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运用内容分析法考察了建国以来70年间三代标志性的报刊史著作,发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报刊史中"共产党报刊占主体性地位",上世纪八十年代至本世纪初共产党报刊与民营报刊共同占据了报刊史的主体性地位,新世纪后的报刊史中民营报刊独占了主体性地位。从演进特征来看,共产党报刊入史种类比较完整、系统,其中中央报刊是新闻史研究的重点。共产党报刊入史演进历程受到苏联报刊史模式、著作本身的书写定位、社会时代思潮及研究者书写视角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回顾70年来党报入史的演进历程,意在揭示报刊史书写所蕴含的时代立场与倾向的历史性迁移轨迹,为以后的报刊史书写如何突破"党报史"、做好共产党报刊的历史传承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报刊史和近代中国城市的变迁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城市是窥视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历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面向。在以政治史、革命史范式为主导的近代中国报刊史研究中,城市与报刊的关系被"需要与被需要"的框架所束缚。本文认为可以在近代城市史的视角下,重视近代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对报刊产生的影响,从而突破"需要与被需要"的解释框架,构建一个立体的、丰富的、互动的城市与报刊关系。  相似文献   

3.
4.
党报百年经营随着党的中心工作的变化而变化.革命时期为了广泛宣传党的政治主张,扩大读者群体,党报经营以发行为重心,经济上依赖拨款.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企业化管理,但于1957年中断.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党报为主体的报业在经营上持续创新突破,实现了市场化转型、集团化发展,开始了融媒化探索.党报经营重心经历了重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国人自著本国报刊史的高潮,为何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为起点,探讨作为叙事文本的"中国报刊史"的书写缘起与逻辑。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和情景的体察,笔者认为,在当时"中国"不仅是叙述范围,更是书写立场,其根本预设就是中国及其报业本身不仅具有值得认知的特殊之处,而且自成脉络。基于这样的预设,这些文本才会大多以"营业"和"精神"两条路线的冲突为逻辑主线,通过对"精神"的填充,来呈现在后世看来有所偏向,却是自洽的整体图景。  相似文献   

6.
7.
吴锋 《青年记者》2021,(12):24-27
党的报刊发行是为实现党媒信息触达而构建的传输网络系统.党利用报刊发行网络实现对党员的思想教育、组织管理及舆论动员,进而达到推动工作的目标.中国共产党自建立起就致力于构建党的报刊发行体系,伴随着党的发展壮大而不断完善,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党报党刊发行体系.  相似文献   

8.
吴锋 《青年记者》2021,(12):24-27
党的报刊发行是为实现党媒信息触达而构建的传输网络系统。党利用报刊发行网络实现对党员的思想教育、组织管理及舆论动员,进而达到推动工作的目标。中国共产党自建立起就致力于构建党的报刊发行体系,伴随着党的发展壮大而不断完善,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党报党刊发行体系。  相似文献   

9.
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就是党的整个事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党的新闻事业发展相伴的还有对党的新闻事业史的持续关注与研究.本文系统回顾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四个时期的中共新闻事业史研究状况.发现四个历史时期分别对应萌芽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通过梳理纽约公共图书馆口述史资源建设经验,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发口述史资源提供借鉴。[方法/过程]概述纽约公共图书馆及其社区口述史项目,重点介绍纽约公共图书馆社区口述史资源的建设现状和类型,并对纽约公共图书馆口述史资源的建设经验进行整体分析。[结果/结论]众包形式是公共图书馆开发口述史资源的重要方式,应增强口述史资源的信度与效度,以地方特色作为口述史资源建设的亮点,增强口述史资源的开放性与公众兴趣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希腊新闻传播史的发展历程及各阶段不同媒介的发展特征.1821年到20世纪20年代,希腊最初一批报刊创立并缓慢发展.1924年至1974年,希腊新闻业在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中艰难前进,受到严厉管制及压迫,主要为各党派的宣传工具.1974年,希腊开始了真正的民主化进程,新闻传播业转向市场化,确立新闻自由的体制,形成了新闻专业主义的职业规范.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报刊自由、报刊政治思想及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指出报刊自由与报刊政治思想背后的人民立场。文章认为,互联网时代,马克思恩格斯的报刊思想仍然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要正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的自由与政治关系,做到自由、政治与责任的统一,从根本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初创于1924年,并于1928年正式建立的和顺图书馆在民国年间就有“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的美誉,至今仍被认为是我国农村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楷模。她由和顺乡民和华侨自建自管,在经费筹措、馆藏建设及管理与服务等方面都进行了开创性尝试,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时至今日,它的内源发展、需求导向、“有为”服务等经验仍对我国农村图书馆建设具有较强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针对国内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提出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决议与指示,以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为形式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进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作出了巨大贡献。总结其经验,主要有:一是农业合作化运动必须采取逐步过渡的形式;二是农业合作化运动,必须加强思想教育,掌握运动规律,领导有度;三是农业合作化运动,必须发动广大社员勤劳生产,加强管理,增加收入;四是农业合作化运动,必须依照互利原则处理好社内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磊 《新闻世界》2014,(8):218-220
鲁迅的选文"于读者有益"思想中,要求在编辑过程中注重真实性和科学性;在编校过程中,追求严谨细致,审稿校对都要严格;同时,树立为读者服务的编辑意识,版面编排力求精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真正做好编辑这一工作。对于当代青年编辑而言,鲁迅的编辑思想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进入全面抗战,《红色中华》报和红中社改名为《新中华报》和新华社,中共中央机关报转型为人民报刊.以党报为核心的人民新闻事业的诞生,标志着工农革命跨入民族与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人民报刊的办报原则和人民新闻事业的壮大,迅速推动了民族与人民解放斗争的彻底胜利.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利用报刊进行宣传,为党的壮大和工作的开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党报党刊在组织建设、路线宣传等方面的作用,从中提取出有益经验,从而为当代党报党刊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报刊史是以报纸、期刊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专史。要研究新闻史或者出版史,报刊史总是一个绕不开的领域。但关于报刊史的专门著作,目之当下,并不很多见。尤其是地方报刊史,除了《北京报刊史话》(黄河,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上海近代报刊史论》(秦绍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江苏报刊编辑史》(倪波、穆纬铭,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岭南近代报刊史》(邓毅、李祖勃,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广东革命报刊史:1919—1949》(叶文益,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报刊图史》(傅柒生、李贞刚,解放军出版社,2011)等少数几部外,大多只能散见于各种地方志中。  相似文献   

19.
刘思文 《青年记者》2022,(1):106-108
清末维新人士陈虬、陈黻宸和宋恕等参与创办或运营了《利济学堂报》《新世界学报》《东瓯日报》和《经世报》等具有首创价值的报刊.这些报刊以面向普通受众,唤起民族觉醒;提供交流平台,促进社会昌明;传播学术文化,助力国家发展为核心宗旨理念,紧扣报刊读者属性、重视报刊内容属性、发挥报刊平台属性,对近代报刊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博物馆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呈现出分期明显的动态特征,见证、参与并贡献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博物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全面回顾我国当前博物馆史研究现状,观察其作为历史学科分支的研究体系生成过程,分析其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下的多样性、当代性、动态性和学术性特征及其主要成就,今后的研究应正确处理通与专、内与外、古与今、虚与实关系,进一步细化文献学研究、拓展历史思维、建设跨学科研究队伍、加强薄弱领域研究、加强数字技术应用,籍此探寻发展规律,总结经验教训,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带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博物馆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