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它在这几年的实施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实践哲学的复兴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哲学范式.以实践哲学作为理论基础回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真,对综合实践活动提出了一些要求,有利于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2.
2001年秋季,新课程实验在全国38个实验区启动实施。一门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向我们走来。当我们欣喜地迎接它到来之际,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如何进行该课程的区域性整体推进,更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从实践经验出发,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在一定区域进行整体推进谈谈具体的做法。一、整体规划,以课题研究方式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现成的实施经验,要很好地实施这门课程,应对课程建设有个整体规划,以课题运作方式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首先,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综合实践活…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新型课程,因而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前,由于一些教师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不甚明了,因而出现了在实施过程中的众多问题。科学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新型课程.因而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前,由于一些教师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不甚明了,因而出现了在实施过程中的众多问题。科学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是实施这门课程的基础,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特征、内涵到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的深入认识,可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以教师为设计主体的课程,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6.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框架内最突出的亮点之一,然而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由于其课程内容的复杂性、课程资源开发与组织实施的艰巨性,现实与理想之间的不协调性,导致在实施这门亮点课程时困难重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呈现出学科化、教材化的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广大中小学教师面临的新课题.它是一门以校为本的国家课程.又具有强烈的生成性特征。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比任何一门课程都强调教师的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物教学》2019,(12):47-48
从理论基础、课程内容、重视评价3方面对开展初中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探索,最后以"生物学个性化课程"为案例探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与收获。  相似文献   

9.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征的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改的亮点,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它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校为本开发的国家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就是学校对本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设计、实施、评价等诸多环节入手进行全面的规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校本化的产物,它的研制需要整合学校多方面的力量和资源,无论是从课程的宏观视野还是到课程的微观落实,均能衡量出一个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过程中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领域,也是本次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然而,出于很多原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基层学校开展得并不尽如人意,很多市、区中的多所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没有进入常态化实施阶段.对此,笔者愿以三重身份--作为一名学生家长、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研训员--谈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一、课程论的范畴比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程结构中的一种课程形态,是一门非学科领域的、基于生活实际而开设的课程,是一门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不属于某门课程范畴,它在国家课程中与学科课程并列,是国家课程中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的课程,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2011,(1):92-94
十年磨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过了一条艰辛却充满希望的道路。十年一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出了累累硕果。回溯从前:作为第一次以"课程"的名义出现在中小学课程计划中的"必修课",作为本次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层面动作最大的一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标志性课程。近年来,我校——江苏省滨海实验小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什么性质的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其实践基础又是什么,等等。对这些问题,人们首先必须弄清楚,只有这样,才可能对之有正确的认识和积极主动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主性、实践性、生活性、整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正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它是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从本质上讲,这是一门非学科领域。教育部颁发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和学校开发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要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必修课程,显然又是一门显性课程。若从隐性课程的角度看,或许能更好地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或者有助于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困惑,让新课程的亮点更亮!具体而言,可以从隐性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系及从学习的主体、课程的呈现方式、课程的实施方式三个方面来理解综合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探究学习活动课程。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是这门课的实质内涵。课程实施十二年来,所有的课程专家和一线教师都在行动中摸索实现课程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笔者以为,只有坚持课程的有效实施和常态化运行,才能将这门课程落到实处,落到细处。一、常态化实施进程中"三级课程管理"的宏观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统一制定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地方差异加以指导、学  相似文献   

19.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核心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的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的、整体的、  相似文献   

20.
邓薇  刘衍玲 《教育探索》2004,(10):98-10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门新型课程,这门课程与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应将二者结合起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这门课程与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在教育目标、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等方面比较一致;二者容易找到结合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这门课程的非指定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在这门课程中蕴涵着许多心理素质教育的因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化学生心理素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