大会发言,报告《李白全集》整理体例征求意见稿。一九八三年在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成立《李白全集》整理小组。接着杨庆华(署名杨桦)写成《〈李白全集编年校注〉整理情况》,发表于《唐代文学年鉴》一九八四年号。一九八六年,河北大学于天津成立古籍整理研究所,本项目改归该所。其后屡经波折,在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过程中结合教学、组织编写,终于写成全稿。现将整理《李白全集》所作的努力,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由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编辑部共同举办的“文学研究高层论坛———文学研究与机制创新”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5月20至21日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学者有陶文鹏、蒋寅、李春青、陶东风、赵敏俐、傅刚、陶礼天、韩经太、黄卓越、方铭、郭鹏、张德建、段江丽、钱婉约、李玲等。会议就当前文学研究中的重大和敏感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希望在古典学科和现代生活之间搭起桥梁,为传统话语和时尚话语的会通进行有效沟通。一传统学术方法与当代学术文化之关系有学者指出,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方法基本…  相似文献   

10.
本文关注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怎样进入二十世纪的现代学术视野 ,在具体联系二十世纪初文化学术形势及大学讲坛体派的基础上 ,确认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之研究的现代展开方式 ,兼综向来有彼此对立之势的新旧文学文化体系来作辨析 ,亦兼综向来视为分异的“文选”“桐城”体派来作辨析 ,并通过比照姚永朴《文学研究法》与黄侃《文心雕龙札记》的理论思路 ,揭示出以美学哲学为基础的现代文学理念和以篇章语言学为基础的传统文学理念在现代学术发轫期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11.
清代词人在选本的编选过程中,存在着普遍的擅改原作现象,尤以明词选本为最.以王昶<明词综>为例,选家以当时的词学观来考察明词创作,在声律、格调、本事背景等多方面径直删改,有的改动篇幅竟达一半以上.这是清代中兴词学观在前人词选中的局部体现,既有潜在的心理背景,又有明确的学术动机和目的.此文学现象肇始于明末清初,而止于晚清,对后世的词学观念和学界研究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颜氏家训》中的学习观主要包括学习价值观、终身学习观、学习内容观、学习方法观等方面,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阐明了学习的目的和价值、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的方法与途径。这对于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并通过学习掌握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阮元说:“学术盛衰,当于百年前后论升降。”(《十驾斋养新录序》)以二十世纪唐代文学研究史验之,可证斯论之确:二十世纪前半叶,该领域最富开创性、成就最卓著的人物是闻一多、陈寅恪、岑仲勉;二十世纪后半叶至今,最重要、最值得注意的人物则是傅璇琮。傅先生秉承闻、陈、岑等前贤开创的优良传统,带领大家把唐代文学研究推向更高的水平。他在不断攻克学术难关的同时,也逐渐清晰地展露出自己的学术思想和学术个性。作为我国唐代文学研究的光辉代表,他的治学特色和学术思想同闻、陈、岑一样非常值得注意,其中有很多值得好好总结的东西。不少学…  相似文献   

14.
《四库全书总目》以"风会"之变为依据,将宋代文学史划分为宋初、盛宋、南渡、宋末四个时期,并对每一个时期的文坛风貌都进行了宏观的勾勒。从以变开运、振衰起弊的宋初复古文学到波澜壮阔、朴雅畅达的盛宋元祐文学,从理学渐染、平易啴缓的中宋南渡文学到学为门户、诗变江湖的宋末衰弊文学,《总目》从作家群体、作品风格、文学流派、文体衍变等多元角度为我们描绘出宋代文学由弊而兴,又盛极而衰的发展历程。《总目》以"风会"为视角的分期标准是以政局变革为主导、旁及士风、世运与文风的一种综合性的划分标准。《总目》以通变的进化史观审视宋代文学史的演进,注重对宋代文学史风貌阐释的理论性与系统性,呈现出一种近代的史学意识。对《总目》宋代文学史分期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总目》文学史观的理解,明晰《总目》对宋代文学的评价与定位,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中国文学史生成、演进与转型的历史进程,也为今天的文学史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传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所著的《废艺斋集稿》是一部教授残疾人学习篆刻、风筝、编织、脱胎、织补、印染、竹雕和烹调等谋生技艺的文献。因为曹雪芹留世的作品并不多,所以自从《废艺斋集稿》进入学术界视野以来,专家、学者对其是否为曹雪芹佚著的研究、考证、讨论及争议一直没有停止,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用祭祀的方式来缅怀先祖、纪念对民族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使之流芳千古,激励后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近几年,清明节在陕西黄陵县祭祀黄帝陵的活动已成为国家大典,对黄帝和祭祀文化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比较活跃的时期。4 月 4 日至 4 月 8 日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历史博物馆等研究机构的50多名学者,在西安和延安举行的“黄帝祭祀与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反映了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部分研究成果。一 祭祀黄帝是封建迷信吗黄帝是人不是神研讨中,一些学者对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的黄帝观和黄帝祭祀观提出了不同…  相似文献   

17.
周丹 《文化学刊》2014,(2):109-113
本文对段宝林教授可贵的研究精神和其在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中取得的主要成果作了全面的概括、分析和评价。段宝林持续不懈的坚持精神、服务于人民的精神等是其举得如此丰富成果的根本。段宝林在民间文学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中国民间文学概要》有出版早、学术信息量大等七大特色;段宝林对笑话学的研究所取得的"正面喜剧人物"这一成果是开创性的;段对民间诗律的研究,其成果——《民间诗律》《中外民间诗律》《古今民间诗律》则是这一领域研究的奠基之作,而段宝林对民俗学研究的突出贡献是发现了"六维立体思维""民俗趋美律"。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散文流派的繁荣时期 ,不同流派之间的更迭替代构成了散文发展的主要风景。对这些流派进行细致梳理 ,不仅是研究明清文学的重要课题 ,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散文的必要工作。虽然目前分别研究明清时期一些主要散文流派的著作不少 ,但是 ,总体研究和综合考察明清散文流派的专论却尚不多见。从这个意义上说 ,武汉大学熊礼汇教授积多年研究之功而完成的《明清散文流派论》 ,无疑是具有开拓性的。尤其令人耳目一新的是 ,熊礼汇先生此书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学历史渊源来分析作家、作品 ,显示了一种阔大的历史视角和开放的学术胸…  相似文献   

19.
明人崇尚宋词,在创作过程中经常追和宋元名篇,逞才弄巧,附雅前人,形成颇具规模的次韵宋元名家词现象。其中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倪瓒《江南春》三词的次韵风尚最具影响,这与嘉靖年间馆阁、吴中两个词人群体的唱和活动有密切关系,也是明人词学观在创作中的局部写照。而且,明人在次韵作品、作家、题材、风格的多样性选择上形成不同的次韵类型,深化了这一文学现象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欣闻《文化学刊》创刊十周年,谨表热烈祝贺!十年里《文化学刊》在国内独树一帜,为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文明复兴而奋斗不息,令人十分感概赞叹不已!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我有幸和《文化学刊》总编曲彦斌先生于2009年相识。记得初次见面是2009年9月29日。曲彦斌先生代表《文化学刊》来西安参加由西北大学承办的第三届中国社会科学学术前沿论坛,我在会上作的《论科学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