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创教育作为被赋予人类科技创新活动内容与特征的教育过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认识、理解科学技术并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创新创造的能力,是从小培养科创人才的重要途径“。创中学”是青少年科创教育的主要学习方式,吸收杜威的“做中学”思想、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后迭代演进而来,倡导在创造中学会学习、在创造中学会创造,强调学习过程、实践过程和创新创造过程的统一。本文基于青少年科创教育“创中学”的概念及特征分析,借鉴国际创造力教育的典型经验和研究成果,尝试通过构建“创中学”综合课程设计的“双螺旋模型”“、创中学”学习过程的“飞轮模型”和基于“创中学”学习共同体的评价模型,创新科创教育的本土实践方式,助力党和国家科创人才早期培养。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如何培养科创教育人才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构建了基于实践创新的“四创五步”普通高中科创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在广州市培英中学师生长期实践探索基础上凝练形成的,主要包括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培养方式和培养路径三个阶段。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五步”教学法、“四创”培养路径、“七种”创新方法、“六让”实施策略的科创教育机制,能够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实践创新思维能力,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科创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素养和探究实践能力,很多中小学校通过开发科创课程积极探索科创教育实践。本文提出了多元融合视角下科创课程的设计思路,从目标、工具、内容、思想、方法五个层面阐释了多元融合的内涵,并以“海岛电波”跨学科项目为例进行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打造新时代“三全育人”理念下科创育人的良好生态、培养新工科院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激励广大学子为一流学科建设作出贡献,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基于教育治理三个向度,重点推进精准双创服务:制订《学院专业教师科创工作指南》,提出“大创/PRP-唯材杯-钱学森杯/盛宣怀杯-挑战杯/互联网+”的金字塔层次体系与“引导-聚焦-发散-再引导”的全过程深度培养模式;助力“本科生导师制”“校友导师制”双轮驱动,建立健全科创-导师资源库,协同构建科创“育人共同体”;打造“材料人·材料日”与材料大师讲坛,扎实新生教育;依托院学生科协、材风科创工作室、企业实践基地,拓宽科创育人渠道;通过“雏鹰计划”“唯材特训”“励研计划”等凝聚一批学生科创骨干,以朋辈互助引领创新之风。这些措施为科创育人提供了一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5.
科创互动式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是在新工科背景下,对大四专业课进行提质改造所采取的措施。致力于启发学生将课堂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科技创新融会贯通,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全面提高学生在系统设计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上的能力。文章以“精密测控系统”的科创互动式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例,对大四专业课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科创精神是新时代人才的核心素养。高校作为科创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必须从低年级开始重视科创启蒙教育。近年来广泛被采用的大类培养模式为低年级学生的科创启蒙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科创启蒙教育“榕树模式”是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引下,在创新思政教育、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多元联动的实践中做好低年级学生的科创启蒙教育,培育具有科创精神和爱国热情的时代新人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出发,分析“赛育协同”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价值意蕴,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探讨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赛促就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赛育协同”融入卓越工程师培养、学生科创团队建设、学生创业就业发展三个实践案例阐释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林春辉 《上海教育》2023,(Z2):24-25
<正>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要求。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关键时期,应以有效课程驱动学生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养成创新思维,培育创新能力。在“双新”推进过程中,上海市奉贤中学注重学生创新素养培育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坚持课题研究导向、学生发展需要、学科素养拓展和创新实践培育原则,依托学校“科创苑”“文创苑”和“艺术苑”(以下简称“三苑”),将创新素养植入课程,开发满足学生志趣潜能发展需要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的创新素养系列课程。  相似文献   

9.
科创教育是新时代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向。它的时代内涵是以创新为要义,以培育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为宗旨,促进学生关于客观现象与规律知识系统的形成以及创造性应用的教育活动。发展科创教育有利于激活学生创新内驱力,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育现代化以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进一步促进中小学科创教育发展,应当扩充科创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科创素养;落实科创三级课程,打造科创特色品牌;变革科创教学方式,厚植创新育人理念;建设科创实践基地,完善科创活动机制。  相似文献   

10.
陆颖姝 《上海教育》2023,(Z2):161-162
<正>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青少年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海桐小学结合“童心教育”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创新素养培育目标,以项目为抓手,通过跨学科学习、项目化学习、科创环境建设等方面,在实践中不断激发学生创造潜能,促进学生创新素养发展,逐渐形成“童心筑梦,童创未来”创新素养培养品牌项目。  相似文献   

