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1 新三科     
<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5个学科,以艺术实践为基础,以学习任务为抓手,有机整合学习内容,构建一体化的内容体系。王杰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在艺术新课标中,舞蹈课程以艺术核心素养为导向,重点解决了舞蹈课程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舞蹈学科的课程目标不以专业的艺术技能为核心,也不面向少数特长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制定的。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艺术课程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以核心素养统领艺术课程教学。新课标从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创新导向指明了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学的变革之路。新课标的落地实施需要美术教学的实践转向,随着时代发展,义务教育课程要与时俱进,教师也应该把握时代特征,走在时代前沿,对新课标提出的新思路、新要求、新内容,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正>一、教学背景2022年4月,教育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艺术新课标”)强调艺术课程的育人导向,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感知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引导学生明确人生的发展方向,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艺术新课标中首次新增了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要求一至七年级融入影视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影视课程。  相似文献   

4.
王燕  吴悦 《天津教育》2023,(20):135-137
<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对艺术学科素养进行了明确规划,指出培育学生创新与实际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是当前教育的重点任务。小学美术作为艺术课程中的重点科目,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广大教师所关心的焦点话题。  相似文献   

5.
向莉 《湖北教育》2022,(11):29-31
<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艺术新课标”)与之前的课程标准相比有三大变化:一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三种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艺术课程的价值导向更精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突出;二是以艺术课程核心素养统整艺术课程内容,突出艺术实践在艺术课程中的作用;三是借助“教学提示”强化以实践为导向的艺术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6.
<正>一、教学资源分析(一)解读课标,指引方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因此,在进行“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这一框的教学设计时要立足新课标,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内容要求和学业质量四个方面展开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理论感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第一次出现量感。新课标指出“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把新课标小学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中除量感外的十个方面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十个核心概念进行对比,发现表述上虽有变化,但仍属于教师们相对熟悉的内容。所以,量感应该是解读核心素养主要表现的一个重点。我想,新课标中新增量感,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测量这一类知识内容时,要关联“量感”的培养,要把单纯以知识技能为目标的测量教学,引到培养核心素养的轨道上来,落实量感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演奏是进行情感表达和音乐表现、开展音乐创作与展示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增强音乐理解、表现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学习兴趣,发展核心素养,身心健康成长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2002年教育部印发新的艺术教育发展规划以来,全国的艺术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在新课标下引发各种教改思考的同时,旧有的高校艺术素养课程所设置的内容就显得十分突兀,与时俱进的调整教学思路成为新课标下大学艺术素养课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旨在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笔者试从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和学业质量三方面谈谈研读心得。一、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路径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灵魂,体现了语文课程从知识时代向素养时代的重大转型。  相似文献   

11.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初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在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师必须练就过硬的基本功,掌握基本的语文教学艺术。(1)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中的激趣艺术;(2)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中的鲜活艺术;(3)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创新能力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
《辽宁教育》2023,(6):94-96
<正>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语文教师在研读新课标时,不仅要关注立德树人、学科核心素养、语文学习任务群、学业质量标准等关键内容,还要认真学习课程实施部分中“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提及的八条建议,努力提升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落实新课标、实现语文学科高质量教学。研究者们对新课标下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提出了“科学素养”和“化学素养”的概念。尽管新课标没有对此作进一步的阐述,但是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难理解,此处的“化学素养”应该是指“化学专业素养”。根据化学的学科特点,“化学专业素养”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主要指:(1)学生对化学核心概念的正确表征;(2)认识学科的特点,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变化普遍性、特殊性、局限性;(3)认识物质变化的化学环境;  相似文献   

14.
杨佩姗 《天津教育》2023,(26):133-135
<正>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对小学生音乐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主要对一个知识点进行清晰描述,内容十分精练,而且时间短,很容易被小学生接受,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微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从新课标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微课的作用以及微课应用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微课教学的具体对策,以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行动依据和指南针,实现课程育人神圣使命,需要教师自觉践行新课标。道德与法治主题情境探究教学需要教师与时俱进,优化教学过程,凸显素养导向,保证育人方向;凸显主题呈现,优化育人内容;凸显情境创设,创新育人载体;凸显学科实践,拓展育人方式。  相似文献   

16.
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到《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我国小学艺术课程发生前所未有的新变革。新课标指出,艺术教学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充分考虑学生身心特点,深入理解艺术课程理念、目标等要求。文章中美术教学从五个方面科学设计并实施教学,旨在提升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新课标数学高考命题具有如下特点:(1)在知识网络交汇处、思想方法的交织线上、能力层次的交叉区内命题;(2)关注数学素养、考查理性思维、凸显学科能力;(3)综合测试双基,重点考查新增内容.从近两年的新课标高考数学命题来看,高考在考查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数学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从而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处设计试题,这些试题运用知识之间的交叉、  相似文献   

18.
邵艺光 《天津教育》2023,(26):79-81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确定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达成离不开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效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单元整体教学紧扣单元整体目标,遵循单元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以核心概念统领,整体设计,分步实施,有助于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本文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为例,指向核心素养,提出相应的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自颁布以来备受关注,“新课标”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构建了素养型教学目标体系,旨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新课标”阐述的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而古诗词底蕴深厚,教师重视古诗词教学,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内容以“学习任务群”的组织方式呈现。那么,如何依托统编教材重构单元教学,在任务群学习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呢?笔者尝试进行以学为中心,以核心素养为根本的“单元主题项目式深度学习”,让学习真实发生。一、整合:聚焦核心,重构学习“新课标”指出“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