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玉祥 《教师》2012,(16):1-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校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环境。教学生求真,学校应该给学生做出表率。然而时下我们的学校做得如何呢?  相似文献   

2.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牺牲这种幸福。”  相似文献   

3.
徐旭 《中国教师》2009,(Z1):308-308
<正>一陶行知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不仅为新中国的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我国当前的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他的教育思想系统而鲜活回答了"什么是教育,怎样去教育,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什么"等一系列涉及教育本质和生命的问题,而  相似文献   

4.
文雨 《甘肃教育》2008,(10):1-1
说到我们离孔子有多远,这本身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大家知道,我们离孔夫子生活的时代已经两千五百多年了。但今天要谈的不是时间问题,而是当国学在华夏大地上得到推崇的时候,作为古今中外一致敬仰的教育家和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当下我国的学校教育中,究竟有多少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呢?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应该反映了学校教育的真谛,我校在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方面的做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先生的这一番话,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那么,作为一个班主任,就更要做一个有心人,走进学生的心田,感受他们的变化,成为他们的朋友。用“心”育人,给学生以爱心、关心、诚心,这是笔者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最大体会。  相似文献   

7.
朱华贤 《师道》2004,(3):11-11
我们离童心究竟有多远?很多老师和家长也许会说,我们天天和孩子在一起,把心全部扑在了孩子身上,难道我们与孩子还有距离?可很多时候,事实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  相似文献   

8.
曹红悦 《上海教育》2005,(2A):59-61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一生都在努力践行着自己的“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德育理想。如今“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已成为我们行知人的一种教育理想与追求。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担任小学校长的时候看到一名男生打班上的同学,当印制止他,并要他放学后到校长室。放学后男孩已经等候在校长室准备挨训了,陶行知先生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孩惊异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在他手上,说:  相似文献   

10.
谈教育似乎是当下非常热门的话题,也是我们国家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客观需要。而具体到学校教育,众所周知,学校不仅是学生生活、学习、发展的场所,同时还是教师生活、学习(如果我们也持有一个人的学习是终生的这一观念的话)、发展的场所。学校构成了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与教学相长的环境。在这样  相似文献   

11.
李斡春 《南昌教育》2004,(10):23-23
呼唤绿色成了这个世纪的一个主题.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人们喊出了“绿色食品”、“绿色服装”、“绿色装修”等一系列绿色口号。今天,暂且借用这一时尚词汇.为我们的班会呼唤一次绿色。  相似文献   

12.
有机会赴美,机不可失,考察了美国的教书育人。我体会最深的是素质教育在美国政府、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学生中已形成了共识,有比较配套、协调的运作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3.
14.
北大有多远     
他们是村里惟一把儿子送到城里上学的家庭。山里学校条件差,教师水平又不高,还让家里的地分着心,从没教出过有出息的学生来。他们怕耽误了儿子,就送到城里去。妻的一个表妹嫁在城里,帮儿子联系了学校,并让儿子在她家吃住。他们每月除了送去足够儿子的花销外,还要给表妹家带去绿豆、红枣、核桃之类的山里土产,还有一脸的感激和千恩万谢。他们的收入,大部分都用在了儿子身上,村里这家买彩电,那家建新房,他们不动心、不眼红。儿子每学期带回来的奖状,他们觉得比什么都珍贵。他们把能省下的钱都攒着,以备儿子将来上中学、上大学用。可事不随人愿…  相似文献   

15.
实际案例表明,教育要真正做到创新仍然遥远。这有着历史的原因、教育思想的原因、教师和学生的原因。创新教育的发展,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陈万勇 《师道》2003,(9):20-21
人过三十,骤然对朱自清先生的《匆匆》生出莫名的依恋,也似乎有了更深的领悟。夜阑人静之时,便常常会情不自禁地默诵:“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是啊,“三十而立”,谁又能逃避这道演算了三千多年的人生命题?  相似文献   

17.
上学期接班的时候,原任的语文老师就告诉我,宋晨是个学习基础差、性格怪异的学生。接触一个月之后,我发现宋晨的确和同龄的孩子不太一样,她不喜欢和人交流,总是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于是我开始经常注意她——上课的时候,我会请她来回答最简单的问题,批改作业时,我会特意在她的作业本上写些鼓励的话语。我的这份关心和友好,相信她是一定可以感觉得到的,可是,她却没有一点表示,哪怕是回报我一个微笑。一次,我发现她的头发长长了,一低头写字,头发就遮住了眼睛。下了课,我把她叫过来,亲热地搂住她的肩膀说:“宋晨,你的头发长长了,让你妈妈带你去…  相似文献   

18.
新闻媒体、报纸杂志中“教育均衡”一词出现的频率极高,甚至被写进了党的十七大报告,成了全国人民的呼声。是啊,在同一片蓝天下就得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无可厚非。  相似文献   

19.
王前凤 《学语文》2005,(6):56-56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指出:“怎样做的事。就应当怎样教。譬如游水的事,应当到池沼里学习。不应当在课堂上教授。倘若只管课堂的教授。而不去学习。即使学习好几年,恐怕一到池里,仍不免要沉下去的。”陶老的这段话告诉我们,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为此,近几年。我尝试了一种“读”“写”并行教学法。  相似文献   

20.
从社会发展需要,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求真”与“求善”的关系等角度提出“求真教育”应成为教育的教育理念,并论述了可供借鉴的陶行知先生的“求真观”,认为我国当前应大力倡导”求真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