11.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目标,关系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别出机杼的创新思维和游刃有余的实践能力则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始终坚持“尚人文、厚基础、强实践、理工医多学科交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的培养特色,充分发挥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优势,将大型仪器设备向本科生全面开放,激励学生接触前沿科学技术、开展创新性研究,结合实验教学中心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科教深度融合,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助力新时代生命科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探索了科创研学驱动的科普育人新体系,拓展了研究生科普教育新渠道。通过整合优势科研平台、重大科研项目和高水平师资队伍,以“问题导学”为主线,锻造研究生综合素质及实践创新能力;打造“1+1+1”浸入式科创研学模式,提升研究生的实践反应力;构建“课堂–学生–网络”的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立体网状传播路径,提升研究生科技传播力。形成了教育、科技、人才协调发展的特色科普育人体系,培养了一批拥有创新意识、掌握专业知识和具备服务社会能力的新时代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校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以“三全育人”为引领的科创育人工作实施路径。首先,凝聚合力,全员构建科创育人体系,充分发挥专业教师主力军作用和辅导员科创育人引领作用,积极拓宽科创育人渠道;其次,贯穿始终,全程推进科创育人工作,为新生播下科创的种子,加强科创指导,丰富载体,不断强化科创育人实效;最后,落实供给,全方位提高科创育人效果,进一步完善科创奖励机制,发挥学生科创社团引领作用,以良好学风促进科创活动成果产出。通过科创育人实施路径共筑育人“同心圆”,开创科创育人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为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适应新一轮产业革命需求,文章以培养农业工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分析了农业工程创新型人才的能力要求及育人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专业教师深度参与“双创”育人的途径和实践方法;通过革新激励机制促进育人活力、优化指导途径提升育人能力、拓宽参与方式推动教学相长等方法,多维度强化教师参与科创育人的动力和拓展育人途径。实践证明,通过教师深度参与的科创实践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显著提升,并形成了系列科创成果,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文章为新工科、新农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教师深度参与“双创”育人模式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范式,通过访谈法收集资料,聚焦我国工程学科领域本科生科创英才的成长过程,发现其内部存在“实验-论文”型和“竞赛-专利”型两种类型的群体分化。从情境学习的理论视角来看,前者的成长即其学习的过程通常要经过被安排的“打下手”、教师主导下的课题实现及教师助力下的自主探索三个阶段,后者则常需经过依附竞赛团队的被选拔、主导竞赛团队的探索创新及引领竞赛团队走向熟练创新三个阶段。上述两类科创英才并非都严格依循以上阶段而实现逐级发展,有部分“阶段跨越者”实现了跨越式的成长。兴趣牵引下的导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利共情是科创英才成长成才的主要原因。研究的教育启示在于,大学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本科生科创英才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成才特点,为其创设适宜的、支持性的学习情境,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和学生同辈群体在不同类型的本科生科创共同体中的不同作用,使本科生不仅能“进得去”,而且愿意“留下来”,进而通过与共同体内成员间的持续互动,在科创实践中逐步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学实验是高等院校生命科学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文章主要介绍以MOOC教育资源为媒体、以课堂教学为引导、以实验课堂为平台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新时代生物方面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入工程实践课程中,强调基于专业背景的工程实践,全过程融入创新创业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引导工程实践课程变革,为学生提供了“专业+创新创业”的工程实践训练.专创融合视域下,搭建由基础工程训练平台、综合工程训练平台、多学科交叉融合训练平台和特色与实践创新训练平台四部分构成的能力递进式工程实践平台.建构与该专业培养体系贯通融合的“四个层次”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以专业的实际需求为切入点,全过程融入双创教育,培养学生真正的工程实践综合能力以及劳动素养、团队协作、工程创新思维、项目管理、创新创业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更好地推动思创融合、专创融合、科创融合和产教融合.  相似文献   

18.
开展科创项目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文章提出了由学生、教师、课程、平台四个元素所构成的STCP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及其操作模式,并以实际案例论证了该模式的有效性,还总结了STCP模式对高校实践教学的主要贡献。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科创项目中教师积极性不高、学生责任心不强的现象,可为加强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曾宪一 《江苏教育》2022,(82):66-67
科创素养是创新人才需要具备的素养之一。上海市徐汇中学以科创素养培育为突破口,构建科创素养培育的“2+X”课程群,打造从分层培养到分类培养的学校教育新生态,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凤 《教学与管理》2022,(28):30-32
“双减”政策明确提出,要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中学阶段提倡在做中学,设计多学科融合、五育融合的“双融”作业,开展科创和文创相结合的“双创”作业展示,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作业实施,编制学生综合能力量表,使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