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月莉 《广西教育》2023,(26):132-136
本文以高中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3节“DNA的复制”教学设计为例,论述基于生物科学史构建论证式高中生物学课堂的途径: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制订教学目标,收集和整理科学史,确定教学内容和容量,确定论证主题,设计论证模型框架,确定教学评价方案,旨在让学生经历科学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证据、提出观点、再进行支持或辩驳论证观点等一系列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唐荷  刘静 《教学月刊》2024,(4):48-51
论证式教学以训练学生论证能力为核心,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亲历科学论证各个环节,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利用资料进行推理和论证的能力。在高中生物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用“问题驱动”“模型建构”“实验探究”等策略开展论证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使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基于探究和发现的活动参与者和知识建构者,从而发展科学思维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生物学情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教学情境,多方位设置动态探究问题,有序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基于实验证据的论证,发现身边有趣的生物学问题,唤起其内在的学习动机和热情,并在实践中对知识进行深度加工和迁移运用。  相似文献   

4.
黄巍  林松 《中学生物学》2020,(2):12-14,17
1问题的提出:科学发展史与论证式教学的关系1958年,英国哲学家图尔敏(Toulmin)提出了论证研究的经典模型.20世纪90年代开始,“知识推理”和“论证”被引入课堂,论证式教学应运而生.基于科学发展史的论证式教学能够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严谨的论证推理方式,学习科学家解决科学问题的思考方式和研究方法,运用生物学事实进行思维,利用实验证据和逻辑进行论证,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以“生长素的发现”教学为例,阐述基于学习共同体进行电子书包辅助高中生物学教学策略是情境创设、任务驱动、释疑论证、探究设计及总结评价等,激发学生深度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发展科学思维能力与科学探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光反应和碳反应的探究历程”为例,运用基于论证式教学策略的生物科学史对该课进行教学案例设计,以期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双向发展,在合作探究及分析解决问题中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实验在生物学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但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容易弱化实验论证和探究功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通过角色扮演,能够完成“教学过程”向“探究过程”的转换,强化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还能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查阅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课堂教学展示的是生物学研究成果和生命规律,因此教师应紧扣学生的认知和学习需求,尽可能以论证性策略进行启发,让学生自主推导出其中蕴含的生物学原理。另外,在解决学科问题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通过系统论证解答问题,让习得的知识得到内化。  相似文献   

9.
构建初中阶段论证式教学策略培养目标,将论证式教学策略运用在初中生物学的概念教学和探究实验中,发挥论证式教学策略在培养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必要、基础的化学知识是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生物学知识、形成和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保障。针对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化学知识,提出4种教学策略:结合生物学概念渗透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结合生物学实验渗透化学知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结合情境问题渗透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结合实践活动渗透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探索借助化学知识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论证式实验教学策略,以"还原糖的检测"为例,对教材实验进行适当拓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提高生物学实验课堂教学效率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2.
本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生思考探究,用生物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利用系列问题,逐步深入地引导学生探究,实现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生物学教学的开展离不开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略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是目前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方式,且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四要素之一。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对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从生活实际、科学探究、学生经验角度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为例,以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学会运用知识来解决新情境中的实际问题,发展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正>1课程标准中的“进阶式”论证思维美国《K-12科学教育框架》中明确提出在科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论证技能,无论是科学家发现知识或建立理论,还是工程师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都依赖于论证技能。论证思维是论证技能的内驱力。我国《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科学思维,如能够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等方法,阐释生命现象,论证生物学问题,发展论证思维。  相似文献   

16.
学法指导在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对学生来说,知道论证的方法比知道论证的本身更重要。”也就是说,方法的知识是重要的知识。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生物学知识的特点,有意识地渗透各种有科学性、针对性的学法指导,融教法与学法于一体,...  相似文献   

17.
基于论证式教学进行初高中课堂教学衔接,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形成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等科学思维能力,建构概念后上升为生命观念。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为例,说明开展初高中生物学衔接教学过程中,选择可延伸的整体化情境,创设初高中生物学衔接境脉,聚焦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构筑初高中生物学论证证据链,开展基于证据的科学循证活动,实现初高中衔接教学思维进阶,聚焦核心问题设计,回归初高中生物学学科思想。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为例,利用论证探究式教学模型开展不同氧气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及其产物的论证,从布置任务活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收集、分析数据形成主张,再引导学生质疑反驳并进行合理的辩护,最后达成共识。在论证、质疑、辩驳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加深学生对相关生物学概念的理解,在实验实施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前论证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我国生物学教学中已有一定应用,但实践表明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仍有一定难度,还需优化完善。以“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这一实验课为例,将优化后的ADI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实验教学,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和进行科学探究,在推理和论证等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论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掌握科学探究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正>考点知识是思考、解决学科实际问题的理论依据,又是提高学科综合分析能力的基础。离开了考点知识,所谓的能力培养和提高无异于缘木求鱼。2017年高考文综考纲明确提出,思想政治学科考试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阐释、分析评价、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高考命题强调问题导向、能力立意,而论证阐释、分析评价、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